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拍賣市場蓬勃發展,想要培養藝術投資眼光與鑑賞能力,多看展覽絕對是必要的。在台灣與東亞近現代美術史上相當具代表性的台灣藝術家陳澄波,曾經在2006年以《淡水》創下當時華人油畫世界拍賣紀錄,2007年再以《淡水夕照》創下台灣藝術家作品世界拍賣紀錄,2014年12月5日在國立故宮博物院開展的「藏鋒-陳澄波特展」,是「陳澄波百二誕辰東亞巡迴大展」歷經台南、北京、上海和東京展出後的最後一站,也是陳澄波作品與文獻最完整的一次展現。
出生於台灣嘉義市的陳澄波,以西洋繪畫技法從事創作,卻深受中國傳統水墨思想影響,1926年,陳澄波前往東京美術學校學習的第三年,他以一幅《嘉義街外》入選當時日本美術最高競賽殿堂的「帝國美術展覽會」(簡稱「帝展」),這是台灣藝術家第一次以油畫作品入選,轟動日本與台灣美術界,讓陳澄波一夕之間成為台灣最知名的畫家,台灣民族運動人士甚至以陳澄波的入選,當作提振民族自尊、推動民族運動最有力的行動,日治時期台灣地方自治運動領導者楊肇嘉就曾表示,「一位藝術家作品的入選,比起一百場的街頭演講,還要激勵人心。」
出生於台灣嘉義市的陳澄波,以西洋繪畫技法從事創作,卻深受中國傳統水墨思想影響,1926年,陳澄波前往東京美術學校學習的第三年,他以一幅《嘉義街外》入選當時日本美術最高競賽殿堂的「帝國美術展覽會」(簡稱「帝展」),這是台灣藝術家第一次以油畫作品入選,陳澄波一夕之間成為台灣最知名的畫家,台灣民族運動人士甚至以陳澄波的入選,當作提振民族自尊、推動民族運動最有力的行動,日治時期台灣地方自治運動領導者楊肇嘉就曾表示,「一位藝術家作品的入選,比起一百場的街頭演講,還要激勵人心。」
策展人蕭瓊瑞教授表示,1946年陳澄波受難前夕,以嘉義參議會議員身份,前往台南東山為民服務,留下了一支扇面,上頭以墨筆勾畫了一幅風景畫,應是西湖景緻;顯示作為西畫家的陳澄波,一生未嘗拋棄毛筆、未嘗遺忘西湖的歲月,也未嘗間斷他對中國繪畫元素的吸納與運用。
陳澄波生於甲午戰爭之年,成長於日治時代的台灣,在日本東京學畫,在上海任教,後因上海爆發中日衝突的「128事件」,法律身份為日僑的陳澄波,被迫回到台灣,返台後全力投入美術運動,台灣光復後,當選了第一屆嘉義市參議會議員,228事件爆發後,他擔任和平使者卻不幸受難,從此他的名字成了禁忌,而他的作品直到台灣解嚴後才又一一出現,受到深入的研究與探討。
擔任本次展覽策展人的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系所教授蕭瓊瑞表示,這個展覽以「藏鋒」為名,凸顯這位被稱為「台灣美術第一人」的第一代「西畫家」,如何在創作的歷程中,吸納及運用中國繪畫的元素,在當時「融和東西」的時代課題下,留下大批作品,成為時代巨大的文明標竿;也讓一般民眾,在「土地關懷」與「西方前衛」的特質之外,重新認識一位「不一樣的陳澄波」。
此次展覽是從陳澄波受到中國水墨繪畫影響的角度切入,以模擬節氣的歷程,分為驚蟄、初露、小滿、大暑、霜降與立春六段主題,詮釋陳澄波由台灣到東京、上海再回到台灣,旅居三地生活與創作的獨特經驗,除了開拓了他的藝術視野外,也受中國水墨繪畫的影響而在創作上形塑出「融合中西」的文化匯流特色。
展覽前五個主題選件包括66件油畫、3件膠彩、9件水彩、12件淡彩速寫、9件水墨、4件書法、18件文件書信及28件遺物等,最後一個主題「立春」,則呈現台灣社會在逐步解嚴後,他的作品被重新認識與研究。
「藏鋒-陳澄波特展」 展覽日期:2014年12月5日至2015年3月30日 展覽地點:國立故宮博物院105與107展廳
採訪攝影:BeautiMode
BeautiMode創意生活風格網
BeautiM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