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絲卡特(Ruth E.Carter)在2019年以《黑豹》成為首位榮獲奧斯卡最佳戲服設計獎的黑人,並於2023年以《黑豹2:瓦干達萬歲》(Black Panther: Wakanda Forever)再度獲獎,創下首位贏得兩座奧斯卡獎的黑人女性紀錄。時隔兩年,保羅塔澤威爾(Paul Tazewell)以《魔法壞女巫》(Wicked)榮獲同一獎項,成為首位獲此殊榮的黑人男性,將他超過35年的職業生涯推向巔峰。
View this post on Instagram A post shared by The Academy (@theacademy)
A post shared by The Academy (@theacademy)
《魔法壞女巫》的挑戰 助他寫下奧斯卡歷史新頁
Paul Tazewell在奧斯卡後台受訪時表示,「這是我職業生涯的巔峰!我從事戲服設計已經超過35年了,大部分時間都在百老匯,現在進入了電影界,在整個過程中,我從未見過一個我可以追隨的黑人男性設計師,一個可以給我靈感的人。當我意識到那個人實際上就是我時,這就成為了一個『綠野仙蹤』的時刻,你知道,就像『哪裡都不如家』。所以,回到靈感來自於我內心的感覺,真的很了不起。」
Paul Tazewell的職業生涯橫跨百老匯與電影界,曾以《西城故事》(West Side Story)入圍奧斯卡,並以《漢密爾頓》(Hamilton)贏得東尼獎,以及憑藉NBC的《綠野仙蹤現場版!》(The Wiz Live!)奪得艾美獎,成就斐然。他在這次的頒獎季中橫掃各大獎項,一路斬獲BAFTA英國電影學院獎、評論家選擇獎(Critics Choice)和戲服設計師協會獎(Costume Designers Guild awards)。他還被《綜藝》(Variety)雜誌評為10位值得關注的戲服設計工匠之一,並在聖巴巴拉電影節上榮獲《綜藝》戲服設計工匠獎。
View this post on Instagram A post shared by Paul Tazewell (@paultazewell)
A post shared by Paul Tazewell (@paultazewell)
Paul Tazewell曾設計過五部《綠野仙蹤》(The Wiz)的製作,包括NBC的《綠野仙蹤現場版!》(The Wiz Live!),對奧茲的世界並不陌生。「有了這些背景,我覺得自己有能力投入到這個反映了我許多創意元素的的世界中,」Paul Tazewell說,「用服裝來講述故事和塑造角色,這才是真正讓我興奮的事情。」
創作《魔法壞女巫》的服裝需要一種微妙的平衡,既要尊重其悠久的歷史,又要注入新鮮的現代視野。Paul Tazewell承認,由於該音樂劇在百老匯的長期演出,觀眾對奧茲和《魔法壞女巫》都有先入為主的觀念。
「我需要尊重那個既定的宇宙,同時用新鮮的視角捕捉《魔法壞女巫》的精神,」Paul Tazewell說,「我的目標是將我自己的設計語言和聲音帶入《魔法壞女巫》,與百老匯音樂劇的世界區分開來。與辛西婭艾利沃(Cynthia Erivo)飾演的艾法芭和亞莉安娜格蘭德(Ariana Grande)飾演的格琳達合作,她們的詮釋必然是新鮮而令人興奮的,擁抱她們的演繹,再加上朱浩偉(Jon M. Chu)的整體願景,讓我的團隊和我能夠有機地創造一個新的、引人注目的世界。」
View this post on Instagram A post shared by WWD (@wwd)
A post shared by WWD (@wwd)
揮灑視覺魔法 《魔法壞女巫》的服裝奇幻之旅
Paul Tazewell深知,在服裝設計中反映電影的自我認同、感知、自愛和愛他人的能力等主題至關重要。「《魔法壞女巫》舞台音樂劇在其首次問世時就領先於時代,特別是在我們如何看待和擁抱差異方面,而我們的製作在此基礎上更進一步,」Paul Tazewell說,「我們創造的服裝體現了這些主題,並以視覺方式描繪了角色自我接納和賦權的旅程。」
為《魔法壞女巫》創作服裝的過程,反映了Paul Tazewell對精準和藝術性的堅定承諾。一個由約150名工匠組成的團隊,包括服裝製作者、裁縫、客製化織工和刺繡師,仔細考慮了每一個方面。「從服裝上的奧茲符號到艾法芭服裝上的手工氈製細節,每一個細節都經過精心製作,以創造出原創的外觀,」Paul Tazewell說,「我們有專門負責串珠和閃亮裝飾的部門,為希茲制服製作客製化針織品的針織師,以及客製化印染專家。這種工藝水準非常罕見,通常只在超級英雄或科幻電影中才能看到,但我們將這一點與歷史感融合在一起,最終打造出一個細節豐富、既創新又植根於傳統的世界。」
View this post on Instagram A post shared by instylemagazine (@instylemagazine)
