專訪服裝設計師古又文:「自創品牌是種商業行為,需要瞭解的事情不只有設計。」

座落在信義區的寶麗廣塲BellaVita,向來在大眾的眼中,是國際精品匯集的高檔百貨公司,少有台灣品牌能在此與其他一線品牌較勁,但古又文做到了。沉潛五年時間先後在倫敦與台北成立公司,並專注在東京辦秀、美國參展的他,繼上一次勇奪Gen Art設計首獎「前衛時裝大獎」、去年登上美國版《WWD》紙本封面後,又再一次交出了令人印象深刻的成績,在BellaVita設立占地75坪的品牌旗艦店,吸引外界的目光。本次BeautiMode藉此機會專訪古又文,邀請他分享Johan Ku品牌的發展過程,以及這些年對全球時尚產業的觀察。


首間旗艦店開得盛大,但古又文坦承,這仍然比他預期來得早了許多,過去的成長背景,使他養成執行計畫前都要做足各項準備的習慣,不過這次因為遇到了合適的合作夥伴,才讓他決定將計畫提前:「原本是打算等很多情況更確定的時候再開, 但是台灣有適合的合作夥伴向我提出邀請,覺得現在應該是不錯的開店時間點。」古又文說。

▶古又文Johan Ku首間全球旗艦店開幕 邀郭雪芙共遊迷情花園

古又文在2009年12月4日奪得Gen Art設計首獎,兩年後的4月正式推出品牌的第一季作品,從那之後,品牌的發展藍圖就已經在他的腦海中建構出來,而且有別於其他品牌循序漸進開拓產品線的作法,古又文是一次就將品牌系列線規劃明確,而這些系列,現在也已經在他的品牌旗艦店中販售。

從一開始的規畫當中,古又文就打算做三個系列:創意取向的訂製服系列「Johan Ku Gold Label」、實用取向的成衣系列「Grey Label」和配件「Purple Label」,經過一年半在東京、巴黎和紐約實地取得買家意見反饋之後,他又做了些許調整,將配件系列融入服裝系列,訂製服系列和成衣系列則徹底區隔,並將成衣系列名稱重新命名為「01 by Johan Ku」,針對美國30歲以上中產階級的女性為設計依據推出產品,古又文表示,會將品牌名稱取為此,是因為在電腦程式中,「0」和「1」是所有事物的基礎,再複雜的程式,也都是這兩個數字演變而來的,而這也是他希望能賦予成衣系列的概念:簡潔的款式,卻能夠擁有千變萬化的搭配可能性。

也就是在古又文將兩個系列調整完之後,被現在的合作夥伴兼代理商看見,經過一年多的觀察期,他們才著手採購01 by Johan Ku的商品在店裡試賣,一年後業績相當亮眼,季末庫存不到10%,因此間接促成首間旗艦店開幕的契機。

Johan_2014-3467.jpg
01 Johan Ku 2015年春夏系列(圖/Johan Ku)

讓古又文得以提前設立旗艦店的關鍵,就在於他前往東京、紐約和巴黎參展實地考察的那一年半,向來就因為資源有限而養成觀察與分析習慣的他,在這期間,再次發揮有如海綿般的超強資訊吸收與洞察力,積極觀察各地買家的習性,同時也經常主動徵詢他們的意見,除此之外,他還從貨幣匯率升降等細節,判斷一個國家的對外採購能力。古又文說,之所以選擇東京時裝週作為這些年來Johan Ku Gold Label的發表地,一切都是理性評估後的結果,當時即便連他服裝圈的朋友,都不能理解他的決定:「但我只能說,Time Shows Everything,時間會證明 一切。」

