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備受期待的《魔法壞女巫》(Wicked)電影系列中,角色的轉變不僅透過情節推動,更深刻地縫製在每一件服裝的紋理之中。續集《魔法壞女巫:第二部》(Wicked: For Good)深入探索了兩位主角——艾法芭(Elphaba)與格琳達(Glinda)——在分道揚鑣後截然不同的人生軌跡。
操刀這項視覺敘事重任的,是憑藉第一部電影贏得奧斯卡金像獎的服裝設計師保羅泰茲威爾(Paul Tazewell)。他再度打造出一套更具張力的視覺語言,以反映故事從青春探索進入對抗殘酷現實的劇情轉折。Paul Tazewell與來自剪裁、刺繡、染色和手工織布等領域的數百位工匠合作,透過布料、輪廓與工藝,為兩位主角截然不同的人生軌跡賦予了深刻的敘事靈魂。
「這部電影需要更大膽的服裝設計和更鮮明的角色輪廓。」Paul Tazewell說:「我們著重在材質的運用,藉此反映角色現在的樣貌,以及堅持忠於自我必須付出的代價。」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Universal Pictures AU(@universalpicsau)分享的貼文
Universal Pictures AU(@universalpicsau)分享的貼文
格琳達的高訂之路:迪奧Dior遇上瑪麗安東妮
在《魔法壞女巫:第二部》中,格琳達(Ariana Grande 飾)已成為翡翠城「光鮮亮麗的良善象徵」。她的服裝風格完全轉向高級訂製(Haute Couture)路線,Paul Tazewell將此形容為「迪奧Dior遇上法國皇后瑪麗安東妮」。整體設計看起來輕盈空靈,採用最高級的布料製作,完全展現出她的女性氣質和特權地位,將格琳達精心塑造成翡翠城政治舞台上的「良善」典範。
格琳達在第二部開場的泡泡裙,便完美體現了這一點。這件藍色與紫丁香色的童話禮服,是向1939年《綠野仙蹤》(The Wizard of Oz)中比莉伯克(Billie Burke)飾演的「北方好女巫」致敬,同時也呼應了《Wicked》音樂劇的經典藍色。為了呈現漂浮肥皂泡泡般的假象,這件禮服以多層絲綢歐根紗與薄紗製成,營造出極致的輕盈感與流動性。其緊身胸衣更是工藝的結晶,以虹彩玻璃珠和水晶手工縫製而成,裙擺則層層堆疊了箔質布料和虹彩光膜,並點綴亮片與水晶。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Paul Tazewell(@paultazewell)分享的貼文
Paul Tazewell(@paultazewell)分享的貼文
當格琳達準備與費耶羅王子(Jonathan Bailey 飾)舉行盛大婚禮時,她的婚紗將這場「表演」推向了高峰。Paul Tazewell在與《Vogue》的訪談中提到,他和亞莉安娜深入討論了這件婚紗如何展現角色的演變。最終的成品是一件由多層薄紗和絲綢歐根紗製成、線條簡潔、帶有不對稱領口的蓬裙禮服,外層覆蓋透明亮片,當她移動的時候會閃閃發光。
裙擺上鑲嵌著立體的蝴蝶刺繡裝飾,並從下到上逐漸聚集,最終延伸至一頂精緻的結晶蝴蝶皇冠。整體造型由一條長達25公尺、邊緣同樣飾有蝴蝶的頭紗完成,彷彿蝴蝶正在展翅飛翔。
「這件婚紗的目的是營造出她正式成為一名象徵性領袖。」Paul Tazewell說:「雖然充滿浪漫氛圍,但同時也是一場表演,這麼繁複華麗的婚紗幾乎帶有一種儀式感。」到了電影的後半段,格琳達的泡泡裙就變為柔和的粉紅色調,延續漩渦圖案和童話般的輪廓,同時象徵她的轉變。當她換上這件粉紅泡泡裙以後,一直到了整個故事結束,她都始終穿著這件泡泡裙的不同版本,確保她的情感曲線成為敘事的焦點。
艾法芭的戰袍:從壓抑到力量
