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秋冬國際時裝週如火如荼進行中,而在上個月底,丹麥品牌MUUSE PROJECTS搶先在法國巴黎舉辦品牌自2011年創立以來的首場發表會,這個以哥本哈根為基地的品牌,邀請了來自8個不同國家的11位新銳設計師為品牌打造2015秋冬系列,其中赫然可見兩位台灣新銳設計師黃薇(Jamie Wei Huang)和黃婷筠(Huang Ting-Yun)。
相較於已在倫敦時裝週發表三季作品的旅英設計師黃薇(Jamie Wei Huang),黃婷筠(Huang Ting-Yun)是大家較為陌生的一位設計師,而她也是這11位設計新銳中,唯一一位尚未推出個人品牌服飾系列的。比利時設計師Olivier Theyskens認為時尚產業的新銳設計師已經過度飽和的言論言猶在耳,此次BeautiMode邀請身為新銳設計師的黃婷筠(Huang Ting-Yun),與我們分享她在進入業界洗禮後,在設計市場化、創立品牌及新銳設計師拓展能見度的常見方式—參加設計比賽等方面的自身經驗與觀察。
因為參加北歐學生服裝設計比賽Designers’ Nest,黃婷筠(Huang Ting-Yun)得以在丹麥哥本哈根時裝週發表作品,因而讓歌手女神卡卡(Lady Gaga)兩度穿了她的服裝,同時也開啓了與丹麥品牌MUUSE的合作機會。2015秋冬,MUUSE改名為MUUSE PROJECTS,儘管仍是沿襲之前MUUSE匯聚多位國際年輕新銳設計師的做法,但MUUSE PROJECTS更強調整體單一品牌的概念,不刻意凸顯某一位設計師。
▶台灣新銳黃婷筠(Huang Ting-Yun)受女神卡卡(Lady Gaga)青睞的設計作品
看見有人穿上自己的設計,願意花錢買自己的設計 到現在,我還是覺得這個過程很奇妙!
Huang Ting-Yun x MUUSE 2015春夏系列是以黃婷筠(Huang Ting-Yun)的畢業作品為基礎,因此必須將原本設定在秋冬穿著的服裝改成適合春夏季節穿著,讓設計更為實穿,而為了讓服裝更為市場化,原本製作工時及成本較高的刺繡,則改以數位印花及其他類似圖案的布料代替。
第二季合作的Huang Ting-Yun for MUUSE PROJECTS 2015秋冬系列,黃婷筠(Huang Ting-Yun)企圖挑戰更商業化的設計,偏好結構性設計的她,受到Luis Barragán的建築設計所影響,將大家較熟悉的西裝外套、大外套、中長裙、洋裝等服裝,從她自身的穿著經驗出發,融入了功能性的設計,同時增添穿著上的趣味性,「因為北歐的冬天實在太冷了,不管到哪裡都要穿著大外套。而我每次穿了幾個小時就覺得肩膀痠痛,腋下也不舒服,因此我這次設計的大外套,除了原本的袖子,在前方增加兩道開口,手也可以從那個開口伸出來,有點像是一半斗篷一半外套,這樣可讓手臂偶爾放在袖子裡,偶爾像裹著毛毯,雙手放在胸前,可讓肩膀跟上身比較舒緩。」
由於服裝製作有太多繁瑣的小細節需要處理和關注,在經過多次的開會溝通、修改調整後,黃婷筠(Huang Ting-Yun)第一季與MUUSE合作的服裝,目前已經在丹麥、瑞典、瑞士、挪威、中國等國家和時尚精品購物網站Farfetch上架,「可以看見有人穿上自己的設計,願意花錢買自己的設計,到現在,我還是覺得這個過程很奇妙!」黃婷筠(Huang Ting-Yun)說。
如果設計夠好,都是有機會的 但前提是,自己必須先站穩腳步,做好準備
去年11月,比利時設計師Olivier Theyskens 曾在首爾設計週上表示,不鼓勵年輕人自創品牌,因為時尚產業的新銳設計師已經過度飽和了,這番言論或許給了許多希望能一圓自創品牌夢的年輕人一記當頭棒喝,促使他們更認真思考自創品牌這個決定,讓我們不禁好奇,至今尚未推出個人品牌服裝系列的黃婷筠(Huang Ting-Yun),是否也有這樣相同的感受,「我不知道怎樣算是飽和,但是光是想想英國以及美國,每一年有多少人從學校畢業,我真的感覺到有太多新設計師,遠遠多過業界的需求,所以很多人就一直在不同的品牌以實習生的身份流浪,或是找不到工作,有一部份的人只好選擇創立自己的品牌。」
