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銀行

傳統繡莊轉型文創商店 讓神明不僅「穿得對」也「穿得好看」

時間倒退回六十年前的嘉義縣朴子市,土地貧瘠不易農耕,清苦的生活,卻練就了朴子婦女一雙刺繡巧手。婦人從事女工補貼家用,而年輕的少女則是為了自己嫁妝而繡,一針一線不敢疏忽,為了覓得如意郎君。也因此,朴子的繡品廣為流傳,尤其是開元路一帶被譽為「刺繡街」,處處是八仙彩、大紅喜帳、繡線花……街上洋溢著喜氣和熱鬧,因為繡工好賺錢,繡莊接二連三的開了二十多家,這其中就包括周國欽所創立的繡行,以販售神明衣為人熟知。
By 文化銀行  |  2019/12/18

剪出一片湛藍:錦興行捍衛客家藍衫的堅毅精神

藍衫衣長及膝,一般稱為「長衫」,因其具有右開大襟的形式,又稱「大襟衫」。「藍衫」則是稱其使用的布料色彩大多為藍色或黑色為主,遂慣稱為「客家藍衫」。藍衫在客家人胼手砥足的辛苦開墾時代中,扮演著堅毅、耐心的象徵意義,是客家移民帶來的裝扮,也是滿清時代留下的文化形式。
By 文化銀行  |  2019/03/22

16道工藝製嫁衣!金銀繡線纏喜氣 龍鳳呈祥韻同「情長」

龍鳳褂又稱龍鳳袍,歷史悠久,早在漢朝就有鳳冠等精美的頭飾,唐代則出現了「鳳冠霞披」,到了明代,人們以為紅色代表吉利,因此不管身分貴賤高低,都會穿著紅色的襖裙出嫁。清末,滿洲皇室開始以龍鳳褂作為皇室結婚禮服,直到封建王朝垮台,這種皇室專屬的結婚禮服才開始從廣東地區流傳到民間。
By 文化銀行  |  2019/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