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

想幫企鵝減肥竟意外成為超人氣秀!那些一度可能消失的北海道熱門景點

每年夏季,都有上百萬人蜂擁至位於北海道中央的富良野,欣賞夢幻的薰衣草與彩色花田美景,好玩的是富良野(Furano)這個地名由來,據說與芬芳的花香剛好相反,而是來自愛奴語「臭臭的地方」(hura-nu-i),因為當地鄰近火山十勝岳,富良野川河水含有硫磺味之故。那麼,富良野廣大的薰衣草田又是怎麼來的呢?
By 東美出版  |  2020/10/28

有錢為什麼反而不愛買衣服、手袋?這些知名人士 選擇每天穿同套衣服的理由是什麼?

每天出門上班,你是否會煩惱要穿什麼呢?筆者最近在 PTT Womentalk 板上就看到這麼一篇文章—「同套衣服穿兩次被嫌」。簡而言之,這名女性的公司並沒有規定穿著,但某天穿了碎花洋裝出門準備上班時,卻被鄰居阿姨說:「這件前幾天才看妳穿過,衣服可以多變點啊,幹嘛一直穿同套衣服?」
By Women In Work  |  2020/10/27

怪誕或是可愛?數位插畫家以奇怪的未知生物反映經年焦慮

2020年發生了很多讓人難過、沮喪、受不了的事,隨著今年已近尾聲,回首整年的紛紛擾擾,你是否感到焦慮煩悶傷心呢? Mark S. Gagne也有這樣的感覺,他是加拿大安大略省的數位插畫家,最近他利用攝影和繪畫,創作了一些有點奇怪、恐怖的生物
By 城市美學新態度  |  2020/10/27

漫畫家ぽん吉 的野菜精靈大集合:「動物撞蔬菜」打造可愛知識漫畫

把時間逆溯到童年,還記得那個說甚麼也不願多吃一口紅蘿蔔的自己,以及與爸媽執拗斡旋的傻勁嗎?遇到吃菜就發懨發愁,不分國族與性別,幾乎是所有人孩提時的共同記憶。日本繪師與 漫畫家ぽん吉 (Ponkichi)有感於此,便創造一系列「蔬菜精靈」(おやさい妖精さん)插圖
By 城市美學新態度  |  2020/10/26

期間限定!日航商務艙機上饗宴 空服員歷任制服經典重現

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許多人已經至少超過半年沒出國了,觀光業仍絞盡腦汁,推出各式「偽出國」「類出國」體驗活動,讓渴望出國的民眾能過過乾癮。從10月3日開始,在每週一、三、六復飛台北松山到東京羽田航班的日本航空,也特別與台北老爺酒店首度攜手,打造限定版空中饗宴一泊二食住房專案,強調原汁原味機上饗宴重現,讓國人不用出國,也能重溫遨翔天際的感覺。
By BeautiMode  |  2020/10/26

走進2020 ART TAIPEI 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 回歸藝術創作的哲思與本質

本屆的台北藝博當中,無論是畫廊區、特展區、新銳區或是論壇講座均有精采的規劃。每一個角色的藝術工作者們,都用心地將喜歡藝術的心情傳遞出來。在艱困的大環境之下,勇敢地透過藝術與時代對話。
By 非池中藝術網  |  2020/10/26

日記boy、總督府職員錄,帶你穿越日治時期的台灣

本文從中研院台灣史研究所檔案館嚴選兩宗館藏,透過「日記系男孩──葉盛吉」的個人觀點,與「台灣總督府職員錄」的資料分析,重現日治時期台灣人生活的光景。
By 研之有物  |  2020/10/25

縫補牠們的困境! Louis Masai拼布動物壁畫關懷物種滅絕危機

倫敦的藝術家Louis Masai十分注重環境保育,他創作了許多大型的瀕危動物壁畫,這些動物像是拼布組成的玩具,帶有多樣的色彩
By 城市美學新態度  |  2020/10/25

北朝古人心裡苦怎麼辦?造像!

若要了解北朝的文化,佛教藝術是不可忽視的領域,其中蘊含了當時世人如何面對生與死、亂世如何尋求心靈庇護等,這些故事被刻在石窟與造像碑,透過中研院史語所的顏娟英研究員實地田野調查,從藝術史的角度解讀圖像的時空背景與圖像裡的各種心思。
By 研之有物  |  2020/10/24

史上最美的「漂浮森林」!澳洲百年棄船成了自然孕育地-儼然遺世獨立般的極致絕美

位在澳洲(Australia)雪梨的帕拉馬塔河河畔,有許多棄船被忘卻在此地,殘破的外殼和周邊毫不和諧的獨特景象,成了詭異的面貌──但近幾年來,這裡漸漸成了攝影愛好者和旅客們必訪的景點
By 遠見雜誌  |  2020/10/24

不再是被歷史掩沒的模糊身影!女子有才 看見「她」的精彩生命

女性在文化發展的歷史進程中,擁有不容忽視的地位與貢獻,但不容諱言,中國數千年的古代社會,基本上仍是一種以男性為主導的環境架構。因此,諸如「男尊女卑」、「男主外,女主內」、「女子以弱為美」,與「女子無才便是德」等說法,成為保守人士根深蒂固的觀念,也對中國的女性產生深遠的影響,導致極多女性的才藝,終其一生,都無法得到充分的發揮。這些女性的處境與心聲,只有透過一些優秀藝術品的詮釋,才幸運地博得同情與關注。
By BeautiMode  |  2020/10/23

台灣美術再發現!北師美術館《不朽的青春》 74件作品重新認識台灣現代藝術

1920年代,台灣現代藝術開始蓬勃發展,參與創作、鑑賞美術被年輕世代視為追求現代化的一環,也是實現新時代文明社會的象徵。黃土水、陳植棋、陳澄波⋯⋯等藝術家前仆後繼,遠赴海外留學。他們燃燒生命致力創作,除了揭開台灣現代美術的序幕外,他們竭盡心力創作的結晶,也超越時代的政治紛爭,成為台灣的文化記憶寶庫。
By BeautiMode  |  2020/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