拜網路之賜,全球資訊得以用近乎零時差的速度傳播,讓年輕設計師更容易被看見,但也因此讓他們面臨到前所未有的競爭,黃婷筠(Huang Ting-Yun)指出,一直不斷汰舊換新的時尚產業,對新設計及新人才仍然是非常趨之若鶩的,「如果懂得怎麼炒作自己的話,想要有名氣會比從前容易。如果設計夠好,都是有機會的,我還是比較樂觀的這樣想。但前提是,在產品本身和市場經營這兩部分,自己必須先站穩腳步,做好準備。」
▶時尚產業實習都在做什麼?3位業界人士的經驗分享談
▶夢寐以求的大蘋果 紐約盛名三大設計學院時尚課程特搜
服裝設計不是藝術,它也許需要有藝術的包裝,但是最終的目的是要有商業的交易
黃婷筠(Huang Ting-Yun)繼續談到創立品牌前必須要有的認知和準備,「創立一個品牌,最基本在產品本身跟市場經營這兩方面,必須要有清楚的定位跟規劃。服裝設計不是藝術,它也許需要有藝術的包裝,但是最終的目的是要有商業的交易。有這個認知,在設計時就要有比較多現實層面的知識及考量,如衣服功能性、舒適度、市場的需求、經濟的變化等等。」
「另一方面是行銷的部分,在學校時,我們的重點都放在要怎麼去做好一個服裝系列,如果是要進品牌工作的設計師,這是沒有問題的,因為業界的分工成熟,設計師的確只需要負責設計創意的部分。但若是要自己創立品牌,首先要很清楚一個品牌是怎麼生成的,從產品到生產、到推廣、再到販售,除非設計師可以找到很好的合夥人,剛好是這方面背景的,不然前期光是要弄清出這方面的流程跟門路,也許就要花上一兩年的時間。」黃婷筠(Huang Ting-Yun)說。
她舉了一個定位在高端女裝的芬蘭新創品牌為例,她表示,這個品牌在成立之初,擁有雄心壯志,也很捨得花錢,但經營第二年後發現,在時尚的投資是個無底洞,因而大幅刪減經費,第三年可說是克難經營,員工也從最風光時的近10人,縮減到僅由2位設計師負責處理品牌設計、打版、打樣、聯繫工廠、採購等大小事,因為品牌投資方純粹是生意人,很期待可以馬上看到利潤,因此當期待無法被滿足時就決定抽身,而這個品牌終於在第三年時正式結束。「我覺得這是很多服裝品牌或是想做服裝品牌的人,因為對這個產業不了解,或是說誤解所導致的後果。大多數的服裝品牌,尤其是比較high-end的服裝通常要先發表2到4季,才可能慢慢的有銷售。這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必須建立信任的布商、工廠、代理商(agent)、買手(buyer),甚至到銷售門市的選擇等等。每一個環節都很費心,費時間,也需要很大的花費。」
▶旅英設計師Jamie Wei Huang黃薇:新銳設計師量力而為,有多少資源做多少事
參加比賽應想得更長遠一點,若能早點認清自己想走的路最好 隨著目的不同,需要有不同的 事前準備,但終歸是要做好準備
參加比賽應想得更長遠一點,若能早點認清自己想走的路最好
隨著目的不同,需要有不同的 事前準備,但終歸是要做好準備
而參加比賽也是許多年輕設計師讓自己受到矚目的其中一種方式,但黃婷筠(Huang Ting-Yun)認為,在比賽前,要有縝密的準備規劃,清楚自己的目標,才能獲得倍數的成效,「參加比賽應想得更長遠一點,若能早點認清自己想走的路最好,進業界或是做品牌等等。參加某項比賽是為了成名或是讓產品有上市的機會,因為隨著目的不同,需要有不同的事前準備,但終歸是要做好準備。」
