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銳再躍國際 Lady Gaga也青睞!旅居芬蘭的台灣設計師黃婷筠(Huang Ting-Yun) 「純粹只是喜歡做衣服這件事。」

Lady Gaga SNL Huang Ting-Yun
Lady Gaga身上覆蓋著黃婷筠(Huang Ting-Yun)設計的桃紅色人造皮草外套拍攝NBC週末夜現場(Saturday Night Live)節目宣傳廣告。

繼台灣設計師吳日云(Austin W.)、旅英台灣設計師黃薇(Jamie Wei Huang)之後,又一台灣設計師作品受到女神卡卡(Lady Gaga)的青睞!她是來自台灣高雄的黃婷筠(Huang Ting-Yun),今年8月在丹麥哥本哈根時裝週Designers’ Nest發表畢業作品「建造空間」(Building The Void)系列,受到Lady Gaga造型團隊的青睞,讓Lady Gaga兩度穿上她的設計。而這系列作品,同時也登上了《Vogue》義大利文版雜誌的Vogue新銳(Vogue Talents)單元,更與芬蘭國寶品牌Marimekko並列在《女裝日報》(WWD)的「芬蘭時尚崛起」專題報導中,讓她成為此專題報導介紹的六個品牌/設計師中,唯一一個非芬蘭籍的設計師。(註:一年舉行兩次的Designers' Nest,是2005年開辦的北歐學生服裝設計比賽,10所參與的學校推派3位學生設計師參賽,每人必須提交3套作品在哥本哈根時裝週展示。)

Lady Gaga穿著Huang Ting-Yun設計的灰色人造皮草褲裝在多倫多接受ANDPOP娛樂網站訪問
Lady Gaga再度穿著黃婷筠(Huang Ting-Yun)設計的灰色人造皮草褲裝在多倫多接受ANDPOP娛樂網站訪問。

大膽、俐落、優雅、頑皮,黃婷筠(Huang Ting-Yun)這麼形容自己的風格,最近剛成立個人品牌的她,接受了BeautiMode的採訪邀約,與我們分享讓她受到矚目的畢業作品,更娓娓道來她踏上時裝之路的心路歷程以及對於時尚的愛恨情結。

服裝設計對黃婷筠(Huang Ting-Yun)而言,主要是關於探索與溝通,透過她的探索,提出不同的衣著想法與選擇,而服裝就是溝通這些想法的方式。由於喜歡探究服裝與人之間關聯性,「建造空間」(Building The Void)系列的創作靈感就是從思考人跟服裝的關係開始出發,而這個關係的具象表現就是實際存在的空間,寬大圓潤的服裝線條、皮草蓬鬆的份量感,在在反應了空間的這個主軸概念,「穿著是一個建造空間的過程,我們在這個空間中生活,同時也分享親密。所以這個系列作品算是在展現服裝裡的空間吧,包括布料的空間、剪裁的空間等等。」

挑戰一般傳統做法,透過刺繡的方式解構人造毛皮,讓刺繡破壞材質原有的質感,經過刺繡處理的表面變得平坦,展現出截然不同的新活力,同樣的概念也用在皮革和潛水布料上。喜歡做衣服的黃婷筠(Huang Ting-Yun),這幾年偏好使用一些比較有份量的質材,她說:「材質研究方面花了很多時間,從材質選擇到研究製作方法是一個蠻漫長的過程。材質製作方面用了很多刺繡,包括了假皮毛的刺繡、麋鹿皮加上海綿後再刺繡。因為材質奇怪的特性,最後把它製成衣服的時候也經過很多次試穿跟修改。」

▶國際時尚媒體爭相報導的台灣女孩Bei Kuo

設計師Huang Ting-Yun透過刺繡的方式解構服裝面料
設計師黃婷筠(Huang Ting-Yun)將人造皮草、皮革和潛水布料以刺繡的方式進行解構,為面料賦予新活力。

這個系列不但幫她打開國際間的知名度,更為她帶來實質上的幫助,她因此取得了與一間丹麥公司的合作機會,預計將在明年春夏推出一個迷你系列,將她的作品轉化為更為實穿的成衣系列。不同於一般服裝設計系學生懷抱著成立個人品牌的時尚夢,黃婷筠(Huang Ting-Yun)原本只是嚮往進入大公司工作,毫無自創品牌的想法,但正因為機會自己來敲門,黃婷筠(Huang Ting-Yun)才興起了自創品牌的念頭,「因為需要較為正式的身分進行洽談,因此才決定要慢慢弄個小工作室。」

衣服可以說是所有創作中跟人很親密的一個,我對材料也很有興趣,所以服裝成了一個合理的選擇。

在高雄出生、成長的黃婷筠,18歲前都一直待在高雄,直到她考上了政大廣告系後才北上求學。自認對廣告沒天份,她在大二時很快就意識到自己並不適合,也不想做廣告,從那時起就開始思索未來的生涯規劃,對「人」很有興趣的她,在畢業後選擇了「做衣服」,做為她轉換跑道的全新嘗試,「衣服可以說是所有創作中跟人很親密的一個,我對材料也很有興趣,所以服裝成了一個合理的選擇。」黃婷筠(Huang Ting-Yun)大學畢業後,跟坊間的打版師學打版和車縫等服裝製作技術,平常也接一些比較簡單的案子來練習自己的技術,這樣的日子持續了兩年,直到她決定前往北歐的芬蘭繼續深造。

