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回來接班的前三年很痛苦,痛苦到每天懷疑人生。」製襪工廠第二代宋韋逸回憶。這場發生在彰化傳統製造業的轉型,從來不是一次簡單的產品升級,而是一場痛苦的「思維革命」。當全球製造業重組,傳統工廠面臨著極限:二代們不願繼承的,不只是老舊的廠房,更是「只會接單加工」的代工思維,使工廠成了「純粹的生產機器」。為此,經濟部產業發展署與台灣設計研究院推動的「COC城市產業創新」計畫,以「共創夥伴」的角色切入,將工廠最堅實的技術底蘊,轉譯為符合新時代語境的品牌力量。這場革命,徹底改變了四個家族和四種產業的命運。
煒展織襪:從倉庫番到價值推手
煒展織襪的二代宋韋逸,是這場變革中「價格天花板」的挑戰者。他曾是頂尖的汽車業務,但回鄉後的第一份工作,卻是在悶熱的原料艙裡整理原料長達「半年」。這段「懷疑人生」的經歷,讓他決心證明工廠專業的價值。他知道工廠能製造德國販售2,000元的壓力套,卻曾親身經歷襪子賣超過100元時被客人「嚇到用丟的還給我」的難堪。
他花了七年等待訂單,並持續投入研發。他為國家拔河隊贊助的機能襪,正是透過親自觀察訓練過程,開發出能促進血液循環及含氧量等提升運動表現的產品,因為在高手過招時,「一%兩%就是輸贏」。在這次轉型中,與「加拾設計」合作的「織盾球」機能襪,則將過去的功能性產品,賦予了都會穿搭的設計語彙,成為價值推手的代表。
亞迦金工:從規格思維到AI賦能共創
亞迦國際的轉型,是一場從「規格製造」到「流程革命」的典範。傳承了三十餘年的金屬加工經驗,HOKAS創辦團隊坦言,過去他們是厭倦了當「純粹的生產機器」,只專注於「規格、規格、規格」的狀態。他們決定將心思從工廠內部轉向使用者,改變從「閉門造車」到「鐵粉共創」的研發策略。
在通路思維上,他們採取了高風險的革命性做法:當同行還在將出口剩餘的產品賣給資材行時,HOKAS卻率先投入電商(蝦皮、Yahoo、MOMO),並隨著知名度提升,成功接獲特力屋等大型通路主動聯繫。同時,創辦人David結合IT專業,利用AI輔助開發專屬ERP系統,將電商訂單、產能排程、BOM 表管理等核心功能數位化,藉此每月節省了「數十萬元」的軟硬體費用。這次跨域合作推出的《本色系列 ORIGIN》正是流程革命下的成果,它以「Less is Living」理念,成功讓專業園藝工具成為「植感職人」的日常器物。
御麟顏料:四十年底蘊的體驗升級
御麟企業的轉型故事,始於創辦人對化工的堅持。他雖然是機械工程出身,卻因緣際會創立了生產「台灣第一支膠水」的工廠。他受到歐洲環保理念啟發,堅持超過25年只生產「水性安全無毒」的顏料,這份底蘊成為小企業生存的關鍵策略。
這份安全底線,讓產品得以進行一場精妙的市場轉譯。團隊發現,水指彩「快乾易撕、不需要去光水」的特性,對成人是「缺點」,但對家長而言卻是「優點」。御麟因此將產品重新定位為「親子共學」的教具,開發出《迷你指尖美術館》。產品融入了六幅世界名畫的概念,讓顏料成為家長與孩子「爭取親子時光」、認識藝術的媒介,最終目標是體現「要怎麼再讓親子之間的互動增加」的品牌願景。
義豐靜器製作所:文化禁忌與謙遜工藝
鹿港三十年神桌工藝世家義豐木業,由二代謝宗軒創立了「義豐靜器製作所」。他的動機是文化使命感:不希望信仰只剩下形式,而是希望讓文化以更「輕盈」的方式被留存,成為「不喧嘩、不突兀,像日常的一盞微光」。為此,他們選擇用「靜器」取代「佛具」,讓品牌的核心精神,是心靈因為被承接而產生的「安穩感」。
這場轉型中最深刻的,是文化與品牌識別的衝突。設計師原想將LOGO放在心居正面,但傳統長輩與師傅強烈反對,因為「在傳統祭祀文化中,沒有人會在神桌或供器的正面放上自己的名字...這是不被允許的」。最終,團隊將LOGO轉譯為象徵「天、地、人」的三道線,以鑲嵌方式融入正面斷面,達成文化上的和解。
在工藝細節上,謝宗軒更主動建議使用「磁吸門片」來詮釋「安放」的概念,他們透過木工開槽、預埋磁鐵、再以實木鑲嵌回補的方式,讓磁吸結構完全隱形。謝宗軒強調,這證明了傳統木作可以謙遜地走向新語彙,讓技術悄悄成為日常質感的一部分。
新世代的品牌宣言
這場發動於彰化的「二次革命」,關鍵在於該計畫成功地將四方專業力量整合。謝宗軒表示,TDRI團隊的價值在於拉高視野,整合了室內設計師、文化研究者等資源,幫助他們打開「看不見的盲點」。品牌顧問VODB協助梳理了核心語彙,而設計團隊則將文化進行了「溫柔轉譯」。
這場轉型讓宋韋逸挑戰了價格天花板,讓HOKAS實現了流程的革命,讓御麟找到了情感的共鳴。最終,所有品牌都匯聚到一個共同的目標:為傳統找到在當代生活中「安放」的位置。
義豐品牌的英文名稱「IFON」(IF/如果),正是這種無限可能性的象徵。IFON代表的是「世代之間的承接、文化之間的轉譯」。謝宗軒的願景,如今已成為整個彰化傳產的新品牌命題:讓傳統不再被放在過去,而是被放進每個人的生活裡。這正是彰化製造在下一個時代最深層的價值所在。
資料來源:台灣設計研究院
買不到就用畫的 二戰前後喧騰一時的「絲襪之亂」 當藝術成為配件 名畫襪子讓大師作品化作你的個人風格!
那些年,由王公貴族引領的潮流—西歐貴族熱愛的針織長襪 哎喲~周董襪子常少一隻!「天王嫂」昆凌爆料狗兒子「麻吉」不愛吃飯 愛偷襪
BeautiMode創意生活風格網
BeautiM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