A post shared by instylemagazine (@instylemagazine)
Paul Tazewell為《魔法壞女巫》設計了超過一千套服裝,每一件都蘊含著角色的性格與故事背景。他設計艾法芭和格琳達服裝的方法突出了黑暗與光明、質感與精緻的並置。「這兩個角色有著相似的輪廓,但在細節上卻截然不同,」Paul Tazewell說,「艾法芭的設計簡潔、硬朗、稜角分明,反映了她最初內斂而鮮明的個性。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格琳達體現出一種精緻的質感,代表著一個無憂無慮的世界。」
蛻變的衣裳:艾法芭與格琳達的成長物語
艾法芭的服裝反映她從一個局外人到一個強大、自信的女性旅程。艾法芭的旅程以她不斷演變的服裝為標誌,從她童年時期帶有紋理元素(如氈化和雷射切割藤蔓)的服裝到她在希茲大學時成熟的束腰造型。Paul Tazewell的設計為艾法芭的角色帶來了一個新鮮而動感的視覺效果。
Paul Tazewell與辛西婭艾利沃的合作對於塑造她的造型至關重要。「辛西婭是一位時尚達人,熱愛服裝,」Paul Tazewell說,「我們的合作非常愉快,確保了設計與她對角色的詮釋相契合。與她的演繹保持同步至關重要,因為我們正在開創全新的領域。」
艾法芭的服裝從大自然中汲取靈感,特別是蘑菇和真菌,融入了精緻的質感與圖案,如費波那希螺旋,以象徵生命與自然。這些有機元素凸顯了她與自然世界的聯繫,以及她為動物族群發聲。
透過蒸氣和揉壓羊毛或絲纖維來製作布料的氈化技術,使艾法芭的服裝呈現極具自然風格的外觀。她在希茲大學的第一套洋裝完全採用氈化技術,裙擺帶有有機元素,凸顯她作為局外人的身份。
艾法芭標誌性的「魔法壞女巫造型」包括一件由微褶布料製成的洋裝,細緻地鋪設在底層布料上,營造出流動感。這套洋裝以有機的氈化設計反映了她的出身,也象徵著她始終忠於自己的本質。
格琳達在希茲送給艾芙芭的帽子,是由格琳達的祖母製作,成為賦權的象徵,最初被視為一個玩笑,但它逐漸演變成艾法芭力量與自我實現的泉源。
隨著艾法芭在故事中的關鍵時刻推進並走向高潮,她的服裝也隨之演變。她原本衣裙的殘片被重新利用,製成一件具有重要意義的服飾,並融合了先前出現的元素。這種轉變反映了她在整個故事中的成長和蛻變。
格琳達的服裝證明了女性特質的力量,以及柔和曲線的魅力。Paul Tazewell透過粉紅色、淡紫色和虹彩色調,營造出一種如泡泡或極光般的夢幻氛圍,以此喚起人們對「善良」的集體印象。這些元素巧妙地與她的角色發展相呼應,在不同階段凸顯了她的獨特特質。
格琳達的經典造型深受歷史服飾輪廓啟發,Paul Tazewell融合了多種剪裁、面料與裝飾,為格琳達的泡泡裙注入了新的活力。
象徵飛翔與輕盈活力的元素在格琳達的服裝中隨處可見,如泡泡與蝴蝶,展現她的精神與個性。粉紅與淡紫的色調靈感來自1950年代與維多利亞時代,為她的服飾增添女性魅力與優雅氣息。
她的標誌性粉紅色泡泡裙以費波那希螺旋為基礎剪裁,而淡紫色泡泡裙則運用虹彩層次,進一步強調她超凡脫俗、夢幻迷人的形象。
格琳達的服裝採用精緻的訂製刺繡與印花,涵蓋不同的服飾輪廓。她最初的裙裝套裝散發著1950年代Dior風格的女性氣質,凸顯纖細腰身與圓潤的臀部,整體造型經過精心設計,完美契合她的角色特色。
在奧茲星塵舞會(Ozdust Ball)中,格琳達的禮服呈現奇幻風格,將Dior經典輪廓與放大版的絲質花瓣結合,色彩漸變從鮮黃色到柔和的粉紅色,靈感來自攝政公園瑪麗皇后玫瑰園中的綻放玫瑰。「格琳達在奧茲之舞的服裝是我最喜歡的之一。」亞莉安娜格蘭德表示,「Paul Tazewell的才華令人驚嘆,從造型、色彩到每個細節都充滿巧思。我全身都是蝴蝶元素,包括訂製耳環和襯衫上的微型雷射切割細節。多虧了保羅的獨特才華,每件服裝,包括帶蝴蝶的泡泡袖,都是一件藝術品。Paul對細節的關注,像是蝴蝶項鍊,讓每一套造型都顯得特別。」
Paul Tazewell在參與這次的電影拍攝時,就已知道這次工程浩大,但實際看到電影時,卻還是完全被震撼了。「因為我們的工作方式,我們同時製作兩部電影。直到我看到一個相當完整的剪輯版本,我才真正體驗到我們為觀眾創造的旅程。所以,體驗到這一點,我欣喜若狂。它定義了我為什麼要做服裝設計,為什麼我是一個戲服設計師。」
資料來源:The Academy、環球電影
《巴布狄倫:搖滾詩人》:戲服設計師如何以服裝重塑時代傳奇 濕襯衫的秘密!《BJ單身日記》最終章 男士服裝細節裡的愛與記憶 《乖女孩》:妮可基嫚的科技女強人服裝語言——權力、慾望與脆弱的交織 百老匯的「骯髒」秘密曝光!服裝彩繪師教你自己動手打造仿舊破壞感服飾
BeautiMode創意生活風格網
BeautiM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