與格琳達的華麗形成強烈對比,被冠上「西方壞女巫」惡名的艾法芭(Cynthia Erivo 飾)已遭放逐,隱居於奧茲國的樹林深處。她的造型演變是一條從壓抑走向力量的敘事線。Paul Tazewell在幕後花絮中提到,艾法芭的造型更成熟、更堅定,她所穿的每件衣服都是「非常刻意的」選擇,用以支持她的情感和角色狀態。
Paul Tazewell的設計巧妙地對比了她在希茲大學時期的造型。當時的服裝多為剪裁硬挺的裙裝,搭配「尖角袖」和魚骨條紋,以此象徵她的「防備心」和「局外人」身分。
進入《魔法壞女巫:第二部》,這些刻板拘謹的元素被捨棄。為了讓她更「機動」並感覺「強悍(badass)」,團隊為她設計了褲裝與更具流動感的剪裁呈現,展現她逐漸獲得的自信與獨特魅力。她的造型核心,是一件從第一部電影結尾她騎自行車時所穿的「雨衣」演變而來的長外套。這件外套經過重新製作,以斑駁的層次、縫合的結構和銳利的剪裁呈現,徹底轉變為一件彷彿由她自己設計的「超級英雄裝」。
艾法芭在第一部電影的結尾穿的斗篷也在本片中再度登場,但是現在因為飽受飛行和各種衝突的摧殘,已經顯得破舊不堪。她穿在斗篷底下的洋裝也已經破損變成一件長袍,呈現出歷經歲月和苦難刻劃出來的痕跡。
Paul Tazewell解釋,這種服裝上的「降解」(degrade)和「破舊不堪」,正象徵著她「擺脫社會強加給她的一切,以一種誠實而真實的方式實現自我」。
最具象徵意義的,莫過於她的尖帽。這頂本是格琳達送給她的禮物,在第二部中經過微妙改造,「帽沿加寬、帽尖加高」,使其輪廓完全符合1939年經典電影《綠野仙蹤》中的壞女巫造型。這不僅是致敬,更是艾法芭在被誤解後,最終選擇完全擁抱了「壞女巫」這個身分,將其「化為己有」的強大象徵。
奧茲國的視覺語言:擁抱遺產,創造全新經典
《魔法壞女巫:第二部》的關鍵之一,便是將故事線與1939年的經典電影《綠野仙蹤》交會,同時揭曉錫樵夫、稻草人和獅子這些角色的誕生。
Paul Tazewell在《Screen Rant》的訪談中坦言,由於法律限制,他們無法直接複製MGM電影中的經典設計。因此,他的「直接靈感」轉而來自L.法蘭克鮑姆(L. Frank Baum)於1900年出版的原著小說及其插圖。Paul Tazewell表示:「我使用了原著《綠野仙蹤》書中的剪影,來重現錫樵夫和稻草人這兩個角色的形象。」例如,錫樵夫(伊森斯萊特 飾)的造型就參考了原版插圖中頭上的「漏斗」。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Wicked: For Good(@wickedmovie)分享的貼文
Wicked: For Good(@wickedmovie)分享的貼文
至於那位「來自堪薩斯州的少女」桃樂絲(Dorothy),Paul Tazewell採取了更細膩的混合策略。他深知格萊葛利馬奎爾(Gregory Maguire)的《Wicked》小說本身就是對1939年電影的回應,因此「茱蒂嘉蘭(Judy Garland)的形象」是必須「致敬」的文化符號。但他同時希望忠於原著的時代背景,因此桃樂絲的服裝最終呈現的是一種「世紀之交的剪影」(turn-of-the-century silhouette),而非1939年的農場女孩造型。
最重要的是,Paul Tazewell明確指出了一個關鍵區別:「我們的電影中沒有紅寶石鞋。因為在原著小說中根本沒有紅寶石鞋。」這一決定,清晰地劃分了這部電影的視覺宇宙——既尊重了所有前作的「遺產」,又創造出如製作團隊所言,「電影界前所未見」的獨特美學。
資料來源:UIP、Vogue、Screen Rant
他們的貢獻不能被埋沒!10位改變時尚界的黑人設計師 從百老匯出發,寫下奧斯卡歷史新頁!他用服裝成就《魔法壞女巫》的視覺魔法 解鎖奧茲國工坊:Paul Tazewell 如何將「玫瑰靈感」與「摺紙結構」化為敘事戰袍 用功夫打碎玻璃天花板!奧斯卡史上首位華人影后 楊紫瓊:別讓任何人告訴你,你的巔峰期已過
BeautiMode創意生活風格網
BeautiM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