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事國際執行長馮亞敏談時尚人才 「態度」最重要!

拿到門票進來了,就一定要展現出自己的態度,若只有熱情,我想還是當個消費者就好!

2015年的春夏,若曾有機會走過團團精品、往裡面看看,就會發現店裡的櫥窗有一隻豬。

這隻豬最早不是擺在店裡的,而是在我的辦公室裡放了很久。這隻豬不是我的,而是先生設計公司所用的道具,使用完了之後,就這麼一直擺在我的辦公室。每次經過、看到那隻豬,不知為什麼我總有種嫌棄感,心裡不自覺想著:「它好醜喔!」我的意思並不是指這隻豬有多醜,而是突然看到一隻豬,隨意擺放著,不僅突兀又沒有美感。

在看了它約莫有半年以上的時間後,有天我在腦海裡便突然開始構想要如何把它變得可愛,甚至把它「活化」,變成能夠使用的家具。

精準的奢華_馮亞敏12.jpg

挖掘人事物「美」的一面

由於這隻豬的頭上頂著一個盤子,看起來空晃晃的,於是我靈機一動,在盤子上鋪了假的草皮,並在草皮上放上蝴蝶和精緻的甜點盤子,這樣一來,大家就可以圍坐在一旁吃下午茶,這隻豬一下子便變身成為最與眾不同的優雅午茶餐桌。

後來,我索性在地上也鋪起草皮,乾脆讓整隻豬都踩在草堆裡。在布置完成前,我越看越有意思,就直接跟我們的設計師說:「把它擺在櫥窗裡吧?」於是,設計師就沿用這個想法,把整個櫥窗架構出來。這個饒富趣味的櫥窗完成後,大受歡迎,不僅讓來客驚豔,就連其他店面也開始模仿,我甚至無意間看到另外一家公司給這隻豬穿上襪子呢!大家就這麼互相激盪、感染出新創意,我覺得非常有意思,這就是商業。

精準的奢華_馮亞敏.jpg
精品代理商喜事國際時尚集團執行長馮亞敏。(圖/Msyaming Luxury Fashion Group fb)
在我看來,一個東西會存在,必定有它美的一面,所以,如何把它變成美,或是挖掘出美的那一面,是我一直在想的事情。

其實,搭配的哲學就是如此。比如有些衣服,偶爾拿出來穿時,乍看之下會覺得它沒有想像中來得好看,甚至有點懊悔自己怎麼花錢買了不適合的衣服。然而這是不可能的,當初一定是有什麼原因,你才會買它回來,因此不妨回想,當時你是穿什麼試裝,或是做了什麼搭配,才會做這樣的決定。

我的工作任務就是要挖掘美。同樣地,任何事情會到你眼前,也必有所因。

這樣的想法也反映在我對「人」的態度上,特別是對公司的同事。他們會跟我一起工作、會進來喜事國際或是團團精品,當時必定有我看中的能力,或者是在那個當下,我有看到他們的潛質,因此,我就必須要努力,盡我之責發掘出他們美的那一面。

目前在公司裡有兩位美工設計,以我的標準來看,老實說,他們的設計水準要到達時尚的程度,還有一段空間及距離需要努力,但這兩位同事卻很肯做、肯學,所以,我就盡心教他們該怎麼提升設計水準及品味。

換句話說,他們有很好的技能,卻缺乏時尚知識,我不會只看缺乏的這一面,反而是看到良好的態度與能力,因此我會希望他們能夠把這些專業技巧與時尚知識搭配在一起,只要他們肯認真學習喜事國際旗下代理的品牌知識,還有我所謂的時尚歷史與邏輯——好比說,川久保玲在時尚產業是位居怎樣的地位?不能在一張海報裡,左邊擺一個川久保玲,右邊放一個高橋盾,這樣子搭配,明眼人一看自然就會貽笑大方了!因為高橋盾是川久保玲的後輩,同時也稱得上是她的徒弟,兩人在海報上的大小就不能一樣,更精確地說,是不能讓高橋盾擺得比川久保玲大!——這些都是必須清楚的重要觀念,通曉這些倫理、品牌知識與品牌規則後,在做設計時自然會更得心應手,日積月累下來,就有機會成為獨當一面的創意總監。

光是技術厲害,卻不肯學習這些產業知識,是無法成就大事的。所以,儘管投入這一行已數十個寒暑,我仍覺得有許多要學、要精進之處,也相當肯定時尚業背後強大的產業知識。只是,現在年輕一輩的工作者,常常都會有這些矛盾,但我卻認為,不管做任何事,只要堅持就一定會成功,不堅持什麼都成功不了。畢竟,馬步沒有紮好,一切都是空談。

精準的奢華_馮亞敏4.jpg

後天熱情才會持久

站在時尚業長期觀察者的角度,許多人都好奇地問我:「究竟要怎樣的人才能在這裡生存?馮小姐,妳又如何看待時尚人才?」

其實嚴格說來,喜事國際是一家管理時尚和推廣品牌的公司,並不是一間時裝設計公司,因此我們需要的人才背景除了在國內外學企業管理、行銷品牌管理或是財務管理等專業之外,對時尚的敏銳度和喜好,也一定是我在尋求這些專業人才時的基本要求。當然,要進時尚產業,「熱情」絕對不可或缺。

在我看來,有一種熱情是與生俱來的,也就是因為自身喜好而產生的,另一種則是後天的,這種熱情是來自一個人對工作的投入與了解,進而對工作產生熱忱。以前在徵人時,我會選先天熱情的,現在則會挑後天的。

精準的奢華_馮亞敏3.jpg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改變?

