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

九份、太魯閣及台南的天空都成為他畫布!法國天空藝術家揮灑福爾摩沙藍天!

以《Sky Art》聞名於全球插畫界的法國藝術家Thomas Lamadieu,自2010年起開始創作此系列作品:以廣角鏡頭拍攝出城市仰角,由建築地景框出獨一無二的天空輪廓,並畫上奇幻可愛的人物為平凡的藍天白雲增添趣味!2012年起,Thomas便與他的《Sky Art》作品在世界各地巡迴展出,解放大家頭頂上的無限想像空間,就在一年前造訪台灣時,《Sky Art》充滿新意的視覺馬上擄獲台灣人的眼光,因此今年,這位天馬行空的藝術家受科技品牌之邀,以台灣天空為畫布,為台灣的天空添上純真的粉藍!
By La Vie行動家  |  2017/07/29

包包就是你的行動電源!台灣新創團隊Paix打造暗藏黑科技的智慧郵差包

賈伯斯(Steve Jobs)一手打造的蘋果(Apple)系列產品,讓兼具外觀、實用、科技等等條件,成為消費產品的最高標準,全世界每天都有無數的創業者積極投入,但真的能夠將產品做到這種程度的人,可說是少之又少。不過,在台灣就有這麼一個團隊,打造出一款受到國際矚目的新商品。
By BeautiMode  |  2017/07/27

紐約第五大道最美的櫥窗!英國藝術家Benjamin Shine用「薄紗」勾勒出五張時尚面紗肖像

好萊塢傳奇女星奧黛麗赫本在電影《第凡內早餐》中,站在紐約第五大道Tiffany珠寶店前大口咬可頌、喝著咖啡,雙眼卻目不轉睛地凝視著櫥窗內華美閃耀的珠寶,這段影史上經典的一幕,簡單卻深深刻劃在所有女人心中,那瞬間方正的小小櫥窗彷彿成了編織夢想的星盒子。櫥窗確實有這種魔力,設計師透過精巧的裝置安排,置入自身無窮的創意靈感,在有所侷限的空間裡陳列出想述說傳達的故事,除對外展示準備販售的精選商品外,也同時呈現一場甜蜜美夢。
By La Vie行動家  |  2017/07/26

世界最古老藝術工作室在伊索比亞

歐洲考古學家最新一份報告顯示,衣索比亞東部一座擁有4萬年歷史的洞穴,可能是目前所知最古老藝術工作室。史前居民拿它作為一種顏料的製作場所,這個工作室可能被沿用至少4500年之久。
By 非池中藝術網  |  2017/07/24

在紐約電話亭聆聽70位移民的故事

在手機普及以前,使用公共電話曾是許多人的回憶。在歐美,電話亭提供了行人一個臨時的私密空間,可以即時和親友聯繫。假如電話亭變成了藝術裝置,你會期待遇到什麼樣的體驗呢?
By 非池中藝術網  |  2017/07/22

【影片】揭密5個關於草間彌生你不知道的小故事!圓點南瓜初訪新加坡國家美術館!

還記得2015年11月風光開幕的新加坡國家美術館(National Gallery Singapore)嗎?被譽為亞洲羅浮宮的新加坡國家美術館由法國建築工作室Studio Milou設計,結合市政廳及最高法院這2座80年歷史的建築,加入現代元素吸引眾多人前往參觀。而這座炙手可熱的美術館現在更是位於話題最高點,因為「圓點女王」草間彌生作品首次來到東南亞開展了!
By La Vie行動家  |  2017/07/20

高空才看得到的美麗景象!2017國際無人機空拍攝影大賽得獎作品讓你看見有「高度」的美

成日身處在喧囂城市的我們,對於眼前千篇一律的巷弄色調與鋼筋水泥景致,似乎早已進入麻痺階段,關於城市的印象還是回憶,或多或少都覺得談起來有些索然無味,不過若是轉換切入點,試著以「高度視角」重新凝視,或許能夠發現另一處我們還未嘗體驗過,甚至感到有些新奇的美麗境界。
By La Vie行動家  |  2017/07/19

外國人看面相 這種長相天生會犯罪?跟著醫師一起探討西方的「顱相學」

關於面相,中西方有不少相似的諺語,例如「人不可貌相」 英文是「Never judge by appearances.」或者「Don't judge a book by its cover.」。諺語歸諺語,雖然提醒我們不要以貌取人,但這還是大家的通病。
By 時報出版  |  2017/07/15

我愛你…我並不愛你 專訪日動畫廊東京當代館客座策展人宮津大輔

日動畫廊東京當代館自2001年開館以來,除了承繼銀座本館創立至今面向未來的開拓精神,更以「身分(identity)」為主題的年度展覽,鼓勵人們重新思考自我與當代社會之間的關係。今年的年度展覽「Identity XIII - Je t'aime... moi non plus - A love journey around art」(我愛你…我並不愛你-一段圍繞藝術的愛之旅)邀請日本知名工薪收藏家宮津大輔客座策展,展覽集結9位藝術家,分別是Lucas Grogan、Syaiful Garibaldi、塔萬瓦圖亞(TawanWattuya)、荒木経惟、飯田竜太、坂本和也、広木兼太郎、莫依斯基斯林(Moïse Kisling),以及喜多川歌麿。
By 非池中藝術網  |  2017/07/14

達利唯一後代求驗DNA 西班牙法院:開棺作親子鑑定

超現實主義巨人達利(Salvador Dali)去世後28年,遺體遭逢被開挖的命運。一名61歲女性聲稱自己是達利的後代,經西班牙法庭判決,將挖掘遺體取得生物物證進行DNA親子鑑定。最快下個月開棺。
By 非池中藝術網  |  2017/07/13

台北日動畫廊:駐村經驗下的觀察家 塔萬瓦圖亞(Tawan Wattuya)

塔萬瓦圖亞(Tawan Wattuya)以特殊的水彩處理技法與發人深省的創作題材為名,他藉由輕快薄透的色調筆觸,展現當代泰國社會的速度感與動態感,透過長期駐留海外的創作經驗及感性的藝術語彙,嘗試理解他所生長的國家,同時又不斷對當代泰國與全球化下的各種社會政治議題提出質疑。塔萬瓦圖亞的作品至今廣泛於曼谷、新加坡、北京、巴黎、紐約、東京、布里斯本以及布魯塞爾等城市展出,他亦是2016年英國保誠當代藝術獎(Prudential Eye Awards)繪畫項目的入圍者。
By 非池中藝術網  |  2017/07/13

【造物神人】這些你從未想像過會成真的超實用神物

在募資平台達到588%集資率的滑板城市自行車『Sliders』,是來自台灣的徐浩庭一手創立,將原本的自行車的概念完全翻轉,誕生全新的樣貌。同是以工藝設計為理念,結合中國近幾年最熱愛的小清新情懷,曾留學溫哥華的余大衛,以DIY手造的紙質藍芽音響,結合藝術塗鴉,一瞬間在中國年輕人的耳邊傳開,大肆爆紅。他們的共通點是,將原有的事物注入全新的創意思維,進而迸出火花,展現年輕世代的軟實力!這次台灣、中國兩岸的創意家因著『淘寶造物節』結緣,展開一系列對話,讓更多人也能分享他們的創意來源。
By Juksy  |  2017/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