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新台灣傳統藺草工藝! 苑裡「藺子」延續美好編織物語

(本文經《LaVie》網站授權,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曾經有帽蓆街美名的苑裡天下路,在藺草產業逐漸沒落後,也從繁榮轉向寧靜,在這寧靜的老街上,「藺子」悄悄地誕生。

苑裡天下路的這間百年老房子裡,藺子的工作室悄悄進駐。藺子的經營者廖怡雅,在近幾年青年返鄉與農村再生的熱潮中,並不是陌生的臉孔,但這一次,她要開啟新一波藺草產業的革新,藺子,即是她創新的開始。

革新台灣傳統藺草工藝!_苑裡「藺子」延續美好編織物語4.jpg
天下路老街上僅存的兩三家帽蓆行之一。
 
「從2016年10月決定要在這裡落腳,到現在已經過了快半年還沒開幕,房東跟鄰居都很擔心我。」帶著靦腆笑容的怡雅,不好意思地說著:「因為剛創業,有藺草的工法紀錄要做、有通路要上架產品,所以我想準備好了再把一樓的門打開。預計五月底開幕,一樓要做一個共同工作空間,舉辦藺草研習的課程,如果有人想來學習藺草編織,或用藺草做設計、產品的開發,都很歡迎他們一起來合作,也可以讓會藺編的阿姨們當駐點老師,邊編藺草、邊跟大家交流。」

緩緩走上老房子的二樓,一大片工作桌上,看到的是正在加工中的藺草零錢包、待處理的藺草片材,還有許多精美的成品。這裡,是串聯藺草編織婦女與消費者之間的橋樑,也是傳承與創新的基地。

革新台灣傳統藺草工藝!_苑裡「藺子」延續美好編織物語11.jpg
怡雅開心地抱著藺子出品的藺草包,每一個都是她的孩子。

傳承的心扎根苑鄉
懷抱勇氣創業的廖怡雅,其實已經在苑裡深耕多年。從大三開始,因為國科會計畫接觸到藺草這個材料,結下了不解之緣,大學畢業後就在山腳社區與台灣藺草學會工作,協助社區提案、設計轉型與產品通路的推廣經驗,讓她十分了解產業的現況與危機。「雖然社區營造的計畫案會補助推廣藺草編織與傳承,但只靠政府的計畫案在撐,三年後計畫沒了,還是得重新來過。」因此,她與當時藺草學會的葉理事長已有共識,認為產業要永續發展,還是必須走公司或社會企業的方式。但在繁雜的籌備程序中,葉理事長卻因癌症過世,很多事情就這樣中斷了。

「傳承這種事情若沒有人堅持,五年十年後可能就不見了。」因此,她就這樣毅然決然地投入了「藺子」的創業之中。

革新台灣傳統藺草工藝!_苑裡「藺子」延續美好編織物語5.jpg
藺草加工時使用的工具。

藺草產業的興衰
藺草一開始只是長在河邊耐鹽分的雜草,曾被當時苑裡的平埔族─道卡斯族的婦女用來編織為器皿,進而吸引一些漢人婦女學習織成草蓆使用。若問到藺草帽的由來,當地通行的說法是,清朝時有一位婦女叫洪鴦,因為她有一個癩痢頭的兒子,就用藺草編織成帽給兒子戴,藺草吸濕又通風的特性能讓症狀減輕,效果很好,就這樣流傳開來。

革新台灣傳統藺草工藝!_苑裡「藺子」延續美好編織物語3.jpg
綠油油的藺草。
革新台灣傳統藺草工藝!_苑裡「藺子」延續美好編織物語2.jpg
婦女靈巧的雙手,正在編藺草帽的帽頂。

藺草帽真正變成台灣主力外銷的產品,是在日殖時期。藺草不會扎到皮膚,又吸濕,受到日本人的喜愛,因此日本官方在台灣西部沿海一帶成立帽子檢查所,統一檢查帽子的品質,再外銷到世界各地。1930年代,每年的出口銷售量甚至高達十幾萬頂。那時候苑裡農家的副業就是編織藺草,由家中的女性擔任此角色,若在過年前能夠賣兩床草蓆,一家子就可以過個好年,因此苑裡曾有「不重生男重生女」的說法,即是看中女性的編織勞動力。

革新台灣傳統藺草工藝!_苑裡「藺子」延續美好編織物語1.jpg
鄧媽媽用四根藺草編出了一匹小馬。

「苑裡的藺草,比其它地方的草要來得有韌性,所以可以編得很細也不會斷。」訪談過程中,怡雅特地請來了當地的鄧媽媽示範編織的過程。鄧媽媽帶來正在編織的草帽底部,一邊示範一邊聊著:「也沒有特別學,看著媽媽編就會了。在編織草帽的底部與帽管時,還不用幫忙,但開始編帽緣的時候,我們就不能出去玩了。媽媽編那邊,我就編這邊。」中年以上的苑裡婦女在年紀小的時候,大都已經開始學習如何編織藺草,替家中賺取額外的收入。

將近八十歲卻仍十分健朗的鄧媽媽回憶以前的榮景:「那時候天還未亮,就有販仔來家門口等,看你們家帽子做到哪裡。如果已經做到帽緣了,就先拿錢來指名這頂他要了,這樣我們就不能賣給其他人。」但在台日斷交,外銷大減後,藺草產業就開始沒落,加上塑膠製品的出現,同樣需要大量勞力的工廠賺的錢比藺草產業多,年輕世代就不再被鼓勵做這門產業,因為沒有前途。

