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文設計

決定不賣了?葡萄牙宣布保留米羅作品

西班牙藝術家胡安.米羅(Joan Miró)將鳥、星星、女人等元素符號化,畫作擁有簡潔而不凡的構圖,能夠啟迪人心。他也無法預料,自己的作品會大量流入葡萄牙,成為能夠解救國庫的妙藥,甚至引發長達兩年的論戰。
By 非池中藝術網  |  2016/11/05

嗆爆川普 藝術家畫廊開聯展

第58屆美國總統大選將在今年11月8日舉行,隨著選情升溫,政治藝術的領域也活絡起來。許多創作都表明對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Donald Trump)的嘲諷,甚至有一群藝術家在曼哈頓的約書亞 · 萊納藝廊(Joshua Liner Gallery)開設聯展「為什麼我要嗆爆川普」(Why I Want to Fuck Donald Trump),大部分作品衝著川普而來,民主黨候選人希拉蕊(Hillary Clinton)、前總統小布希(George Bush)也成為作品主角,展期到11月12日。
By 非池中藝術網  |  2016/11/03

冰上作畫 和融化的速度賽跑

來自夏威夷的藝術家胡拉(Hula, aka Sean Yoro)在世界各地的河道堤防、廢墟描繪大型女性肖像,從小熱愛潛水的他,時常划著一支船槳、站在槳板上創作。他的壁畫總出現在不可思議的地方,半裸的女性彷彿沐浴在水中,閉上雙眼陷入每日的冥思。
By 非池中藝術網  |  2016/11/01

障礙物V.S.藝術品 公共藝術意義何在?

由於成本及可見度高,公共藝術往往難以讓民眾滿意,究竟公共藝術只是花納稅錢的大型障礙物,還是能為城市帶來好處的藝術品呢? 將藝術品引入公共區域的作法於1930年代開始,由政府機構策劃主導,儘管一開始的目的是宣傳意識形態,但也為世界各地的公共藝術計劃奠定基礎。 1960、70年代,極簡主義和普普藝術興起確立何謂藝術之後,公共藝術的概念在世界各地也愈來愈受歡迎,許多歐洲國家投入一定資金於公共藝術中。 這樣的理念也體現在非營利組織的建立,像是1977年成立的紐約公共藝術基金(Public Art Funds),旨在實行在地公共藝術計劃。紐約公共藝術基金總監尼可拉斯.鮑姆(Nicholas Baume)告訴《artnet》:「公共藝術最好的地方在於,它提供藝術家一個前所未有的機會,能夠跳出傳統與美術館空間的框架,並透過藝術家,讓民眾以全新的方式體驗熟悉的空間。」
By 非池中藝術網  |  2016/10/30

去中土世界用餐吧!Tom Dixon宛如電影場景的空間實驗上菜!

到底有甚麼創意是Tom Dixon不能玩的?英國工藝大師Tom Dixon與建材品牌Caesarstone攜手合作,在米蘭設計周期間策畫了pop-up餐廳,以空氣、水、火、土四大元素主題設計餐飲空間跟餐點,絕對是味覺跟視覺的雙重享受!
By La Vie行動家  |  2016/10/30

紙張的一百種姿態?Nendo於東京銀座G8美術館又出招!

還記得2016年米蘭家具展上那50張充滿情緒的椅子嗎?自影片中看見千變萬化的椅子型態,成功地將一張單純的椅子擬人化成好動又坐不住的頑皮鬼,這一切皆是源於設計鬼才佐藤大領軍的Nendo,新作每每貫徹始終如一的簡約風格,卻能讓人會心一笑、驚艷不已。
By La Vie行動家  |  2016/10/28

自由創作 把命運交給刺青藝術家

刺青一旦刺在身上,就很難再把它去掉,甚至是永久的存在。世界知名刺青藝術家斯科特‧坎貝爾(Scott Campbell)通常刺一個圖案要價上千美金,但是今年10月7號到9日,他要在英國倫敦柯芬園(Covent Garden)替民眾免費刺青,條件是,你不能選擇圖案。
By 非池中藝術網  |  2016/10/26

藝術家彩繪西班牙斑馬線 提升用路安全

「過馬路」這一件再平凡不過的事情,要如何變得吸引人呢?保加利亞籍的藝術家克里斯多.古埃洛夫(Christo Guelov)系列創作「Funnycross」,用幾何圖形搭配亮麗的色彩,將西班牙馬德里的馬路變得色彩繽紛!
By 非池中藝術網  |  2016/10/23

在樓梯上翻倒顏料?波蘭華沙國家美術館階梯化身創作畫布!

打從入口便是藝術創作的展覽你有看過嗎?一進博物館門口,迎接你的樓梯,就如同顏料打翻的效果,亦如同街頭潑漆的塗鴉藝術,強烈的視覺震撼馬上讓參觀者轉換為當代藝術的前衛模式,引導人們走向現代藝術的旅程!
By La Vie行動家  |  2016/10/23

達利做的菜好吃嗎?藝術家40年後再版超現實狂野食譜!

達利(Salvador Dali)的繪畫才能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超現實主義的畫風更與畢卡索、馬蒂斯同列為20世界最有代表性的三大畫家,但你知道天才畫家其實在6歲時曾發願想要當廚師嗎?雖然最後沒有當成大廚,但廚師夢想卻藉由出版食譜《卡拉的晚宴》(Les Diners de Gala)圓滿了。食譜內容與達利的畫風如出一轍,菜色怪奇驚人,藝術成分和戲劇效果遠大於可食用度,好奇心強的粉絲們不妨親自嘗試烹煮試吃。
By La Vie行動家  |  2016/10/22

羅納德.溫度拿來台 展示菲律賓動漫普普風

如果在最近行經台北當代藝術館,將看到幾座巨型的彩虹紐帶,以誇張的弧度旋轉、盤旋在館前廣場,走近看,會發現它們是由竹子構成--這是菲律賓藝術家羅納德.溫杜拿(Ronald Ventura)的作品,今年帶來個展「菲常態.尋找家園」,藉由創作探討現代人不停旅行、遷移的生活方式,將讓他們產生什麼轉變,展覽展至11月20日。
By 非池中藝術網  |  2016/10/22

藝術家與NASA合作 把氣候變遷刺手上

美國藝術家、攝影師賈斯汀.瓜里里亞(Justin Guariglia)與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的地球科學家合作,一起用有趣的方式,告訴大眾氣候變遷對地球的影響。
By 非池中藝術網  |  2016/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