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質是我們身體不可或缺的營養素,尤其對於想增肌、鍛鍊身體的人來說,蛋白質更是關鍵!
蛋白質的主要功能之一是修復和建構身體組織,包括肌肉。在力量訓練或高強度運動後,肌肉纖維會出現微小撕裂,需要蛋白質來修復。這些修復過程讓肌肉纖維變得更粗、更強壯,以達「增肌」的效果。
所以蛋白質是肌肉的「建材」,就像蓋房子需要磚頭,長肌肉也需要蛋白質來支撐結構。若缺少蛋白質,肌肉的修復速度會變慢,甚至還可能造成肌肉流失。
我們攝取的蛋白質不足,身體可能會出現以下情況:
1 肌肉無法修復:在運動後,肌肉需要蛋白質修復與增長。蛋白質不足時,修復效率降低,會出現肌肉痠痛時間拉長,並且增肌效果變差。
2 肌肉流失:如果長期蛋白質攝取不足,身體會從其他來源(如已有的肌肉組織)中提取胺基酸來支撐基本代謝,這將導致肌肉質量減少。
3 運動表現降低:缺乏蛋白質會影響力量和耐力,運動時容易疲勞,且恢復期延長。
要達到理想的增肌效果,建議每公斤體重攝取1.2∼2.0克的蛋白質。例如,一位體重70公斤的成年人,每日應攝取84∼140克蛋白質,以支持增肌效果。那麼,日常中該如何攝取呢?
1 優質蛋白質來源 • 動物性蛋白質:雞肉、牛肉、豬肉、魚類、雞蛋等,這些食物不僅蛋白質含量高,還含有人體所需的完整胺基酸。 • 植物性蛋白質:大豆、豆腐、藜麥、堅果和豆類,適合素食者和喜歡多元飲食的人。
2 高蛋白零食 • 希臘優格:每100克約含10克蛋白質,是一種方便且美味的選擇。 • 蛋白棒:適合忙碌時或運動後補充,可選擇含有20克左右蛋白質的款式。
3 蛋白粉補充 • 如果日常飲食中很難達到蛋白質目標,蛋白粉是很好的補充選擇。可在運動後喝一份高蛋白奶昔,加速肌肉修復與增長。
儘管蛋白質對增肌很重要,但過量攝取無助於加快肌肉增長。過多的蛋白質可能增加腎臟負擔,並轉化成脂肪儲存在體內。因此,控制適當的蛋白質攝取量最為重要。一般來說,每餐補充20∼30克蛋白質是較為理想的攝取量,既能有效吸收,又不會造成負擔。
1 運動後30分鐘內的補充: 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運動後30分鐘內攝取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有助於補充能量並促進肌肉修復。理想比例為3:1(碳水化合物:蛋白質)。
2 適合吃的食物: 碳水化合物:全麥麵包、糙米、燕麥片、香蕉等,有助於快速地補充肝醣。 蛋白質:雞肉、魚、蛋、乳製品或蛋白粉,對肌肉修復和生長有幫助。 流質食物:如蛋白奶昔或運動飲料,可以快速補充水分和電解質。
3 避免食用的食物: 高脂肪食物:如油炸食品、培根等,這些食物會延緩消化和吸收,影響恢復速度。 高糖食物:如糖果、甜點,雖然能快速提供能量,但缺乏其他必要的營養素,且可能導致血糖波動。 含咖啡因飲料:咖啡和含咖啡因的飲料常可能影響睡眠,導致妨礙恢復過程。
運動前適當進食可以提升運動表現和耐力,而運動後的飲食則有助於加速恢復和修復肌肉。運動前2∼3小時進食均衡餐點,運動前30∼60分鐘適量進食易消化的點心。運動後30分鐘內補充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避免高脂肪和高糖食物。選擇原態食物的飲食,有助於運動後修復更迅速!
買書做公益: 《BeautiMode創意生活風格網》邀請您透過此連結購書,由此所得的收入將全數捐贈給香園基金會。
營養師傳授「自暖系飲食法」 禦寒飲品這樣喝讓人暖心不怕胖 運動還是瘦不下來?營養師戳破三大運動營養盲點 讓你減重不卡關 別再用節食懲罰放縱後的自己!營養師「纖」食譜 年後忌口不必餓肚子 冬季不可忽略的運動細節!潔西卡艾芭、珍妮佛羅培茲的健身教練親授暖身、伸展步驟
BeautiMode創意生活風格網
BeautiM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