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

公關教母丁菱娟的「後職場」生活美學:比平日更忙的假日,與數十年如一日的朋友約定

當人們想像一位成功女性從高壓的執行長崗位退下後的生活,腦中浮現的或許是悠閒的下午茶與環球旅行。但對丁菱娟而言,「後職場」生活,是一場精心規劃、充滿自律與熱情的再創作。她的一天,從清晨七點的一杯溫水展開,緊湊而豐盛,也讓我們得以窺見,她是如何在日常中積累能量,完成像是今年2月問世的著作《無畏的膽識》。
By BeautiMode  |  2016/06/11

搶救健康大作戰:英國開徵含「糖」飲料稅

肥胖人口傲視歐洲的英國,政府日前宣布開徵「含糖飲料」稅(Sugary Soft Drinks Tax),除了想改善國民健康,更期望能降低健保成本。世界衛生組織(WHO)也多次表達支持,並呼籲更多國家跟進。
By 報導者  |  2016/06/11

挑戰你的強迫症!Zsolt Hlinka 再次拍下布達佩斯極致對稱之美

當你抬頭看向天際時,還能看見湛藍的整片天空嗎?身於都市生活中久了的我們,似乎看見整片藍天都是一種奢侈,當我們哀嘆著自己只能坐井觀天,無法看見自然美景時,攝影師Zsolt Hlinka卻在當中找到了另一種樂趣。
By La Vie行動家  |  2016/06/11

巴黎時尚博物館《Anatomie d'une collection》展覽 訴說人與衣服間的親密關係

所有衣服,背後都有一段未必為人所知的故事,尤其是那些曾被深深珍惜、曾陪伴著某人走過千山萬水的衣服,更是乘載著獨一無二的迷人溫度。來自巴黎的時尚史專家暨策展人,同時也是巴黎時尚博物館(Palais Galliera)館長的Olivier Saillard,就以此為主題,訴說自18世紀開始,那些曾躺在某戶人家的衣櫃中,靜靜汲取著時代洪流的服裝歷史。
By BeautiMode  |  2016/06/11

【消暑特輯】國家地理雜誌精選 全球最美海灘 TOP 10!

炎炎的夏日熱浪一波一波的來襲,是不是讓你出門就喘不過氣呢。想要擺脫都市叢林當中的炎熱以及壓力,最好的方法就是去海島度假了,國家地理雜誌為此也整理了全球最美的 10 座海灘,每一個地方都是人間天堂,有著美麗的沙灘以及海景,都讓人迫不急待想要衝向海洋了。
By Juksy  |  2016/06/11

書店可以這樣開?這家“森林裡的圖書館”說它更愛售賣的是生活方式

如果你去過台灣,肯定對誠品書店的文化創意氛圍及復合式經營模式印象深刻。而事實上,早在誠品書店1989年誕生於台北仁愛之前,原日本百貨業大佬、西武百貨創辦人水野誠一,由於提前預見了百貨業20 後的衰退,選擇將百貨、設計與大型書店結合起來,從而創立了一間不同於普通書店甚至在當時被圖書經銷商稱為“離經叛道” 的蔦屋書店。
By 36Kr  |  2016/06/10

創作才能留下記憶/No.004:吳念真

他站在家門口,一手叉腰,一手舉煙,眼神定定望向我們身後不遠處,焦定在他那學騎機車、搖搖晃晃著隨時可能跌倒的結髮妻子身上,嘴角帶一抹笑,那種掛了心在對方身上的、饒富興味的笑。
By 報導者  |  2016/06/10

羅浮宮前的金字塔 被藝術家變不見?

巴黎羅浮宮(Louvre)前的玻璃金字塔(Pyramid),不只作為博物館的新入口,它獨特的造型也吸引遊客目光,是拍攝紀念照的熱門景點之一。今年5月,這座玻璃金字塔卻突然「消失不見」,但它不是被拆除,而是在法國街頭藝術家JR創造的視覺假象下,與羅浮宮融為一體。
By 非池中藝術網  |  2016/06/10

《吃一場有趣的宋朝飯局》迎客茶,滾蛋湯

在清朝和民國時代,官場上流行端茶送客:客人來了先敬茶,邊喝邊聊,聊到一定程度,主人把茶碗一端,客人就明白自己該走了,趕緊告辭。 可是在宋朝,規矩不是這樣。南宋大詩人陸游說過宋朝的規矩:「客至則設茶,客去則設湯......上至官府,下至里閭,莫之或廢。」客人來了,端茶迎客,客人離開的時候,則送上一道湯,從官場到民間都是這樣,沒有人敢壞了這個規矩。所以宋朝不是端茶送客,而是端湯送客。
By 時報出版  |  2016/06/09

跟藝術家走趟天堂地獄 探索人性善惡

天堂與地獄不只是對死後世界的想像,也是善與惡的象徵,義大利詩人但丁在《神曲》中,描述自己走過地獄與天堂,見證眾多人性善惡,藉此探索生命意義。藝術家董振平也根據《神曲》的概念,透過一系列繪畫作品,勾勒天界、地界與人界的樣貌,揭露人們內在複雜的思緒與社會百態。
By 非池中藝術網  |  2016/06/09

《活得興高采烈》找到讓自己興高采烈的工作

很多研究發現,最令人心痛的遺憾是無法採取行動實踐內心覺得最重要的事。一年又一年過去,我們當初沒做的選擇,愈來愈折磨自己,「要是我當年……」的想法會像一層黑紗罩住我們的視野,也會像沉甸的石塊壓在心頭,讓我們的生活與感受不再那麼興高采烈。
By 時報出版  |  2016/06/06

沙漠裡的彩色魔山 向美國環境藝術致敬

環境藝術家常融合藝術與大自然之美創作,像在沙漠上作畫、用布料圍繞島嶼,或堆疊巨石。今年5月,瑞士藝術家羅迪納(Ugo Rondinone)在美國內華達州打造七座約10公尺高的螢光色石塔,重量超過800公噸,是美國近四十年來規模最大的環境藝術(Land Art)作品之一,也替當地沙漠增添了豐富的色彩。
By 非池中藝術網  |  2016/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