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

以回收牛仔褲當畫筆!在摺疊、捲曲、切割中,拼組出各種藝術風格肖像

牛仔褲一向有著率性自由的象徵,好像穿了它,就能散發出青春無畏的氣息。但對土耳其藝術家德尼茲‧薩迪(Deniz Sağdıç)而言,牛仔褲不僅可以拿來穿,還能拿來做為藝術創作材料。
By 城市美學新態度  |  2020/12/29

那種艷麗光采歐洲人做不出來!讓巴黎旅人驚艷的中國袍服

尚普蘭從未踏足蘇必略湖,但尚.尼科萊(Jean Nicollet)卻曾經去過。尚普蘭旗下有好幾名負責深入林區搜集皮貨的皮貨商(coureur de bois),尚.尼科萊就是其中之一。尚普蘭出版一六三二年地圖的一、兩年前,尼科萊碰到一個歐洲人從沒碰過的部族,他或其他人就將那部族稱作皮安人(Puants),意為「發惡臭的人」。在最後一張地圖上,尚普蘭標出那個部族,指出有個「皮安族」,即「臭人族」,住在最終注入甜水海的湖泊邊。法語的「臭人」一詞乃是對阿爾貢昆語「髒水」一詞的訛譯,而阿爾貢昆族用「髒水」形容微鹹的水,也就是嚐起來帶鹹味的水。這個部族不自稱皮安人。他們是威尼皮古人(Ouinipigous),也就是今日所稱的溫尼貝戈人(Winnebago)。但是因為一番曲折複雜的推理,始終堅稱地平線另一頭的下一個水域必定是鹹的,必定是「臭的」——必定是太平洋——的推理,於是,這個名稱就冠在他們頭上。
By 遠流出版  |  2020/12/28

觀看文明結晶的鏡子!何為《奢華》?由你來定義

Luxury(奢侈、奢華)這個概念,似乎經常與享樂、舖張有關,在中文的語意裡中,它的意義是「揮霍浪費,不知節儉」,是個不折不扣的貶義詞,但在西方的語意中,它的意義就比較複雜了,根據牛津辭典(Oxford Dictionary)的解釋,奢侈的意義有兩種解釋,其一是「享受特別而且昂貴的事物,特別是食物、飲料、衣服跟場所」,其二則是「昂貴、令人愉悅但卻不必要的事物」,而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Musee des Arts Decoratifs)的《奢華》(Luxes)特展,則從強調不同時代、文化對奢侈的不同態度切入,藉由超過百件來自世界各地的珍貴展品,展現人們對美、稀有樣材質與精緻工藝的多樣化想像。
By BeautiMode  |  2020/12/28

等待無盡而冗長,用力翻起白眼吧!《The Wait》鬆開女性束縛

目前居住在舊金山的Michelle Watt是一位時尚及肖像攝影師,以超現實的敘事風格而聞名。她的作品常常訴說女性的故事,討論文化認同中對她們優雅美麗形象規範的自由和限制等主題。受到Atelier Aveus家具系列的啟發,Michelle Watt創作了《The Wait》系列攝影
By 城市美學新態度  |  2020/12/28

不只是時尚插畫家,更是風格的總建築師!與Gary Tu對談創作的偏執與圓夢

與時尚插畫家Gary Tu(塗至道)的對談,約在他那間幾乎全白的極簡畫室裡。窗外是台北一隅靜謐的街景,巧妙地隔絕了幾條街外的繁忙喧囂,讓這方空間彷彿是另一個維度,一個由他嚴格美感所統治的純淨國度。對他而言,「畫紙是伸展台,筆觸是他的貓步」,水彩如輕透的布料,自信地詮釋他眼中的世界。
By BeautiMode  |  2020/12/28

所有的困難都畫成可愛的問號,插畫家開朗探問生活的不確定性

在受到疫情影響的諸多不確定性之中,Andra Badea以形狀像問號的可愛人物闡述我們腦海中的各種問題,她試圖用概念和情感上的方法,為我們所處的陌生新時代下個註解,而此系列作品也被戲稱為「不確定性」(Uncertainty)。
By 城市美學新態度  |  2020/12/27

Covidiot、Simp是蝦毀?快來看《時代雜誌》2020年度選字,否則被罵了都不知道!