她之所以歸納出這樣的結論,是因為她身邊正好就有這兩種極端差異的例子,「我芬蘭的同學和學妹前幾年分別連續兩年拿下某個歐洲服裝比賽的大獎。學妹組因為那時候還是大二學生,大獎來得早也太突然,他們完全沒有準備好。而且那也是芬蘭的設計第一次拿下那個大獎,所以國內的媒體也都沒有準備好,結果因為這樣失去很多機會,即使得了大獎,曝光度還是很低。隔一年,我同學的畢業作品又拿了一次那個比賽的大獎,那個同學的經營方式很不同,她早在準備比賽的時候,就花錢僱用了身邊其他朋友幫她做了很好的作品集,一得獎後,助手開始幫她回覆所有的採訪和合作邀約,她自己也非常主動的跟各地媒體聯繫等等。她那時候已經把自己的名字當成一個品牌來經營了。」
黃婷筠(Huang Ting-Yun) 同時也分享了她參加比賽後的自身經驗,「我的作品在時裝週展出後,或是Lady Gaga穿過之後,一直到現在,偶爾還是會收到email詢問,希望能在某精品店販售我的設計,但是因為一直沒有力氣去解決生產的問題,所以沒辦法販售。」她進一步指出,如果比賽是為了想成名,與媒體打好關係確實會很有幫助,如果是希望產品能夠順利上市,除了最基本要準備好作品集之外,產品上市前的準備,例如生產線的建立,當然一定要做足,「因為贏得比賽已經可以帶給作品一定的曝光度,那時候往往會有很多買家或店面直接聯繫說要訂購了,如果已經解決了生產、品管、交貨期,甚至物流等問題,機會會大很多。」
▶知名部落客「窮女在紐約」告訴你自創品牌到底有多困難
▶法國知名Hyères服裝設計及時尚攝影比賽
▶國際時尚媒體爭相報導的台灣女孩
如果想要成立一個品牌,我想來不應該是一兩年的計劃 現代的社會太執著於出名這件事,也著迷年輕時候就成名
接下來準備到歐洲其他國家工作的黃婷筠(Huang Ting-Yun),計畫再繼續從事服裝設計三五年後,能在這個產業中從事不同的工作,「服裝設計的教育大部分還是停留在設計產品(衣服)本身,但是進到了這個業界之後會發現,除了設計衣服以外,其實有很多事應該被重視卻沒有被執行,例如服裝設計的倫理或是環境保護的問題等等。我始終覺得設計的角色應該是解決問題,但是每一季設計新產品的同時,我也覺得我在製造更多問題。所以希望之後我可以不用再設計衣服,可以往研究的方向走,希望做一些對社會有貢獻的事。」
或許是因為打從一開始就沒把自創品牌當成是自己的最終目標,黃婷筠(Huang Ting-Yun)對於這件事更能理性客觀看待,「新設計師首要的問題還是眼光要放遠,計劃時間要拉長吧。因為如果想要成立一個品牌,我想來不應該是一兩年的計劃。我覺得現代的社會太執著於出名這件事,也著迷年輕時候就成名這件事,所以很急躁。出名跟成功,其實這是完全兩件不同的事,不管是要進入業界工作或是想自創品牌的設計師,除了想每一季的作品之外,也要設定三年、五年、十年這樣的長程目標,持續做自己相信對的事,然後要有耐心,能吃苦。我知道這樣說,聽起來很像從教科書上抄來的話,但是因為曾在幾個小設計師的工作室待過的經驗,我覺得這些聽起來古板的說法,其實還是很有道理的。」
「成就一件事情絕對不會只有一個要素,就好像設計師需要的絕對不是只有才華。畢竟才華的認定是很主觀的,所以也很難說某某人就一定比某某人有天份等等。跟許多其他的要素都是很有相關的,像是跟設計師本身的性格、人脈、甚至說得再現實一點,背景等等,還有機運,也許某一個時期,市場剛好很需要某種東西之類的。我相信大部份的人都還是靠自己努力奮鬥的,只是也沒有辦法否認,某些人可以本身就有先天的優勢。」黃婷筠(Huang Ting-Yun)說,因此透過長程目標的設定,也可藉此做為檢視自己是否適合這一行的依據,因為這個業界太過放大設計師的角色,這個行業裡,有許多其他的角色也很需要創造力、美感等,只不過因為太少被報導,所以一般大眾不知道而已。如果有人試了一段時間,發現自己真的不適合當設計師,也許換一個角色會更好,像是打版師、採買、產品管理、布料研發等等。
照片來源:Huang Ting-Yun、Muuse、Muuse Projects、Style.com
BeautiMode創意生活風格網
BeautiM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