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提琴家歐陽娜娜首張古典名曲演奏專輯《15》 首發MV呈現不同藝術工作者的熱誠與執念

音樂界似乎偏好以藝人的歲數來命名,英國歌手愛黛兒(Adele)的三張專輯的名稱《19》、《21》、《25》,這三個數字代表的就是她當時製作音樂的年齡,而大提琴家歐陽娜娜首次推出古典名曲演奏專輯,專輯名稱《15》不但代表了她的年紀,也代表了收錄的15首經典名曲。

大提琴家歐陽娜娜首張古典名曲演奏專輯《15》_首發MV呈現不同藝術工作者的熱誠與執念2.jpg
歐陽娜娜的首張古典演奏專輯以她今年年齡《15》命名。(圖/環球音樂)

從5歲起學鋼琴、6歲學大提琴的歐陽娜娜,10年來累積了無數表演經驗,身為在兩廳院演奏廳舉辦獨奏會的年紀最小音樂家,歐陽娜娜表示,錄音比在音樂會現場演奏更需要專注力,因為錄音會特別講究細節,一次拉不好又要再拉一次,最久的一次曾一首演奏曲錄4、5小時。

她透露,第一首歌《包佩:音樂會波蘭舞曲,作品14》錄製過程最困難,因為錄音時發現有許多細節,她也因此給自己很多壓力,甚至在錄完音後忍不住哭了,「我不會在家人面前哭,那天剛好我媽不在,我就哭了。我平常很少哭是因為我覺得哭不能解決事情,但它的確可以抒發情緒,讓心情好一點。」

【2015金曲獎】林憶蓮創作曲獻台灣 歐陽娜娜伴奏交織音樂美聲

大提琴家歐陽娜娜首張古典名曲演奏專輯《15》_首發MV呈現不同藝術工作者的熱誠與執念3.jpg
大提琴家歐陽娜娜首張古典名曲演奏專輯《15》_首發MV呈現不同藝術工作者的熱誠與執念5.jpg

《15》囊括了不同類型的大提琴演奏曲,從溫馨小品到澎湃的曲風都有,同時請到鋼琴家江天麟擔任伴奏,歐陽娜娜表示,因為這是她第一張專輯,她希望可以呈現不同的曲風,她也介紹了不會聽古典音樂的朋友去聽《15》這張專輯,「他們一開始的反應是『好快入睡喔』,但後來他們都覺得愈聽愈有感覺,因為每首歌都像是在講故事。」

新專輯首發主打是捷克作曲家包佩的《音樂會波蘭舞曲》,MV由金曲獎導演周格泰執導,金馬獎剪輯獎得主陳曉東操刀,MV中融合了大提琴、現代舞、京劇以及繪畫元素,讓大提琴與傳統藝術及現代藝術交相呼應,畫面掃過歐陽娜娜的手指,指尖依然覆蓋著厚厚的繭,她依然閉著雙眼沉浸在音樂中。無論音樂、舞蹈、京劇、亦或是繪畫,藝術終將回到最本質的源泉,便是人們自己。談到這人生中的第一支MV,歐陽娜娜笑說,「真的蠻特別的,做了很多不同的嘗試及突破。」不常哭的歐陽娜娜認為,MV中有個部分需要哭泣,這個對她來說,就是特別不容易的事情。她也希望朋友們看到這支MV,可以看到古典音樂的力量,不要覺得古典音樂離我們那麼遙遠,古典音樂就在我們身邊。

【2015金曲獎紅毯】蔡依林深V禮服性感壓全場 徐佳瑩、魏如萱、歐陽娜娜氣質爭艷

歐陽娜娜堅持音樂夢想 小小「大提琴家」將推古典專輯

大提琴家歐陽娜娜首張古典名曲演奏專輯《15》_首發MV呈現不同藝術工作者的熱誠與執念4.jpg

沒想過要當歌手的歐陽娜娜,不排斥未來可以嘗試唱歌,但她笑說:「就看老闆願不願意囉!」平常喜歡聽韓國流行音樂K-pop的她也透露,不會跟著跳舞,「跳舞就留給姊姊和妹妹好了。」

