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

這些都是宮廷潮色!跨越歐亞大陸的帝王美學

不論東方還是西方,皇室都是風格的推動者。17世紀時,分處於歐亞大陸兩端,兩位君王開啟了一段不尋常的交流,中國的康熙皇帝與法國的路易十四,在耶穌會傳教士的牽引下,不僅曾彼此通信、分享彼此各自擅長的學問與藝術,更在工藝上帶動了一系列學習、模仿突破的風潮,其中被傳教士當作貢品的畫琺瑯,由於造型優雅、色彩絢麗,令康熙皇帝喜出望外,為了滿足對畫琺瑯迫切的渴求,他決定引入這項工藝。
By BeautiMode  |  2020/08/19

因應病毒!義大利商家恢復使用「遞酒窗」,上一次啟用是17世紀黑死病蔓延時期⋯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之後,短短半年內已經徹底改變了全球各國、所有民眾的日常生活,不僅旅遊業、航空業遭到重創,就連餐廳都受到嚴重影響。同時在「歐洲最浪漫的國家」義大利各個餐飲店家,也悄悄打開了一扇歷史的小窗,你可能曾在義大利城市街道的店家牆壁上看過這個設置,但因為久未使用,普羅大眾很少知道它們的用途。
By Juksy  |  2020/08/19

18世紀也有極簡風?見證歷史的歐洲銀器美學

凡是看過《唐頓莊園》(Downton Abbey)、《凡爾賽宮》(Versailles)等以歐美貴族生活為背景的時代劇,必然會注意到故事主人公生活中隨處可見的銀器,這些美麗的工藝品,除了平時慣用的刀叉、餐具外,多半收藏在指定的空間內,由管家、男僕們悉心照料,有些傳家之寶甚至只有在重要場合才會正式亮相,而對於熟悉西方文化的人來說,銀器的美學與工藝風格,所反應的除了工匠的工藝素美與美學品味,更是歐洲歷史的見證。
By BeautiMode  |  2020/08/18

穿著正式表演服的假掰音樂家演出、看電視的佛陀…這些作品徹底挑戰你藝術品味

十八世紀以後,我們對藝術與非藝術的區分,並非那麼的理所當然。這也就是為什麼當法國藝術家杜象在一九一七年購買一個小便斗,簽上“R. Mutt 1917”,並取名〈噴泉〉(Fountain, 1917),送去美術館展覽後,會引起軒然大波的原因。
By 三民書局  |  2020/08/18

柏林縮時攝影師Joerg Daiber為2018布魯塞爾花毯節留下永恆的絢爛身影

原應在今年夏天盛大展開的比利時布魯塞爾花毯節,因為新冠肺炎疫情肆虐而必須延期舉行。雖然今夏無緣一睹花毯節的艷麗風采,但幸好柏林縮時攝影師Joerg Daiber製作了上一屆2018年的花毯節縮時影片,畫面中如錦緞斑斕多彩、細密繁複的圖樣,以及圍繞著花毯的熙攘人潮,彷彿都讓我們置身當年的盛會,聽見鼎沸的人聲,嗅得百花的芬芳。
By 城市美學新態度  |  2020/08/18

當藝術成為配件 名畫襪子讓大師作品化作你的個人風格!

1965年,聖羅蘭先生(Yves Saint Laurent)將荷蘭風格派畫家蒙德里安(Piet Cornelies Mondrian)的經典作品與洋裝結合,設計了大色塊幾何圖案的蒙德里安裙(Mondrian Dress),開啟了藝術與時尚結合的無限想像,到了21世紀,來自葡萄牙的品牌Curator Socks,將大師畫作的精髓延伸至平時看不見的襪品上,讓仰慕大師美學的人,能夠用小物件表達對藝術的喜愛。
By BeautiMode  |  2020/08/17

雷神索爾就是猛!克里斯漢斯沃宣布加盟國家地理「鯊魚」節目,影迷:變身水行俠?

