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

不只是吃一頓飯!每場限額四人的《星球製造所:宇宙餐桌計畫》 打造可以吃的藝術體驗!

你是否曾想像過,當藝術作品由畫布變成可食用的餐點,會是什麼模樣?《星球製造所:宇宙餐桌計畫》是由藝術家San Chen陳思安所發起,結合食物及藝術行為的一個極具實驗性的體驗計畫。這裡看到的不是一幅幅掛在牆上或是擺在桌上不可碰觸的藝術作品,而是個可近觀且可褻玩的藝術體驗,更進一步的說,這一幅幅的作品還能夠放進嘴裡感受箇中奧妙。
By BeautiMode  |  2017/08/05

用台南虱目魚鱗做衣服、鳳梨葉變身皮革!循環再生材料顛覆你的材料印象!

隨著環保意識日益高漲,能夠循環再生、永續不竭的生質材料,彷彿成為愛地球的最佳解藥。除了具備低碳足跡、能夠生物分解的材料特性,更能將原先無用的廢料回收加工,化腐朽為黃金!
By La Vie行動家  |  2017/08/05

《關於島嶼》的服裝二三事!ApuJan創意總監詹朴打造雲門舞集舞衣 台灣土地成色彩靈感泉源

針織系列作品受邀進入法國加萊蕾絲暨時尚博物館(La Cité de la dentelle et de la mode de Calais)長期展出的旅英設計師詹朴,繼與長榮航空合作推出機上服之後,再有新作!這次他與ApuJan品牌團隊從伸展台的時裝跨界至舞蹈服裝設計,為台灣知名舞蹈家林懷民的雲門舞集舞作《關於島嶼》操刀服裝設計。
By BeautiMode  |  2017/08/04

班克斯〈氣球女孩〉登英國人最愛藝術品冠軍

知名英國街頭塗鴉藝術家班克斯(Banksy)作品〈氣球女孩〉(Balloon Girl)於三星電視舉辦的一項票選中,擊敗英國風景大家透納與雕塑大師安東尼葛姆雷等人,榮登「英國人最愛藝術品」排行榜第一名,BBC與《時代》雜誌等多家媒體報導,並引發英國藝術圈討論。
By 非池中藝術網  |  2017/08/04

【台灣文化創意產業政策究竟出了什麼問題?】終結台灣文創亂象 應將「文化創意產業」重新正名

2004年曾擔任國策顧問的前文建會主委陳郁秀,當年帶團參訪韓日文化創意產業,在考察報告裡記錄與韓國設計中心院長金哲浩的對話,「台灣的紡織品在世界上占有一定的地位……我們是邀請藝術家來想然後再請designer把它設計到布料生產模樣。」這點足以說明,台灣確實希望透過時尚設計帶動紡織,也就是,將時尚設計,歸到經濟部底下,是為產業而產業的策略。
By BeautiMode  |  2017/08/02

【台灣文化創意產業政策究竟出了什麼問題?】名不正、言不順!四不像的台灣文創產業亂象

台灣文化創意產業,今年走入第15個年頭,最近爭議性愈來愈大、批判聲音愈來愈多,許多廠商將文創冠在前頭,打著文創旗號企圖吸引消費者,一個個新文創名稱接連出現;「文創夜市」、「文創小吃」、「文創豪宅」、「文創園區墓園」,或許未來也會有「文創檳榔」、「文創香煙」、「文創情趣內衣」「文創保險套」,連八大行業也或許會出現「文創酒店」一詞,你可以說它光怪陸離、一堆亂象,你也可以說它新潮創新,這樣的新文創名詞,將來只會更多。
By BeautiMode  |  2017/08/02

反對思想箝制!阿根廷藝術家用10萬本「禁書」打造如帕德嫩神殿般建築

陪伴許多人成長的《哈利波特》和《小王子》,你知道它們其實也曾被列為禁書過嗎?在五年一度,做為世界上最大藝術展之一的2017德國卡塞爾文獻展(Kassel Documenta),今年首次走出德國,與希臘雅典合辦雙城展覽,繼早先一步於4月登場的雅典展區後,卡塞爾展區則於近日正式對外開展,而在此次展覽中,最顯目也最具話題的莫屬矗立在卡賽爾市中的Friedrichsplatz廣場,由阿根廷概念藝術家Marta Minujín打造,以10萬本禁書建構而成的仿雅典帕德嫩神殿公共藝術,刻意選在這個昔日納粹焚燒猶太作家書籍的遺址,除了是對過去納粹殘暴的行為進行控訴外,更盼望藉由「禁書」向全世界傳遞捍衛民主,反思言論與思想自由的重要!
By La Vie行動家  |  2017/07/31

《Lady Dior As Seen By》藝術展降臨台北101 台灣藝術家跨界助陣

以Dior經典包款Lady Dior為靈感而舉辦的《Lady Dior As Seen By》展覽,經歷6年的巡迴終於來到台北,總計55件藝術作品全數免費開放參觀,來自台灣的藝術家劉致宏與邵亭魁也受邀在這次的展覽中首度發表自己對Lady Dior的詮釋。
By BeautiMode  |  2017/07/30

打造輕奢華旅宿體驗!來自荷蘭的潮酒店citizenM世民酒店進駐台灣

享受奢華非得付出高額代價嗎?在2007年創立的阿姆斯斯特丹國際連鎖酒店citizenM世民酒店,由曾經擔任時尚品牌Mexx執行長的Rattan Chadha所創辦,目前在阿姆斯特丹、倫敦、巴黎、格拉斯哥、鹿特丹、紐約等地都設有據點,2017年正式進軍亞太區,第一站選擇落腳台北北門,成為這個連鎖酒店在全球的第11個據點。
By BeautiMode  |  2017/07/30

台南正興街人潮帶動是因為他!移往台南之後從「心」開啟的日常生活!

很難想像,熱鬧的正興街在幾年前,還是清靜的小街道。只有幾間幾十年的在地店家,日復一日營業著,上門通常是老客人,與現在情景相差極大。喜愛這接到日常氛圍的高耀威,7年前決定將店設置在此,從那時候開始,他參與正興街這幾年來的變化,從默默道熱鬧,用熱情與理想堅持,「彩虹來了」成為這街道的一間風景,也是此時此刻高耀威生命中的風景。
By La Vie行動家  |  2017/07/30

穿越時光迴廊 老照片揭露七〇年代造型美感

在電視和網路尚未普及以前,人們的美感是如何被形塑出來的呢?大眾文化又和藝術有甚麼關聯呢?臺北市立美術館新展「為了一種現代的視覺:七〇年代跨域的造型感」展出台灣1970年代的文化產物,從電影、雜誌、攝影與藝術領域探索藝術和美感的形成,展覽從7月14日展到9月17日。
By 非池中藝術網  |  2017/07/29

浮誇才是嘻哈?台灣饒舌音樂品牌顏社首場藝術展演《勞斯萊斯勞力士》 打造最浮誇的紙上奢侈品大展

跨足經營黑膠唱片行與咖啡廳的台灣饒舌音樂品牌顏社,將版圖橫跨至藝術展演,首檔展覽邀請到曾獲日本1_WALL平面藝術大獎的旅日台灣藝術家李漢強舉行台灣首次個展。
By BeautiMode  |  2017/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