古又文在就讀聖馬汀期間,曾經因為兼任雜誌的特派記者,而兩次前往倫敦時裝週採訪。首度採訪時,在現場遇見在倫敦時裝週發展,以印花設計見長的設計師Mary Katrantzou的母親,她對古又文說,沒有太多買家會來倫敦時裝週,在這裡作靜態商展只是做興趣的,就算在這裡碰到的買家也會說:「See you in Paris!」,到巴黎才下單:「這跟我的觀察結論是一致的。許多國際買家會在紐約時裝週結束後,停留在當地一週參觀各個商展或品牌showroom,之後就會跳過倫敦,直接飛往米蘭跟巴黎,除非是媒體,需要採訪報導才會去倫敦,但買家去巴黎大多是留著預算購買巴黎時裝週正式走秀日程表(on-schedule)上的品牌,或是被BFC(英國時裝協會)帶去巴黎參展的主力英國推廣品牌,不然就是成立已久客源穩固的老品牌,其他新品牌能得到的機會渺茫,因為大家都在採購早春、早秋系列時就把大部分採購預算用完了。」

▶印花女王Mary Katrantzou談設計師創業:「這不僅關乎才華,更需要無比專注。」

英國獨立秀展Fashion Scout創意總監Martyn Roberts在台灣的時尚觀察

2009年九月於倫敦時裝周靜態展採訪Mary_Katrantzouk的母親.JPG
2009年9月古又文於倫敦時裝週靜態展採訪Mary Katrantzouk的母親(圖/Johan Ku)

除此之外,古又文也表示,自己在擔任特派記者期間,曾經將自己的作品集遞給一位英國當地買家看:「她說很喜歡我的作品,可是我必須再更”established” 一點,她用種很英國人拐彎抹角的方式跟我說:要有倫敦主流媒體撰文報導,採購下訂單前給高層寫採購報告時,才有資料可以支撐採購行為。倫敦獨立時裝媒體很多,所以新銳設計師多少可以獲得一些獨立媒體的嘗鮮式介紹,不過對於買家,尤其是在大集團旗下受雇的買家來說, 只有獨立媒體的介紹而沒有主流媒體的報導,暗示著品牌還不夠成熟,很難產生採購動力。」

然而新銳設計師難以登上主流媒體的窘境,與才華並非正相關,古又文舉了荷蘭設計師Iris Van Herpen的例子,證明即使再有才氣,有時也比不上「政治正確」來得重要:「我當記者時看過她在倫敦舉辦的唯一一季秀,那時候倫敦已經有太多商業性的服裝秀,很久沒有這麼著重創意的服裝了,所以在場的大家都為之瘋狂,可是秀後除了一些小獨立媒體以外,沒有任何一間主流媒體報導,因為她作的是off-schedule(英國時裝協會行程表外的秀),與英國時裝協會辦的on-schedule秀撞期,不知是否因此,她再也沒在倫敦辦過秀,過幾年後改為在巴黎發表作品。」

▶素有「Alexander McQueen」接班人的荷蘭設計師Iris Van Herpen

新銳設計師如何在時尚商展脫穎而出?3位專業時尚人士的建議(上)

「有時候真的無關才華,而是政治/國籍/膚色正確的問題。國際主流時裝媒體一定先報導英國時裝協會主辦的on-schedule秀;而且英國主流時裝媒體絕對優先力捧英國籍白人(最好還是金髮或蘇格蘭人的)服裝設計師。」古又文說,他當時已經預見選擇在倫敦發表作品的最終命運,再加上在倫敦辦on-schedule秀的成本太高,在東京能辦一場水準以上on-schedule服裝秀的成本,在倫敦只能辦效果差強人意的off-schedule,而且就他的觀察,如果無法在兩、三季內晉升到on-schedule,即使品牌存活了3、5年,有實力的國際買家也不會對這個品牌有太多信心,更遑論倫敦時裝週常有毫無基本商業概念的應屆畢業設計師,在搞不清楚基本商業規則的情況下,自詡會成為下一個McQueen,大膽出來創業:「買家在面對設計師時,都會問一些很基本的商業問題,如果你回答不出來,他們就會覺得你還沒準備好,就會跳過你,去找下一個品牌談。」

▶天才設計師Olivier Theyskens受訪語出驚人:「不鼓勵年輕人自創品牌。」

The_Falling_Beauty_25_F.jpg
Johan Ku Gold Label於東京時裝週發表2015年春夏訂製服系列(圖/Johan Ku)