成為公眾人物後,言行舉止難免會成為眾人討論的話題,如今在看到負面新聞報導後,生性樂觀的歐陽娜娜已學會了調適自己的心情,「我以前會生氣,現在過一小時就忘了。我還會反過來安慰我爸媽。」歐陽娜娜的爸爸歐陽龍曾跟她說,「妳選擇當一個公眾人物就要承受這一切」,將這一切牢記在心的她,因此對自己的行為舉止相當自律,歐陽娜娜也表示,家裡最疼她的就是爸爸,「他好黏我喔!有時還會傳照片給我看。」

目前沒有交男友的歐陽娜娜說,「我是家中的乖小孩,我爸媽其實沒有管很嚴,他們只有規定我們18歲以前不能談戀愛。目前還沒有碰到讓我一見鍾情的對象,如果真的有喜歡的人,我會先跟姊姊說,然後再跟媽媽說,爸爸最晚說。」歐陽娜娜說,自己現在開始賺錢了,所以已經好久沒有跟爸媽拿零用錢。

大提琴家歐陽娜娜首張古典名曲演奏專輯《15》_首發MV呈現不同藝術工作者的熱誠與執念7.jpg

陳思誠、佟麗婭甜蜜放閃出席兩岸電影展 歐陽娜娜請吃麻辣鍋

歐陽娜娜1.jpg
歐陽娜娜3.jpg

專輯一推出就登上iTunes古典榜冠軍的歐陽娜娜,也特別到西門町舉行了她的專輯簽名會,媽媽傅娟和妹妹歐娣娣也都到場支持。

歐陽娜娜在現場與粉絲們分享專輯錄製過程中,最令她印象難忘和收穫最多的地方。每一天對於娜娜來說,都是不斷地挑戰和進步,錄音第一天的內心忐忑,具有豐富舞台經驗的她,第一次進入錄音室還是很緊張;第二天壓力與動力交接不斷,順利時開懷大笑,也有遇到瓶頸時覺得自己「不會拉大提琴」;而第三天感覺自己突然長大了,當她終於錄完一遍成功的曲目,覺得「非常想哭」。

歐陽娜娜(中)與妹妹歐陽娣娣(左)、媽媽傅娟(右)合影.jpg
歐陽娜娜首次舉辦專輯簽名會,媽媽傅娟(右)和妹妹歐陽娣娣(左)都到現場加油打氣。(圖/環球音樂)
歐陽娜娜(左)與歐陽娣娣2.jpg
歐陽娜娜和妹妹歐陽娣娣的感情非常好。(圖/環球音樂)
歐陽娜娜(左)與歐陽娣娣1.jpg
歐陽娜娜平時喜歡聽K-pop,但不會隨音樂起舞,她笑說,跳舞就留給姊姊和妹妹就好了。(圖/環球音樂)

歐陽娜娜2.jpg

1. Popper:Concert Polonaise, Op.14 (包佩:音樂會波蘭舞曲,作品14)
雖具明快的波蘭舞曲節奏特性,旋律及獨特的音樂語彙卻投射出作曲家自身的匈牙利民族靈魂。溫潤樸實地歌唱性與令人驚艷的技巧,即為包佩創作手法中,抒情與炫技的兩種面向結合。鮮明的風格對比、超群的展技,典麗的曲調,使得此曲屢屢成為大提琴音樂會曲目之首選。

2. Mendelssohn:Lied ohne Worte, Op.109 (孟德爾頌:無言歌,作品109)
為19世紀初新穎的獨創性曲種之一,孟德爾頌以寫實精煉的方式將情感與美學融會,導入藝術歌曲與性格小品的精神,對生命的歌頌、自然的體悟、文學的啟示皆為創作之核心。此曲原為一部鋼琴曲集,至1845年譜寫作品109的同名大提琴曲,獻給女大提琴家麗莎‧克莉絲蒂亞妮(Lisa Cristiani,1827-1853)全曲恬謐、儒雅率真,沒有絢麗華美展示,而是精巧深切的雋永。