因為我發現,來喜事國際找工作的人,很多人的起心動念是因為喜歡買CAMPER,所以希望能夠更接近它。當我再細問:「那你是學什麼的?」通常就會發現,這人所學其實和工作內容壓根不相關,我便會說:「那你買一雙鞋就好,不要來工作,工作很辛苦的。」

甚至,我也發現有很多人是太過熱情,但熱情的著眼點僅是覺得這工作很有趣,可以常常出國、可以挑選東西,這些人的熱情事實上都不會長久。他們因為懷著對時尚產業的美夢而來,但其實這是辛苦的銷售工作,會導致這些人往往又因為夢想破滅而離開。

然而,透過對工作的了解,是能進而對工作產生熱情的。再經由熱情,願意踏實地把事情、工作做好,甚至也對公司有相同的熱情,產生凝聚力,這些都是能夠相輔相成的,也是我非常看重的特質。其實,有許多擁有後天熱情的人,卻在現實中遭遇到很多挫折,那我要大聲說:「真可惜,你們碰錯人了,若是碰到我,我多喜歡培養這樣的人啊!」

另外,自我要求嚴格也是我看中的特質,自我要求高的人,才能做好這些後天的熱情。

精準的奢華_馮亞敏16.jpg

精準的奢華_馮亞敏15.jpg
態度,才是重要關鍵

前一陣子,公司有三個應徵者來面試,我們的面試流程通常要來個兩、三關,前面是由相關的部門主管負責,最後一關則是我。我的判斷準則除了當場面試外,還會匯總前面主管的意見,再由我來做出決定。

第一個候選人,和他談話真的會引發火花及化學效應,這個候選人很優秀,分別在國內外都經歷過相關行業。因為有這樣的背景,我非常擔心他不能適應國內的工作環境和條件。

第二個候選人並沒有像第一個候選人擁有漂亮的海外學歷,然而他卻有在國內市場的實際工作經驗,即便只有兩年,但成績卻相當好。在面試的過程中,他跟我分享,由於自己並非時尚相關產業背景的人,在前公司剛開始的時候,並不知道工作內容是做什麼,甚至曾經埋怨,為什麼其他不相干的細節工作也都要交由他來做?然而慢慢地,他發現工作很有趣,便轉換了一個角度,開始積極學習,後來便在工作上繳出不錯的成績單。

讀到這裡,大家不妨猜猜,應徵相同職位的兩位候選人,我選了哪一位?

精準的奢華_馮亞敏20.jpg

答案是第二位。因為從這位候選人的經歷及分享,我看到他的態度、在地的工作經驗,還有和室友、朋友之間常藉由假日和節慶分工煮拿手菜的派對交流,所以我就選了他。

相較於國外,我覺得台灣有點可惜的是,時尚產業的人不求務實,很多新生代的人才都有留學海外的背景,但是我必須坦承,帶著國外學歷來面試並不一定會加分,特別是因為我們做的是在地生意,必須對在地市場有所了解。這也是我選擇第二個候選人的其中一個理由,就是因為他在地、很理解當地的生活環境,和朋友間的互動,相信他一定可以和團隊良好互動。一個好的團隊,愉悅的工作氛圍是致勝的關鍵。

如果不務實,講國際視野是沒用的,如果腳踏實地地安排好生活與工作,這些就絕對是加分的。就像之前所說,能與國際品牌合作有一點相當重要,是我們和他們有共同的理念,當品牌引進來之後,我們要知道如何經營當地市場,而這方面的知識(know-how)卻是他們所缺乏的,在地經營的能力絕對是代理好一個國際品牌的關鍵利基。

時尚管理不同於一般的企業管理,這個產業有很多事情和狀況沒有一定的程序和SOP,因為時尚既要有前瞻性,卻又不能無所依循,可說每件小事都必須當作重要的事處理,而每件大事更要兼顧時代走向、市場趨勢以及成本預算。所以,我常會跟公司內的主要幹部分享一句話,那就是「管理便是不放過自己,也不放過別人。」因此,還是回到我前面所說的,取得門票進來了,就一定要展現出自己的態度,若只光憑熱情,還是當個消費者就好!

精準的奢華_立體書封+書腰.jpg
本文節錄自《精準的奢華》一書。(圖/商周出版)

本文節錄自《精準的奢華》一書。

作者/馮亞敏
喜事國際時尚集團執行長,被譽為台灣時尚教母、國際精品代理女王,陸續代理世界三大時尚精品集團(法國 LVMH、法國 Kering、義大利 Diesel)及西班牙與日本知名企業等 70 個頂尖當紅設計師品牌,建立時尚品牌管理的知識範本。
  
1997年創辦的喜事國際時尚集團,旗下獨家代理單一品牌 CAMPER、BALENCIAGA、Maison Margiela、GIVENCHY、Jil Sander、UNDERCOVER等,並於2007年成立「團團」複合式精品,發展出雙向經營模式。
  
馮亞敏同時是文化創意人、重量級時尚評論家、生活美學家,擁有新加坡國立大學EMBA高層管理碩士學位,也是以軟實力進入亞洲第一中歐管理學院的女性CEO。2015年榮獲安永企業家獎(EY Entrepreneur of the Year)「新興創業家獎」,亦曾連續兩年獲得《Vogue》國際中文版評選為年度十大影響力人物。

資料來源:商周出版、Msyaming Luxury Fashion Group fb

BeautiMode創意生活風格網為宏麗數位創意股份有限公司旗下最具時尚商業知識的線上媒體,我們從人文角度出發,報導國內外優秀的時尚與娛樂產業工作者及創意人士,推動台灣新銳品牌,探索影視美學…期望透過我們深入淺出的介紹,讓業內人士或產業門外漢都能對相關領域發展和脈動有更深入的了解與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