根據全球語言監測公司(Global Language Monitor)的創辦人佩亞克(Paul JJ Payack)發現,社交距離(Social distancing)一詞與2019年相比,今年的使用率提高400%,許多與新冠肺炎(COVID-19)的相關術語也有上升趨勢。
By 遠見雜誌  |  2020/12/27

日本老店輔導轉型 鶯歌老舖化身「陶瓷國家隊」!

過去的鶯歌賣產品,未來的鶯歌要賣體驗。台灣設計研究院(簡稱設研院)自去年即開始醞釀「T22設計振興地方產業計畫」,以設計角度切入近年的地方創生風潮,邀請日本中川政七商店團隊首次跨海輔導「新旺集瓷」轉型為產地明星品牌「KOGA許家陶器品」,不僅推出「專為台灣人設計的陶瓷餐具」系列正式登上募資平台,更組織了「台灣國家隊」,集品牌、設計、店舖、活動、行銷等專業人才
By BeautiMode  |  2020/12/26

用光作畫!那些「暗盒」教維梅爾的事

暗盒曾是名符其實的「房間」,在十七世紀後縮小,並使用凸透鏡成像清楚,畫家們於是開始利用這個裝置來畫草圖。約翰尼斯.維梅爾就是其中一人。他是否實際描過暗盒的成像,終究還未定論,但我們至少能確定他絕對看過暗盒投影出的世界。這不是因為畫的透視法精準。畢竟他的畫反而經常偏離透視法,像是消失點有好幾個(詳見第2章)、近處的人物(彷彿透鏡成像一般)大得很極端,而這些有時並不符合透視法。不過,以上並非我們推測他用暗盒畫草圖的原因。我們會如此判斷,是因為他在作品中畫出了失焦的部分。這實在令人驚訝。
By 一起來出版  |  2020/12/26

超越「知覺恆常性」的印象派!用視覺心理學看懂名畫的祕密

盧昂聖母大教堂矗立於流經市街的塞納河右岸,是一座在十二至十六世紀間建造的歌德式建築,立面有著蕾絲工藝般的細緻雕刻,相當有名。但讓這座建築更加出名的,是克勞德.莫內的系列作(第4章扉圖)。莫內在一八九二年租下了面對大教堂的房子,花了四年專注於描繪教堂的立面。他主要採取從右斜下方往上看的構圖,從清晨到日落,從明亮的晴天到風雨欲來的陰天,在各個時刻與天候繪製了三十三張西側正面的立面圖。如果把這些畫當作是大小一致的連環圖,想必就能根據色調或色彩的位置,把時間與天氣的變動,看成是一段快轉動畫吧。
By 一起來出版  |  2020/12/25

光影迷離,如夢似幻!燈光妝點東京冬季浪漫

2020對於許多人來說是不平靜的一年,疫情也阻絕人們出國感受聖誕節的氣氛,但即使如此,東京許多景點的聖誕燈飾依舊閃耀如常,把東京夜空妝點得光影迷離、如夢似幻,為了讓無法前往日本旅遊的讀者感受北國冬季浪漫,東京都觀光事務所特別彙整以下四大冬季點燈美景勝地,讓大家隔著螢幕也能感受節日的氛圍。
By BeautiMode  |  2020/12/24

Energy Maker能源自造者!與台灣設計師來場綠能服飾實驗!

順應綠色潮流而生,一個融合工藝設計、再生能源、寓教於樂的實驗場域,自2019年12月24日開幕以來,已經榮獲了2020德國紅點品牌與傳播設計獎、美國博物館協會繆思獎(Muse Award)、義大利A’ Design Awatd、TID台灣室內設計獎和Best 100台灣年度百大設計年度品牌獎等國內外八大設計獎項肯定。
By BeautiMode  |  202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