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

台北日動畫廊:駐村經驗下的觀察家 塔萬瓦圖亞(Tawan Wattuya)

塔萬瓦圖亞(Tawan Wattuya)以特殊的水彩處理技法與發人深省的創作題材為名,他藉由輕快薄透的色調筆觸,展現當代泰國社會的速度感與動態感,透過長期駐留海外的創作經驗及感性的藝術語彙,嘗試理解他所生長的國家,同時又不斷對當代泰國與全球化下的各種社會政治議題提出質疑。塔萬瓦圖亞的作品至今廣泛於曼谷、新加坡、北京、巴黎、紐約、東京、布里斯本以及布魯塞爾等城市展出,他亦是2016年英國保誠當代藝術獎(Prudential Eye Awards)繪畫項目的入圍者。
By 非池中藝術網  |  2017/07/13

2017 ART FORMOSA特搜-藝術不再只是藝術,而是生活的新指標

在這一次「2017 ART FORMOSA福爾摩沙國際藝術博覽會」當中,集結了臺灣與世界各地的畫廊共同展出,一方面我們可以看到臺灣當代藝術發展的多元樣貌,另外一方面,我們也可以連結國際,觀賞各種不同形式與媒材的藝術作品,並透過這次大會在展覽空間的特殊安排,讓我們有另一種全新的藝術生活體驗。接著,就讓我們一起進入大會的藝術場域當中吧!
By 非池中藝術網  |  2017/07/12

上班族當代藝術收藏之道 日本收藏家宮津大輔:作品是否有原創力很重要

為期四天的2017年福爾摩沙國際藝術博覽會(Art Formosa),在台北松山文創園區及誠品行旅登場,此次特別來台參加藝術論壇的日本收藏家宮津大輔(Daiisuke Miyatsu),除了分享自己的收藏故事,也大方傳授自己的上班族當代藝術收藏之道,他也透露,一位平凡上班族想擁有自己喜愛的收藏,很重要的就是靠「時間」累積資本。
By BeautiMode  |  2017/07/10

網路與時尚是藝術新出路?加拿大攝影師Petra Collins成新世代藝術家最新典範

來自加拿大的新銳藝術家暨攝影師Petra Collins,今年才24歲,就已經有與Gucci和Stella McCartney等國際知名品牌合作的經驗,倫敦泰特現代藝術館(Tate Modern)以及紐約當代藝術博物館(Museum of Modern Art,MoMa)等文化機構也曾是合作對象,她甚至也被《富比士》(Forbes)雜誌選為2017年30位30歲以下的藝術與時尚新銳之列。
By BeautiMode  |  2017/07/09

尊彩藝術中心:【許家維個展】臺灣總督府工業研究所

「台灣總督府工業研究所」這不為人熟悉的單位是許家維本次在尊彩藝術中心籌畫多時的個展名稱,而這也是他今年所發展而出,極富深度歷史探源的系列。台灣總督府工業研究所這個單位的出現,主要是台灣在日本時代的歷史發展中,因其殖民地工業化的政策導向,原意設立工業試驗所,然時局丕變,隨著二戰情勢的演變,導致工業傾向於軍需產業化,因此日本內閣在1938年1月決定「生產力擴充計畫」,工業試驗所之構想和中央研究所工業部之擴充結合為一,並於1939年4月成立工業研究所。這段歷史隨著美軍轟炸以及國民政府改建為空軍總部後,也逐漸地被遺忘與改寫。許家維透過其中所涉及的科學及工業發展的變遷脈絡,發展出三件迥異但卻相互交織的錄像裝置。
By 非池中藝術網  |  2017/07/07

宏藝術/ 陳朝寶個展「我思故我畫」

「我思故我畫」是陳朝寶的個人寫照,他不擅言詞,將內心的千言萬語揮灑在畫布上,他畫風多變,在空間、色彩和人物方面有多樣的呈現,表現主義、超現實以及立體派的語彙都出現在他的畫作中,今年在宏藝術舉辦個展,用創作代替言語,向觀眾傾吐心事。展覽自6月23日展至7月23日。
By 非池中藝術網  |  2017/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