▶實踐大學畢業後赴荷蘭ArtEZ藝術學院攻讀服裝設計的台灣新銳Yiyu Chen陳奕羽入圍法國知名Hyères時尚設計決賽

▶時尚新銳的生存之道!旅芬蘭服裝設計師黃婷筠(Huang Ting-Yun):「早點認清自己想走的路,做好準備!」

Huang Ting-Yun的畢業作品「建造空間」(Building The Void)系列今年8月在哥本哈根時裝週Designers’ Nest發表。
黃婷筠(Huang Ting-Yun)的畢業作品「建造空間」(Building The Void)系列今年8月在哥本哈根時裝週Designers’ Nest發表。

選擇到芬蘭,有很大一部分是經濟考量。

捨棄了一般服裝設計系學生嚮往的時尚之都,選擇遠在芬蘭赫爾辛基的阿爾多大學藝術設計學院(Aalto University of Art and Design Helsinki)攻讀服裝設計碩士學位,現年29歲的黃婷筠(Huang Ting-Yun)坦言,「選擇到芬蘭,有很大一部分是經濟考量。此外剛好看到一部芬蘭和瑞典共同合作的電影《我很想你》(Elina),對這邊產生好奇心,所以就決定來了。」

「因為我一來就進入碩士課程,基本上已經被當成是有一定成熟度的設計學生。所以在設計上,老師不會左右太多。在這裡自己本身要有很高的學習跟創作意願,必須很清楚認識自己,知道該做什麼,然後怎麼做。需要非常獨立,這點應該跟台灣是最大的不同。」

創作回歸到根本還是在反映自己跟生活,在某種程度上必須很誠實地反映自己。

黃婷筠(Huang Ting-Yun)的創作靈感大多時候還是從生活經驗而來,可能是一段話、一部電影,甚至抽象的是一個感覺或味道、記憶等等,而當她到了北歐實際生活體驗一段時間後,終於懂得以減法的方式來思考設計,領悟到極簡主義的真諦,「創作回歸到根本還是在反映自己跟生活,在某種程度上必須很誠實地反映自己,所以以前所看的、所學的、所聽的,甚至所吃的,當然都會影響創作,很多影響都是潛移默化的。因為芬蘭北歐的氣候環境,在物質資源上,相較台灣少了很多,但因為這樣,他們反而在功能性考量上,思考比較周到。也因為這樣的限制,他們反而會關注最根本的問題,是一個減法的思考方式,就是我們所謂的極簡主義。這些體驗是真的在北歐生活過後才感受到的,這樣的思考方式對我自己的設計也有很大的啓發。」

▶夢寐以求的大蘋果 紐約盛名三大設計學院時尚課程特搜

喜歡做衣服的Huang Ting-Yun,從材質選擇到製作方法,花了很多時間研究。
喜歡做衣服的黃婷筠(Huang Ting-Yun),到了北歐實際生活後,終於懂得以減法來思考設計,領悟到極簡主義的真諦。

現在流行基本上就是一直鼓勵人消費,不斷地淘汰舊的東西,所以就製造更多的垃圾,這蠻令人難過的。

或許是因為「時尚」一詞被過度濫用所致,在訪談中,黃婷筠(Huang Ting-Yun)不太使用「時尚」這兩個字,時尚界的快速汰換,造成許多資源浪費與垃圾、污染等,是她不樂見的,也因此造就了她對時尚又愛又恨的複雜感受,「我喜歡衣服或時尚跟人的關聯,也喜歡時尚很誠實而且很快速的反映社會、經濟或文化各方面,好比你看時裝史的時候,可以感受到很多屬於某個時代的記憶,也可以感受到其他藝術、經濟,甚至政治的發展。現在的設計將來有一天也會成為這個時代的印記,這大概是比較有意思的一部分;不喜歡的部分蠻多的,其中一個是相較其他設計,服裝在創作、製作、消費的過程中,消耗了非常多的資源,也製造很多垃圾,加上現在流行基本上就是一直鼓勵人消費,不斷地淘汰舊的東西,所以就製造更多的垃圾,這蠻令人難過的。」

對於未來,黃婷筠(Huang Ting-Yun)還是希望能夠繼續做她愛做的事—做衣服,「純粹只是喜歡做衣服這件事,所以希望可以持續做下去就好了。希望自己可以找到一些方法解決目前對服裝圈的疑慮,例如前面提過的製造太多垃圾,浪費行為等等。」

▶時尚產業究竟有多浪費?


黃婷筠(Huang Ting-Yun)「建造空間」系列 (點圖放大)

採訪撰稿:BeautiMode
照片來源:Huang Ting-Yun、ANDPOP、SNL

BeautiMode創意生活風格網為宏麗數位創意股份有限公司旗下最具時尚商業知識的線上媒體,我們從人文角度出發,報導國內外優秀的時尚與娛樂產業工作者及創意人士,推動台灣新銳品牌,探索影視美學…期望透過我們深入淺出的介紹,讓業內人士或產業門外漢都能對相關領域發展和脈動有更深入的了解與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