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為導演保羅湯瑪斯安德森(Paul Thomas Anderson)的第八部作品,電影《霓裳魅影》(Phantom Thread)以虛構的倫敦時裝設計師雷諾斯伍德考克(Reynolds Woodcock),與他的情人兼繆思艾爾瑪(Alma)之間的愛情故事作為劇情核心,打造出混亂又優雅的哥德羅曼史。


由丹尼爾戴路易斯(Daniel Day Lewis)飾演的Reynolds Woodcock,在二次戰後的英國,為許多王宮貴族設計服裝而聞名,但他那古怪的性情與他的設計同樣出名。
只穿洋紅色襪子的雷諾斯伍德考克,在咖啡普及的時空背景下,堅持只用日本鑄鐵茶壺泡煎茶喝,習慣在早餐時靜靜思考設計的他,甚至因女友總愛在此時挑起他不愛的話題,而與她分手,而維琪克雷普(Vicky Krieps)飾演的繼任情人艾爾瑪,也曾因喝茶及在吐司上塗奶油時,發出太大聲響而被擺臉色糾正。
星二代加百列凱恩戴路易斯Gabriel Day-Lewis驚豔時尚圈 影帝之子懷抱音樂夢

為了詮釋完美主義裁縫師一針一線縫製而成的美麗華服,Paul Thomas Anderson特別找來以《大藝術家》(The Artist)獲得奧斯卡最佳服裝設計獎的Mark Bridges,統籌電影服裝。這不是導演與他的第一次合作,早在1997年的電影《不羈夜》(Boogie Nights),演員海瑟葛拉罕(Heather Graham)的緞面運動褲搭配金色直排輪的造型,就出自Mark Bridges之手。電影《黑金企業》(There Will Be Blood)中,他也成功將主角丹尼爾戴路易斯打造成風雅的石油大亨。
《樂來越愛你》戲服設計師Mary Zophres談電影服裝:「我想展現電影應有的造型,而不是設法讓角色們看起來很時尚。」
為了完整傳遞1950年代的時尚風華,Mark Bridges深入研究當時英國服裝界的狀況,看過無數的時尚雜誌、照片,同時透過電影、書籍、攝影作品等,勾勒上世紀50年代英國的時尚輪廓,同時一如拼圖般,從細節拼湊出Reynolds Woodcock設計的性格與樣貌。

「我們固然參考了來自法國的服裝輪廓,但總是會再回到倫敦的訂製服界,看看與法國有何差異,像布料的重量就是其一。即使是雷諾斯的春季服裝秀系列,還是有絲絨和毛料,因為即便是春天,倫敦的天氣依舊略有涼意。英國訂製服設計師Digby Morton和Hardy Amies確實在他們的設計中使用了羊毛,他們也會思考如何運用英國當地的毛呢,並將它做成不論參加午餐或雞尾酒會都合適的洋裝,所以當時英格蘭在服裝設計上的出發概念,是有別於當時法國較天馬行空且創新的設計。」Mark Bridges說。
2016年夏天,導演與戲服設計師兩人在電影開拍前,首先造訪了位於倫敦的V&A維多利亞與亞伯特博物館(Victoria & Albert Museum),在V&A時尚與織品策展人Cassie Davies-Strodder的安排下,兩人得以進入博物館的典藏室,包括Norman Hartnell、Hardy Amies、Michael Sherard、John Cavanagh、Digby Morton和Victor Stiebel等設計師,都是他們研究的對象,Mark Bridges檢視服裝的內部細節,研究其中的縫製技術以及所使用的面料等,這一切都是為了讓戲服能增添些許當時的英倫風貌。他也在一件Balenciaga洋裝上,發現了一種能將亮片縫在絲綢的特殊刺繡技法,而這個技法,也成為他在設計電影服裝細節的其中一個靈感。
Mark Bridges團隊從羅馬、法國、洛杉磯、紐約和德國等地,遍尋合適的布料,尤其是來自英國的毛料,而其中一塊最珍貴的布料,當屬17世紀的法蘭德斯棒槌蕾絲(Flemish lace)。

Mark Bridges也透露,電影中有一場戲是雷諾斯對艾爾瑪講述關於這塊蕾絲的故事,這場戲是在禮服製作前拍攝的,而電影中艾爾瑪拍攝服裝照身上穿著那套粉紫色蕾絲禮服,便是服裝組趕工製作出的成果。
漂洋過海征服寶島!《大娛樂家》電影戲服特展 盡覽18世紀華美服裝細節
而在V&A博物館協助Mark Bridges的兩位解說員Sue Clark、Joan Brown,恰巧實際在50年代的倫敦服裝工坊工作過,因此導演也向她們詢問了當時工坊的運作情況,才得知當時的裁縫師們只專注於服裝,不須與客戶有任何社交活動;拿取婚紗時,必須要戴上白手套等細節。有趣的是,導演還邀請兩位一同演出,最終成為了Reynolds Woodcock的資深員工Nana與Biddy。
一如電影中服裝工坊成員各司其職的分工合作,Mark Bridges也招募了一組完整的團隊,包含專業裁縫與打版師,才能在6個月內,趕製超過50件服裝,每一件洋裝平均使用了6到8碼的面料,相當於2層樓的高度,並以高級訂製服的規格手工打造,可以想見製作的繁複與精細。
作為息影之作,這部電影對於奧斯卡影帝丹尼爾戴路易斯來說,深具意義。為了扮演好高級訂製服設計師師的角色,他在紐約市芭蕾舞團服裝總監Marc Happel的手下當了一年學徒,學習時裝設計師的技巧與思維。在丹尼爾戴路易斯完成訓練後,他甚至可以獨立完成一件Balenciaga風格的洋裝,作為禮物送給電影製片的太太Rebecca Miller。
作為與故事主角同樣的完美主義者,丹尼爾戴路易斯也參與許多戲服的討論。電影中,一件在領口、袖口與裙襬飾有白色蕾絲的酒紅色小洋裝,正是丹尼爾戴路易斯希望將女主角的日常服裝,以時尚手法重新詮釋的想法。


導演獨特的視角與演員近乎完美的詮釋,加上戲服設計師精緻而華麗的作品,這才成就了《霓裳魅影》這部電影。更重要的,除卻情節發展,裡頭的每一件服裝作品,都有其獨特的故事,等待讀者細細品味,也讓這部電影更具可看性。
撰文:Ivan Kuo
資料來源:Deadline、i-D、ELLE、The Cut、Focus Features、Dior、Variety、Fashionista
被電影產業忽略的靈魂人物 戲服設計師要求「被看見」的權力
【電影,原來如此】導演自掏腰包打造俊美水怪?《水底情深》製作揭秘!
這才是未來啊!盧貝松《露西》老搭檔奧利維爾貝利奧親解《星際特工瓦雷諾》戲服設計
瑪丹娜演唱會造型總監Arianne Phillips操刀《夜行動物》電影服裝 暢聊與Tom Ford合作幕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