古又文從17歲高職廣告設計科畢業後,就開始接平面或網頁設計案賺學費,到30歲存夠錢留學倫敦時已經非常習慣「設計本身是種商業行為」這個概念,他認為,如果自創品牌時有基礎的商業知識,創業成功的可能性會比較大,因為品牌不是只有設計這件事:「我很清楚除了設計,作品牌還要略懂製程、周轉、金流、物流跟國際貿易,除非有人可以幫你處理設計工作以外的事情。如果沒有,又硬是要以『我只想作設計呀!』的心態作品牌,創業失敗的機率會相對偏高。想純粹只作設計師,去成熟的品牌內部工作會是比自創品牌更好的選擇。」他也說,就算要找專業的合夥人,自己也必須略懂上述事項,才有能力判斷對方是否是合適的創業夥伴。

▶Anna Wintour:「為了事業,自創品牌請合夥」

在自創品牌路上一路奮鬥的古又文,過去也曾遇過想自創品牌的新銳設計師向他請益,他認為,如果自創品牌之前沒有想清楚就貿然進行,肯定會遇到很多挫敗,古又文有時候跟新銳設計師的對話會像以下這樣:(J代表Johan Ku,新代表新銳設計師)

J:「你想怎麼做品牌呢?」
新:「做10件我喜歡的衣服上網賣。」
J:「上網在哪裡賣呢?」
新:「我就自己做網站賣啊!」
J:「網站非常需要流量,你想怎麼導流呢?」
新:「我不知道……」
J:「那你有沒有想過除了網站外的行銷方式?」
新:「我認識一些精品店,我可以跟他們談寄賣。」
J:「你知道寄賣的風險嗎?」
新:「有什麼風險嗎?」

「我覺得不管做什麼事情,在事前都應該要準備好再去做。如果你先了解時裝產業內部真實的產銷樣貌,你也許可以找到獨特的產業切入點,作為創業立基。Mary Katrantzou在2009年聖馬汀碩士班剛畢業時的產業切入點就很好,那時候數位印花技術還未普及,她在聖馬汀念印花設計,碩士班一系列精美但非常實穿的畢業作品已被國際買家看好,之後她以精美數位印花為品牌核心特色,成功打入需要華麗精製服裝以彰顯身分地位的高端目標客群,她沒有因為自己是新銳設計師就沒做產業研究功課,找到很好的產業切入點,她是近十年來倫敦新銳設計師最成功的崛起案例。」 古又文說。

IMG_0519.jpg
Johan Ku Gold Label 2015年秋冬新作《Michèle》緊接著會在品牌旗艦店中亮相(圖/Johan Ku)
台灣紡織服裝和時尚產業的不健全,一直都被詬病為產業發展或轉型不成功的主因,但古又文認為,即使面對台灣內需市場太小,或者是整體環境等無法單憑孤身一人改變的結構性問題,新銳設計師還是可以根據自己的長項找到產業利基點,並客觀檢視自己擁有的資源:「因為無論美國或歐洲的時裝產業再怎麼健全,也是有很多失敗的案例,品牌特色與目標顧客群必須非常清楚才有機會存活;而你的目標顧客群夠支撐品牌存活與否?你的品牌特色能否在每季都被彰顯?如果不能,觀察你的買家跟過往顧客會感到困惑,覺得這個品牌似乎還沒有抓到市場定位,就不會繼續花時間在你身上。」

在自創品牌之前,就已經接受過市場磨練,對於商業操作也略有領略,但古又文也坦承,即使如此,他依然覺得自創品牌是一條很艱辛的道路,除了最普遍的資金問題,還有許多細節必須一起考慮:「就因為沒有雄厚資本,才更要做足功課。同樣是巴黎商展,誰是蚊子館?誰有人流量?美國的商展也有很多門道:

有些商展很前衛但對買家來說,就只是看新鮮不太下單;有些商展都是45歲以上目標客群的熟女品牌,太年輕的品牌去一定沒單接;有些商展買家一定會去看而且下單率很高,但參展價是其他商展的一倍以上,而且大到容易迷路。每半年就一次機會,一定要先做功課,我每季都會跟美國同行交換意見,並親自與買家交流,站在他們的角度思考,而不是只以設計師的角度看事情,這樣比較容易理解很多事情的來龍去脈,也可以跳過很多不必要的嘗試。」他認為資源有限也許是個問題,但能否透過主動了解、客觀分析自己的狀況,並將有限的資源做最好的配置、發揮最大的能量,會是更重要的關鍵。

古又文表示,當時之所以選擇去東京辦秀與美國參展,而直接放棄台灣市場,是因為深知以當時的條件無法在台灣市場存活。台灣的內需市場小,且銷售模式不多元,設計師品牌當時只有精品店寄賣或開設直營店兩種選擇,然而他深知寄賣模式對於設計師來說,是相當高風險的販售模式,因為不是買斷商品,又無法主宰店家的推廣方式,經常只能任由店家擺佈,最後還可能收不到貨款;開設直營店對當時的他而言,在資金面與技術面上則是更不可能的選項,加上先前在國外的觀察,最後他才選擇除了務實參加服裝商展累積國際買家外,同時參與東京時裝週:「當時的我要作on-schedule的秀,得到國際主流媒體的關注,就不可能選擇巴黎或倫敦,一來我的行銷預算比不過在巴黎有大集團當靠山的品牌;再者倫敦時裝業界的「政治/國籍/膚色正確」特性不是當時的我可以玩的遊戲。如果我要一方面要能創作;同時也讓品牌可以逐步紮根站穩腳步,我需要找到以我當時資源可以切入的產業突破口,我當時的最終判斷是參與東京時裝週的on-schedule秀,品牌會比較往對的方向走,至少國際媒體像是美國版《WWD》,以及日本主流媒體一定會報導。去年我的2015年春夏系列作品登上美國版《WWD》的封面故事,證明了我4年前的決定是對的。」

他知道很多人認為東京與四大時尚之都相比,可能並非一般認知中的主流時尚城市,但經過深思熟慮後的決定會有足夠的免疫力去面對外界的雜音:「最後的決定都是思考過各種角度的優缺點後,反覆思辨的結果,所以不太會因為其他雜音而動搖。」

理性決策對古又文來說,幾乎是面對各種挑戰的唯一利器,無論是服裝界的巨獸「快速時尚」,還是其他的國際競爭對手,對他來說,只要持續研發自己的商品、保持品牌精神,明白自己的決定所為何物,就不必瞎操心或是落得只能盲從潮流來維繫品牌性命。他表示,自己很樂意跟別人分享經驗,但不是那麼多人關心時裝產業內部真實的產銷樣貌:「這些判斷是從我過去工作累積的經驗而來,也許我們的下一代,多知道一點,或許成功機率會高一點,多一些是一些,台灣可以站得穩的品牌才會多一些。」

和過去相比,品牌發展明顯穩定多了的古又文,至今偶爾還是會被同行開玩笑說 辦秀是在花「煙火錢」,但對他來說,這是不可退讓的堅持,他堅持每季都一定要參加商展,也一定要辦秀,讓買家跟媒體都能看到他的穩健成長:「我覺得身為一個設計師,還是要有展現自己夢想的舞台,但愛情跟麵包兩者要均衡啦!」古又文笑說:「品牌營收穩定,才有可能繼續夢想啊!」

CYMERA_20150814_224920.jpg
古又文分享過去幾年對於時尚產業的觀察(圖/BeautiMode)

採訪攝影:BeautiMode
資料提供:Johan Ku


▶時尚設計師經紀人莊國琳精闢分析台灣時尚產業現狀
▶更多台灣設計師專訪
BeautiMode創意生活風格網為宏麗數位創意股份有限公司旗下最具時尚商業知識的線上媒體,我們從人文角度出發,報導國內外優秀的時尚與娛樂產業工作者及創意人士,推動台灣新銳品牌,探索影視美學…期望透過我們深入淺出的介紹,讓業內人士或產業門外漢都能對相關領域發展和脈動有更深入的了解與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