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LVMH時尚部門未達預期,日本銷售暴跌(WWD)
View this post on Instagram A post shared by LVMH (@lvmh)
A post shared by LVMH (@lvmh)
法國精品集團LVMH上半年淨利下降22%,主因其時尚與皮革部門未達預期,尤其亞洲市場與日本旅遊消費疲軟影響甚鉅。Louis Vuitton表現穩健,但Dior與其他品牌表現不如預期。
第二季總營收年減7%,其中時尚部門下滑9%,但珠寶與香水等品項表現穩定。集團股價今年已下跌26%,面臨需求放緩、匯率壓力、內部數據外洩與勞權爭議等複合挑戰。
儘管外在與內部問題交織,LVMH仍維持長線投資品牌的策略,持續拓展門市、強化設計團隊、推出新產品線,並期待新任設計師(如Jonathan Anderson)為品牌注入新活力。
2. Moncler第二季營收下滑,受旅遊消費減少影響(Reuters)
View this post on Instagram A post shared by Moncler (@moncler)
A post shared by Moncler (@moncler)
義大利奢侈品牌Moncler公布2025年第二季營收下滑1%,主要受到歐洲與日本旅遊消費減弱的影響。Moncler品牌在亞洲市場銷售趨緩,在歐洲與中東市場下降8%,美洲則維持正向表現。
集團上半年營收達12.3億歐元,營業利潤年減13%至2.25億歐元,但仍略高於分析師預測。主要成本來自上半年的行銷支出集中投入。Stone Island亦隸屬於該集團。
面對全球政治與經濟的不確定局勢,Moncler強調將保持營運靈活性,並持續投資於組織發展與品牌價值。該產業目前正處於長期低迷期,並受中美貿易緊張影響,外界預期LVMH與開雲(Kering)等集團的銷售數據也將出現下滑。
3. 法國與義大利會晤,攜手捍衛「歐洲製造」(Fashion Network)
法國與義大利部長彼此會晤,針對歐洲產業政策形成一致立場,並共同捍衛「歐洲製造」。雙方希望將重點議題帶至歐盟層級,藉由強化合作來應對外部競爭壓力。
會議聚焦於歐洲鋼鐵產業的保護,對抗中國與美國的不公平競爭,同時促進潔淨車輛的歐洲本地需求與生產。法義雙方也討論在公共採購中導入「歐洲優先」原則。
在川普重返白宮引發的不確定性下,法義領袖強調雙邊共識並深化合作。此次會晤也是雙方根據《奎里納雷條約》的年度例會,展現法義攜手應對地緣政治與經濟壓力的決心。
4. Burberry宣布全球裁員逾20%(Apparel Resources)
View this post on Instagram A post shared by Burberry (@burberry)
A post shared by Burberry (@burberry)
英國奢侈品牌Burberry宣布全球裁員超過20%,並於義大利啟動集體裁員程序,將裁撤當地總部10%員工,同時不再續聘部分短期合約人員。公司將此舉定位為提升營運效率的重組措施,以因應全球奢侈市場成長放緩。
義大利工會強烈抗議此次裁員,批評Burberry忽略替代方案,資遣條件比2022年更差,並認為此次裁員源於策略錯誤與投資失衡。他們譴責企業將風險轉嫁員工,呼籲品牌應對其經營責任負責。
面對市場微幅回溫,工會呼籲Burberry撤回裁員計畫,並提出包括社會安全機制、永續營運策略、彈性工時安排與自願離職補償等替代方案。他們正組織集體行動並尋求與公司進一步對話。
BeautiMode創意生活風格網
BeautiM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