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個角度思考設計!從色彩與現代美感揭開商品吸引人的秘密

by BeautiMode 2017/12/03

(本文為《BeautiMode》創意生活風格網與紡拓會合作文章,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資訊爆炸的時代,消費者每天接收到的新品資訊無數,對品牌的忠誠度也不如以往,時尚設計師和品牌如何能夠讓自己的設計突破重圍,觸動消費者,進而在消費者的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中華民國流行顏色協會秘書長暨亞太流行色彩國際研討會主席陳卓雲認為,美感能引發感動與信任,因此設計師必須要用美感喚起消費者改變的欲望。

A post shared by PANTONE (@pantone) on


紡拓會特別在2017年Taipei IN Style台北魅力展期間,舉辦了一場「商品吸引人的秘密—從色彩與現代美感談起」研討會,深耕色彩學領域數十年的陳卓雲,曾經協助許多企業進行色彩研究,她指出,21世紀的人必須具備持續自我改變的能力,一個人要改變,除了透過出國之外,更可以從穿衣服開始練習改變。而服裝設計師便有責任透過美感喚起消費者改變自己的欲望,儘管這個欲望有可能會激起過去可怕或不舒服的感覺。

全球最醜顏色?!Pantone 448C泥棕綠色雀屏中選

A post shared by PANTONE (@pantone) on

A post shared by PANTONE (@pantone) on

陳卓雲認為,美感是視覺最能接受的訊息,當事物美到能讓自己與別人產生愉悅的感覺,就會開始產生相信,進而引發感動與信任。因此服裝設計師利用視覺與創新作品與消費者溝通,所提出的美感意象必須明確,要提出許多很好的新細節,建議消費者如何找到自己的喜好,認識自己,享受自己的改變,能夠很輕易的做自己,而消費者對設計師的回饋,就是不斷的持續消費,對品牌產生認同與信任。

國際名模及國外買手看台灣時尚產業

A post shared by PANTONE (@pantone) on

A post shared by PANTONE (@pantone) on

至於設計師所提出的新搭配和新色彩,必須要與未來的生活型態與喜好連結,能將生活型態模式轉換為美學元素,才能夠成為我們所說的「趨勢」。她以台灣的社會型態轉變為例,1980年代台灣經濟起飛時期流行金色,1990年代金融風暴景氣蕭條下流行的環保風,進而帶動了頹廢風的流行,而科技年代則以銀色蔚為主流,2000年台灣迎來首次的政黨輪替,亂世美學下使得混搭風極為盛行,2010年代標榜的則是生活中的小確幸,因此各式帶灰的粉彩,就成為了小確幸時代的色彩。

全球最幸福的藍色!美國百年珠寶品牌Tiffany & Co.如何讓Tiffany藍深植人心

A post shared by ASOS (@asos) on

A post shared by Gucci (@gucci) on

她同時指出,設計師若有能力將抽象的生活因素,成功轉換成美感因素,具備該時代的元素越多,就越能引發大流行。她也列舉數位時代下盛行脈絡主義的美感文化,只要是與連結(connection)相關的圖像和多角多邊形(low polygon),不論是在科學、藝術、生活型態各方面,都相當受歡迎,而這些元素轉換成服裝的語彙,便會出現運用厚重布料打造出不同形狀的結構感設計,而目前這個時代的元素還包括了無釐頭、嫩呆、時尚、趣味、宅味、異材質等。

若隱若現的視覺挑逗!台灣設計師汪俐伶翻玩感光科技 打造強光下的心機美學

A post shared by Delpozo (@delpozo) on


對於許多人常會好奇究竟何謂「沒有品味」?陳卓雲則說,美感造型因素與色彩趨勢必須一致,假如材質、造型、顏色三者合不起來,就是沒有品味,「好的作品,是問一百個人,這一百個人的答案是接近的。」

Roger鄭建國談生活品味養成 「品味從選擇開始,旅行是品味的學習」

A post shared by PANTONE (@pantone) on


(本文為《BeautiMode》創意生活風格網與紡拓會合作文章,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經濟部國際貿易局廣告 紡拓會執行)
更多台灣服飾品牌及推廣計畫,請密切關注www.taipeiinstyle.com


將回收材料做成包!來自德國的簡約綠時尚Ucon Acrobatics!
把全世界的顏色都放進口袋裡!Pantone推出APP解析色彩奧秘
2018年什麼顏色最當道?色彩權威PANTONE 2018春夏流行色出爐!
2017時裝設計新人獎 實踐大學服裝設計系彭柏碩擊退各國新銳 奪得首獎
BeautiMode創意生活風格網為宏麗數位創意股份有限公司旗下最具時尚商業知識的線上媒體,我們從人文角度出發,報導國內外優秀的時尚與娛樂產業工作者及創意人士,推動台灣新銳品牌,探索影視美學…期望透過我們深入淺出的介紹,讓業內人士或產業門外漢都能對相關領域發展和脈動有更深入的了解與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