Eversun手工肥皂為愛而生 創辦人莊博琮「持續為夢想燃燒堅持,呵護更多人。」

革新台灣傳統藺草工藝!_苑裡「藺子」延續美好編織物語.jpg
近80歲的鄧媽媽,仍健朗地編織著藺草帽。

從工法紀錄開始,進而拓展市場
怡雅在過去的經驗裡觀察到,雖然社區會辦工作坊,但因為時間短暫,課堂上學習完的學員,回家後沒有草料,也沒有步驟可以練習,自然無法傳承。因此創業起始,除了和夥伴親身投入學習編織技巧,她首先透過照片和影片,留下每一位編織者的步驟,將這些資料整理成書,再搭配藺草材料包,就可以像羊毛氈或勾毛線等書籍一樣,讓人邊看邊做。「希望讓學習的年齡層下降。當學習的人變多時,會有草料的需求,就有更多人願意種藺草。」

革新台灣傳統藺草工藝!_苑裡「藺子」延續美好編織物語6.jpg

另一個面向是消費端,需要開拓市場的廣度,實驗藺草材料的各種可能。怡雅也談到,過去用藺草做草蓆,是因為以前沒有冷氣機,夏天睡草蓆才涼爽,但現在家家戶戶都有冷氣機了,誰還會睡草蓆呢?因此,將這個材料應用到更多不同的產品開發上,是未來努力的方向。此外,由於現在的人喜歡獨一無二的產品,所以目前藺子也接受客製化訂單。

革新台灣傳統藺草工藝!_苑裡「藺子」延續美好編織物語8.jpg
藺草可以編織出不同的花紋與工藝品,圖為鳳梨紋零錢包。

但在生產與消費的中間,還有一群擁有好手藝的苑裡婦女們,她們不是不會編創新的產品,而是需要有人居中協調,而藺子,即扮演那道橋樑。根據消費者的需求,畫好設計圖,再跟媽媽們溝通。「像筆電的包包,就要跟她們解釋說,這塊藺草片材要編幾尺、寬度多少,編好後再來做後續的布料加工。」

革新台灣傳統藺草工藝!_苑裡「藺子」延續美好編織物語9.jpg
斜紋簍空藺草包,搭配真皮的帶子並透出棉布內裡,創新與傳統兼具。

怡雅對藺草產業的付出,在地從事藺編的婦女們都看在眼裡。鄧媽媽就曾說過:「我現在也不隨便幫人做了啦,那是剛好怡雅要做這個(產業),我才幫她的。」而每一件作品是住在哪裡的婦女做的,怡雅也都記得一清二楚。「藺子的意思就是,所有的藺草商品都是我們的孩子,希望他找到一個新的家,大家會好好珍惜他,像家人般對待他。」怡雅誠摯地說。也因為認真的態度,在創業的過程中,雖然遇到許多困難,還是獲得婦女們主動支援,推薦她哪家的阿嬤很會編織,讓她趕緊去找人幫忙。「難得她要做啦,所以我們就一定要幫她啊!」鄧媽媽如此說著。

那些相信美夢的人 SUSU柬埔寨手工藺草用品品牌

創造在地就業機會,讓更多人回來
「我希望這個產業能夠傳出去,越多人會越好,所以把這項技術開放,讓很多人可以接觸跟了解。」怡雅表示。除了透過產品的創新與行銷通路的拓展,讓藺草製品以一個新的面貌重新回到人們的生活外,也希望能因此重建整個產業,讓不同世代的人們都有機會返回家鄉,也許不只是從事藺草的工作,更可以結合在地的其它商店與組織合作,辦理小旅行、市集等活動,讓苑裡成為一個充滿願景的家鄉。

革新台灣傳統藺草工藝!_苑裡「藺子」延續美好編織物語10.jpg
撞色名片夾─94歲的阿嬤手上編織的名片夾,搭配大地色系的內裡布,輕巧又可愛!

 
藺編草帽不簡單
一頂藺草編織的草帽是怎麼成形的呢?在這裡直接從已經曬乾的藺草開始說起!
1.揀草:挑選長度適中的藺草草料。
2.析草:將一根藺草再剖析成三條細的草料。
3.揉草:將藺草內部的白色組織「白肚」揉進草料中,以避免編織時花色不均勻。
4.編織:編織一頂帽子至少要花上3~5天的時間,過程中還要注意濕度,才能增加韌性,根據需求變換編織的花樣。
5.整燙收邊:帽子粗胚完成後,整燙收邊讓邊緣草料不會突出。
6.壓模:因應不同需求將帽子用機器壓製成特殊的形狀。
7.上帽帶:搭配各種顏色的緞帶、布料,以及綁帶,製作不同特色的帽子。

革新台灣傳統藺草工藝!_苑裡「藺子」延續美好編織物語7.jpg
藝藺草帽。

(本文經《LaVie》網站授權,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讓世界看見台灣!時尚攜手文創展現本土工藝之美
《美女與野獸》、《冰與火之歌》戲服都找他們!印度手工紡織業入侵好萊塢
時尚設計師陳劭彥讓台灣紅白塑膠袋躍上國際!倫敦時裝週IFS國際時尚展看見全球「在地文化」
看見羅馬皮革工藝!Fendi 90週年限量包款Peekaboo 90 Years Selleria製作幕後
敬那些一生懸命的工匠!梵克雅寶《Mastery of an Art》探討法國頂級工藝與日本職人文化連結
Fendi 90週年特展「FENDI ROMA – THE ARTISANS OF DREAMS(夢之工匠)」 盡覽皮草工藝與設計創意
BeautiMode創意生活風格網為宏麗數位創意股份有限公司旗下最具時尚商業知識的線上媒體,我們從人文角度出發,報導國內外優秀的時尚與娛樂產業工作者及創意人士,推動台灣新銳品牌,探索影視美學…期望透過我們深入淺出的介紹,讓業內人士或產業門外漢都能對相關領域發展和脈動有更深入的了解與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