3. Bach / Gounod:Ave Maria (巴哈 / 古諾 :聖母頌)
1859年,古諾依劇巴哈作品《十二平均律鍵盤曲集》(The Well-Tempered Clavier)中的《C大調前奏曲,編號846》(Prelude in C Major, BWV846)做為基底,進而加添了全新的上旋律,將之命名為《聖母頌》;原曲為聲樂曲,歌詞為羅馬聖公會的拉丁文「天主禱詞」,內容描寫聖經中大天使加百利(Gabriel)向童貞女馬利亞宣告懷胎的祈禱文。

4. Popper:Once Upon More Beautiful Days, Op.64, No.1 (包佩:昔日美好時光,作品64之1)
包佩的作品中,往往以迅疾的速度、超群的技藝為顯著特色,是古今大提琴炫技曲中至高的標竿、絕對的權威。此曲選自作品《為大提琴與鋼琴的三首小品》(3 Pieces for Cello and Piano, Op.64),為包佩提獻給已故雙親之作。異於以往之風格,此曲以內在情感出發,懇切的道出思念之情,心境轉換的鋪陳,哀戚、悲鬱、悵然、追憶、眷念、釋懷…段落間一一揭示。

5. Squire:Tarantella, Op.23 (斯奎爾:塔朗泰拉舞曲,作品23)
塔朗泰拉舞曲起源於義大利南方的傳統舞蹈及民謠,以6/8拍子的節拍律動,引領出舞伴間盡興而舞、翩然旋轉的姿態。全曲節奏明快、爽朗快意、歡騰鼓舞、熱烈喧鬧,結構緊湊而凝煉,篇幅雖小,卻精妙絕倫。

6. Saint-Saëns:Allegro appassionato, Op.43 (聖桑:熱情的快板,作品43)
此曲短小精悍、簡潔凝煉,沸騰的情緒為激情而釋放、滿腔熱情自樂曲開頭起便知悉其熱切盼望的渴慕;樂段間的相承峰迴路轉,時時挑起聽覺上的驚喜,篇章雖然精巧,仍不失此作卓絕的風範。

7. Schubert:Ständchen, D957, No.4 (舒伯特:小夜曲,作品957之4)
此曲原為德文藝術歌曲,詩詞內容描繪於靜謐之夜,透過歌聲表達對愛情的渴求,夜鶯的啼喚、搖擺的樹梢都是為愛痛苦的呼求與傾訴。全曲旋律深刻地傳達了詩詞意念,與伴奏間則著墨於景物的勾勒、時空的凝聚,真切地呈露對文字的省思,更凌越意境之外,以樂音譜出對愛情的自白。

8. Elgar:Salut d'amour, Op.12 (艾爾加:愛的禮讚,作品12)
1888年7月,艾爾加於旅行途中譜出此曲,題獻給其未婚妻卡洛琳‧艾莉絲 (Caroline Alice,1848-1920),並將此曲作為新婚之禮。此曲深切刻劃出動人的旋律、純淨清新的風格為人所著迷。由於此部作品蔚為樂迷所愛,至今甚或被改編成諸多器樂版本來演奏,亦被廣泛地沿用至現今流行歌曲、配樂之中。

9. Mendelssohn:Auf Flügeln des Gesanges, Op.34, No.2 (孟德爾頌:乘著歌聲的翅膀,作品34之2)
孟德爾頌在1834年完成這首藝術歌曲,至今亦被改編成各種器樂曲之版本。此曲描述了夢境中與愛人共乘歌聲化作的翅膀,徜徉於恆河(Gange)河畔,以及沿岸美好的景致。悠然的伴奏音型引出主旋律對自然景況的描繪,寧靜而安嫺,甘美且甜蜜。

