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生態

台灣首部沈船生態紀錄片!《沈睡的水下巨人》8K超高畫質呈現海洋的壯麗與哀愁

台灣首部以海洋「沈船」生態為主題的深海紀錄片《沈睡的水下巨人》,日前在台北表演藝術中心舉行8K首映會,由金鐘製作人李景白跨域操刀擔任導演,更親任水下攝影師,歷時4年、深潛超過600次、用掉超過2,400支氣瓶,深入50公尺深的海域,突破重重挑戰,將這些沈睡於海底的鋼鐵巨人與其孕育的生命,帶上大銀幕,真實呈現海洋的壯麗與哀愁。
By BeautiMode  |  2025/04/08

疫情帶來的省思:效仿夏威夷人的「Aloha 精神」,重新檢視人類與生態環境的關係

疫情雖然讓人類陷入困境,但偏偏卻在這段時間讓生態得到了呼吸的空間,這令我們不禁反思我們是否把地球資源視為理所當然?關於這個問題,靠著大自然生活的夏威夷人可能早有體悟, 「Aloha」是最為人熟知的是夏威夷的招呼語,但其實這也是當地祖先留下來的智慧,背後蘊含愛、同理、善良和尊重
By Women In Work  |  2021/08/21

冷氣讓人感覺很棒,但對地球來說卻很糟糕!專家解釋如何解決這樣的問題

隨著新冠肺炎三級警戒延長、人們待在家中的時間愈來愈多,不少家庭都是24小時開著冷氣,以應對這炎熱又濕溽的難耐天氣──畢竟若必須在家辦公,同時還得兼顧育兒的任務,那不開冷氣令人崩潰的環境,恐怕只會導致火氣更大。
By 遠見雜誌  |  2021/07/31

氣泡紙成河豚: 學生奧斯卡獎 短片裡的生態輓歌

由Pascal Schelbli所製作的短篇動畫《天地有大美》(The Beauty),榮膺了2020年 學生奧斯卡獎 (Student Academy Award,或譯美國影藝學院學生電影獎)。《天地有大美》是Schelbli的畢業作品,將真實水下鏡頭與創新的視覺特效(Visual effects, VFX)結合在一塊
By 城市美學新態度  |  2021/06/06

報應來了嗎?研究證實:成年人每年至少吃下5萬個塑膠微粒

研究證實,塑膠不僅僅只留在大自然中殘害野生動物,它在也無形中不斷被人類吃下肚──成年人每年至少吃下5萬個塑膠微粒。
By 遠見雜誌  |  2019/07/22

全新2019年度代表色?Pantone選出三款「絢麗卻致命」珊瑚色 警示全球暖化下的海洋危機

過去30年裡,曾存在於世上超過50%的珊瑚礁如今已消失死亡,珍貴海洋生態系統,被貪婪、過度開發和嚴重汙染給狠狠剝奪吞噬。為了讓人們正視此問題,色彩權威Pantone近來則釋出三款不同於2019年度代表色「活珊瑚橘」(Living Coral)的色系,有別於活珊瑚橘所象徵的愉悅、充滿有機生命力,作為呼籲人們正視海洋生態的「Glowing,Glowing,Gone」計畫的代表色,則揭示珊瑚死亡前發出的絢爛螢光色調。
By La Vie行動家  |  2019/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