今年36歲的澳洲男演員克里斯漢斯沃(Chris Hemsworth)在2011年憑藉著漫威超英角色電影《雷神索爾》成功闖進好萊塢,如今身高191公分、擁有一身無可挑剔健美肌肉身材的他,已經是全球家喻戶曉的票房男星,並領銜主演《壞事大飯店》、《MIB 星際戰警:跨國行動》、《驚天營救》等電影。不過,克里斯漢斯沃不像許多演員走紅之後,通常會就近在好萊塢買房以便工作通勤,他與結婚長達10年的《玩命關頭》艾兒莎巴塔奇(Elsa Pataky)堅持定居於男方的家鄉澳洲並自豪:「我們的孩子都在自然中長大!」
By Juksy  |  2020/08/17

超級名模CHICken,大展巨星丰采

Ladies and Gentlemen, let’s welcome 名模 「CHICken」! 專業攝影師Matteo Tranchellini本就喜愛雞的型態,當農民Goerge邀請他參加義大利米蘭鳥舍展,他立刻和朋友Moreno Monti組隊,開啟這趟非凡的攝影之旅。那一天,他們愛上了這些天生名模無法忽視的美麗,拍出了令人驚嘆的CHICken系列。
By 城市美學新態度  |  2020/08/17

海底的溫室、海底的花,澳洲海底博物館帶你見識海底的溫度與繁華

瑰麗絢爛、生機蓬勃的澳洲大堡礁是舉世聞名的觀光景點,在你今生必訪的旅遊清單中是否也有它的一席之地呢?為了永續留存這美麗而夢幻的水底世界,藝術家Jason deCaires Taylor與海底博物館(MOUA)合作,藉科學之力鍛造出有溫度的裝置藝術。目前已完成的兩項作品分別是位於湯斯維爾(Townsville)沿海的發光雕塑「海洋警報」(Ocean Siren)以及水面下的大型藝術品「珊瑚溫室」(Coral Greenhouse)。
By 城市美學新態度  |  2020/08/16

極簡主義街頭攝影師George Natsioulis,在都市叢林獵狩一記詩意霎那

1982年生於希臘的攝影師George Natsioulis,不諱言自己鏡頭下所攫捕的極簡主義視覺場景,乃是受到抽象畫影響。其作品往往關注明暗光影、輪廓形體、色彩及平衡的交互作用,藉此演繹如詩雋永的街頭攝影。Natsioulis的目光總會凝覷著一些隱微平凡的人們,像是單獨趨行在某個街口的城市居民,他們形隻影單的動態藉由精心佈局的結構和光影,驀忽間,角色嵌入既存畫面,成為蘊蓄張力來源的元素。
By 城市美學新態度  |  2020/08/16

天然冷氣免費吹就是爽!全台「10大避暑秘境」推薦,雲海鞦韆、絕美瀑布、迷霧森林秒殺記憶體!

炎炎夏日,覺得待在室外不到十分鐘就快中暑,但又不想一直待在冷氣房裡嗎?今年受到武漢肺炎疫情影響,戶外行程變得超夯,不管走到哪裡都是滿滿的人潮,真的有夠悶⋯⋯小編精選全台十大消暑秘境幫你降火氣,為了自然美景上山下海在所不惜,還有機會看到比尼辣妹!
By Juksy  |  2020/08/15

北極挪威群島創史上最高溫!科學家警告:北極熊未來恐全面消失

對許多人來說,21.7度是個再尋常不過的溫度,但對斯瓦巴群島的居民來說,卻是非常弔詭…… 北極,也許長久下來都帶給人們冰封且永凍的冷冽印象,但近幾年來卻在全球暖化和氣候變遷的影響下,導致愈來愈多海冰溶化──這不僅造成海平面上升,北極熊接連失去棲地和糧食的悲劇,也不斷在人們的生活中殘酷上演。
By 遠見雜誌  |  2020/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