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勤最新研究報告:關於千禧一代奢侈品消費習慣的五大關鍵字

(本文經《華麗志》網站授權,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現在很多品牌都將目光瞄準了千禧一代的購買者,特別是奢侈品品牌,希望能夠將其培養成品牌的忠誠客戶甚至是終身客戶。不過不同性別、年齡和地區的千禧一代,在消費行為和消費偏好上有著許多的不同。

德勤(Deloitte)近日發佈了一份名為《Bling It On》 的研究報告,深入研究了千禧一代的奢侈品購買行為。該報告調查對象為來自美國,英國,義大利和中國超過1000名消費者,年齡在20至30歲之間。這幾個國家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奢侈品消費和生產市場。中國消費者的支出占全球奢侈品消費總額的30~35%,不過僅有7~10%的消費行為發生在中國國內;美國和歐洲消費者占比分別為25%和20%。

精品品牌如何抓緊千禧世代的心?

研究人員通過調查,總結了影響千禧一代消費者關於奢侈品購買態度和購買行為的五大因素。

德勤最新研究報告:關於千禧一代奢侈品消費習慣的五大關鍵字_(1).png

關鍵字一:體驗
千禧一代更偏愛體驗類的消費,在預算充足的情況下,有53%的千禧一代會選擇高端體驗作為禮物,而不是奢侈品。

在美國和英國等相對成熟的奢侈品市場,有66%的千禧一代會做出上述的選擇,而在中國這一比例僅為34%,所有市場的女性都更偏向於選擇體驗類消費。

德勤最新研究報告:關於千禧一代奢侈品消費習慣的五大關鍵字_(2).png

關鍵字二:生態友好
雖然千禧一代被認為是有環保意識的消費者,不過報告指出,在購買奢侈品時,環境成本並不是他們會重視的因素。有50~75%的研究物件表示,在購買前,他們很少會考慮品牌的生態友好和道德觀念。

消費者可能會認為比起日常消費,奢侈品消費對環境或社區的影響會小很多,因為這種消費並不會經常發生。來自美國和中國的消費者比歐洲消費者更有可能考慮品牌的生態友好。

德勤最新研究報告:關於千禧一代奢侈品消費習慣的五大關鍵字_(3).png

關鍵字三:社群媒體
更多的受訪者(20.5%)通過社群媒體接收到新的奢侈品和趨勢,有15.1%的消費者通過各品牌官網,14.4%的消費者通過雜誌。研究對象表示,雖然社群媒體所占比重很大,不過他們還是會綜合多個來源的資訊來做出購買決策。

這對奢侈品牌來說並不是好消息:通過多種媒介獲取資訊,這意味著千禧一代的品牌忠誠度不會太高,因為社群媒體是日新月異的,他們受輿論的影響比較小,更多地遵循自己的喜好去購買產品。

報告中寫道:「大街上的廣告看板,平面媒體上的廣告、店內銷售員的推銷,這些行銷方式已經很難改變千禧一代的想法,他們更加看重通過社群多媒體分享的線上評論分享,對產品的評級等資訊,目前 Instagram被奢侈品牌視為最有影響力的社群管道。」

Instagram的魅力讓設計師們也招架不住 Olivier Rousteing:「這真的完全改變了時尚產業!」

德勤最新研究報告:關於千禧一代奢侈品消費習慣的五大關鍵字_(4).png

關鍵字四:自我意識
令很多奢侈品牌意外的是,家人和朋友或是意見領袖的推薦對千禧一代購買決策的影響程度並沒有很大,他們購買的原因更多時候是他們認為覺得產品令他們感覺良好,外觀也很吸引人。對千禧一代來說,奢侈品牌產品帶給他們本人的體驗會比外界的觀點更有說服力。

德勤最新研究報告:關於千禧一代奢侈品消費習慣的五大關鍵字_(5).png

關鍵字五:不規律
千禧一代不會持續或者有規律地購買奢侈品或者體驗類產品,他們最有可能在獲得額外收入或者要參加特別活動時購買。品牌需要學習如何來吸引他們消費,而不是一味地期待他們會穩定購買。

這種不穩定的消費的部分原因是消費能力不足,美聯儲最新的消費者財富狀況調查限制,20~30歲的美國千禧一代淨負債38,915美元至2,093美元之間。(大部分的負債來源於大學時的學費貸款)

大多數奢侈品牌的目標人群並不是所有的千禧一代,而是針對其中的一部分,那些位於城市、在奢侈品上花費更多的千禧一代。

德勤最新研究報告:關於千禧一代奢侈品消費習慣的五大關鍵字_(6).png

(本文經《華麗志》網站授權,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Fendi和Coach潮趴展現真實本色 企圖拉攏亞洲千禧世代
品牌如何透過社群媒體成功行銷?Instagram時尚總監Eva Chen透露5項要點
奢侈品牌都說要加強線上業務,然而實際情況究竟怎樣?一組資料揭示真相
《Vogue》美國版時尚藝術總監Grace Coddington直言:「我討厭Instagram!」
BeautiMode創意生活風格網為宏麗數位創意股份有限公司旗下最具時尚商業知識的線上媒體,我們從人文角度出發,報導國內外優秀的時尚與娛樂產業工作者及創意人士,推動台灣新銳品牌,探索影視美學…期望透過我們深入淺出的介紹,讓業內人士或產業門外漢都能對相關領域發展和脈動有更深入的了解與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