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生活

守在疫情最前線的戰士!登上2020百大影響人物的護理人員Amy O’Sullivan

在 COVID-19 持續肆虐的情況下,目前全球累積已超過百萬死亡人數,因此日前《時代雜誌(TIME)》所列出 2020 年百大影響人物的名單之中,不少抗疫專家紛紛上榜。而美國紐約一名女性護理人員 Amy O’Sullivan,綁著 SpongeBob 頭巾、繽紛花襪搭配 New Balance 復古慢跑鞋,防護衣就像披風一樣飄揚
By Women In Work  |  2020/10/29

【食用藝術】不走心,但每一口都是愛心

無論灌注多少心血和愛在一份商業合作上,終究是在商言商,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但過程燦爛已經足夠。 因為三采出版社邀稿,我曾連續登上幾期《插畫市集》年鑑,換來作品被看見的機會,一間新加坡生技公司的老闆,便相中裡頭我為《松青超市》描繪的插畫,透過e-mail 邀請我為他的品牌《奧力巧克力》擔任形象設計,跨海寄來好多巧克力,讓我邊吃邊畫,多長幾公斤。(該品牌背後有個浪漫故事,Audrey 是老闆的老婆名字,因此《奧力巧克力》是獻給愛人的品牌,超浪漫!)
By ARTCO BOOKS  |  2020/10/29

有錢為什麼反而不愛買衣服、手袋?這些知名人士 選擇每天穿同套衣服的理由是什麼?

每天出門上班,你是否會煩惱要穿什麼呢?筆者最近在 PTT Womentalk 板上就看到這麼一篇文章—「同套衣服穿兩次被嫌」。簡而言之,這名女性的公司並沒有規定穿著,但某天穿了碎花洋裝出門準備上班時,卻被鄰居阿姨說:「這件前幾天才看妳穿過,衣服可以多變點啊,幹嘛一直穿同套衣服?」
By Women In Work  |  2020/10/27

日記boy、總督府職員錄,帶你穿越日治時期的台灣

本文從中研院台灣史研究所檔案館嚴選兩宗館藏,透過「日記系男孩──葉盛吉」的個人觀點,與「台灣總督府職員錄」的資料分析,重現日治時期台灣人生活的光景。
By 研之有物  |  2020/10/25

讓你不知不覺就想走進去!小七商標的橘綠紅原來有這些涵義

便利商店、超市、百貨公司、藥妝店……街上店家琳瑯滿目,客人必須先走進店面才會購物,那麼,店鋪要有什麼樣的外觀,才容易吸引人上門呢? 1960年代起,人們開始對零售店家的外部與內部裝潢進行了各種調查研究,發現外部裝潢為暖色系的店家,容易讓客人產生想要進去逛逛的念頭。
By 三民書局  |  2020/10/19

免費的最貴!Netflix紀錄片指控使人成癮,臉書駁斥有理?

由美國鬼才導演歐一清(Jeff Orlowski)執導的《智能社會:進退兩難》(The Social Dilemma),被《洛杉磯時報》譽為今年最重要的紀錄片外,更釣出Facebook發表七點聲明
By 遠見雜誌  |  2020/10/12

如冰霰紛飛的圓點:藝術家Julie Cockburn以幾何刺繡色塊重製老照片

1966出生於倫敦的英國藝術家Julie Cockburn,一系列採方、圓、橢形等幾何刺繡色塊重製老照片的作品,亮麗且獨特,即便當代藝術人才多如過江之鯽,她依舊能憑恃其出色風格,與各種優異的視覺圖像作品馳騁並騖。
By 城市美學新態度  |  2020/10/06

今年漲超過200%!「健身界的Netflix」Peloton讓你家變健身房

在新冠疫情影響下,全球帶動起一股「居家健身潮」,也使美商新創健身器材公司Peloton異軍突起,今年來股票累計大漲逾200%!這家一台飛輪車要價新台幣6萬元的市場新寵兒,有何突圍之道與未來挑戰?
By 遠見雜誌  |  2020/10/04

全世界每月近2000億個口罩被丟棄!新冠肺炎衍生殘酷的塑膠汙染問題

自從塑膠產物在地球上誕生以來,它便宜、方便、耐用的特性雖然改善了許多生活,但那千古不化的特性,更成了地球上遺臭萬年的侵害──你我生活觸目可及盡是塑膠的環繞,隨處亂扔又低回收的效率,使得無辜動物難堪犧牲。
By 遠見雜誌  |  2020/10/02

密集龐大的警訊:巴西攝影師Cássio Vasconcellos揭示人類生活的累贅壅塞

巴西攝影師Cássio Vasconcellos一直以來都使用他的相機捕捉他對世界的看法。在擔任著名攝影記者多年後,他轉換生涯跑道,專注於個人的創作和展覽。其中包括名為《Collectives》此系列範圍廣大、內容繁複的攝影作品。《Collectives》包含密集排列的各色轎車、糾纏瑣碎的大小公路、各種尺寸的飛機聚集在不同的節點……這類從內容到篇幅以至於創作時程都特別巨大冗長的照片。首先必須以直升機拍攝多張照片,再仔細地考慮尺寸與光線並後製合併。這些密集且廣大的圖像,既真實又虛幻,迫使觀者不自覺地思考:人類生活對地球環境而言,究竟是多麼累贅壅塞?
By 城市美學新態度  |  2020/10/02

青年手做的「梨梗筆」,把農業廢物變新潮文具

大學時的徐振捷本想協助銷售農產品,意外發現傳統處理農廢的方法,對空氣造成汙染,為解決問題而研發手工筆,沒想到意外爆紅。 特別的是,這隻筆並非出自大廠或百年老店,而是由年輕的徐振捷與夥伴創立的「梨理人農村有限公司」,利用廢棄梨梗製成。將來自農村的廢棄物變身為生活文具,不僅減少廢棄物,更讓它們重獲新生。
By 城市學  |  2020/09/28

幸福是否有祕訣?聽聽史上最偉大的10位哲學家怎麼說

幸福是種美滿,也是最快樂的生活象徵──追求幸福的道路也許看似艱辛,但往往都在不同的轉念與心境間達到平衡。
By 遠見雜誌  |  2020/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