10. Cassadó:Requiebros (卡薩多:情話)
雖為20世紀背景的出身,作品中卻顯見濃厚的國民樂派風格,更可為浪漫樂派晚期的分支;側重於在作品中融入西班牙本國的民謠、舞曲、節奏、語彙、元素。綜觀此曲在創作技法上,揉合了西班牙典型舞蹈音樂的特性,運用泛音、雙音、跨絃、撥奏…等技巧,來仿效、模擬西班牙舞蹈的獨特性格。濃情密意的傾吐化為優美的旋律,熱烈奔放的力度是對愛的急切嚮往,全曲並不盲從於炫技、譁眾,反具高貴不凡的氣度。

11. Popper:Hungarian Rhapsody, Op.68 (包佩:匈牙利狂想曲,作品68)
此部作品於1894年完成,包佩善用炫麗技法來加強創作上的戲劇張力,繁複的指法、弓法,挑戰著大提琴性能上的各種可能性,全曲由七首舞曲交替組合而成,慢板與快板的交互相接,鮮明的呼應。吉普賽民族對生命的態度,隨著激昂的樂曲舞動,充分地展現波希米亞的狂放。

12. Arutiunian:Impromptu (阿魯秋尼揚:即興曲)
簡明清晰的結構,鋼琴奏出清脆明亮的旋律揭開幕,大提琴果決有力的節奏,吟唱出獨具民謠風格的亞美尼亞色彩,其中作曲家將同節奏音型反覆輪替、拋弓技法、擊絃…等技巧來模擬打擊樂器的音色,企圖運用豐富而多變的音色,創造出嶄新前衛的音響效果。

13. Rachmaninoff:Vocalise, Op.68 (拉赫曼尼諾夫:練聲曲,作品68)
1912年,拉赫曼尼諾夫完成了俄文藝術歌曲《14首浪漫曲,作品34》(14 Romances, Op.34),整部作品瀰漫北國蕭瑟壯闊、冷冽的灰暗色彩;而第14首練聲曲(Vocalise)雖無歌詞,卻是其中最真摯動人的一曲,原曲為寫給女高音來演唱,樂句冗長無接縫,氣息的控制左右旋律線的呈現,然而大提琴樂器性能中,在音色、音域上最符合人聲的特質,因此更能詮釋出原曲深沉內斂,哀淒的旋律之下,緩緩堆積蘊釀出強烈的思愁,並傳遞其最真切的情思。

14. Schubert:Ave Maria, D839 (舒伯特:聖母頌,作品839)
舒伯特於1825年完成此曲,原曲本為藝術歌曲形式,非屬宗教性質為本體之作,原名為《愛蓮的第三首歌》(Ellens dritter Gesang),描述少女為了代父贖罪,敬虔的向聖母馬利亞祈禱。而詩詞中部分內容因近似《聖母頌》拉丁經文禱詞,後世便將此曲填上此禱詞,穿鑿附會下便被合而為一,全曲充滿著聖潔祥和的氛圍,洋溢著仁慈的光輝,反之成為與古諾所作《聖母頌》齊名之另一大作。

15. Fauré:Après un Rêve, Op.7, No.1(佛瑞:夢醒後,作品7之1)
佛瑞以魏倫(Paul Verlaine, 1844-1896)的文學作品為藍本而作之藝術歌曲,強烈的佛式抒情風格,描繪出夢中對愛情熱切渴仰,夢境與現實的對照宛若天堂與地獄,真實反映其現實的面向,寄予作品得以宣洩情感。雖然樂曲結構輕薄短小,卻多了質樸率真的情感,為佛瑞歌曲體裁創作中的經典。

資料來源:環球音樂

BeautiMode創意生活風格網為宏麗數位創意股份有限公司旗下最具時尚商業知識的線上媒體,我們從人文角度出發,報導國內外優秀的時尚與娛樂產業工作者及創意人士,推動台灣新銳品牌,探索影視美學…期望透過我們深入淺出的介紹,讓業內人士或產業門外漢都能對相關領域發展和脈動有更深入的了解與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