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尚界如何扼殺設計師的創意?Dana Thomas新書《GODS and KING》獨家揭露

今年1月中旬,John Galliano以Margiela高級訂製服系列宣布回歸時尚界,讓許多粉絲都歡欣鼓舞,這位曾經飽受酒癮和毒癮困擾的設計師,重新調整好自己的步調,再度踏上他最熟悉的伸展台鞠躬謝幕。即使他不在業界的期間,服裝秀依然照樣場場進行,新銳設計師仍然年年輩出,可是這些年過去,似乎有什麼東西一點一點地失去;3月即將在台灣上映的時尚紀錄片《璀璨風華 Dior之夜》(Dior and I),片中的Raf Simons在極短時間內要完成他在Dior的第一季高級訂製服,為此多次壓力大到眼眶泛紅,而日前他在Dior東京大秀前夕,也不諱言地公開表示現在時尚界不健康的走向,讓他與其他設計師都只能藉著互相扶持,才能繼續走下去

 

就像是個「流行趨勢」一般,前模特兒暨時尚記者Dana Thomas先前為《華盛頓郵報》撰寫關於John Galliano事業走下坡的新聞時,發現時尚設計師的問題逐漸浮出檯面,於是她開始著手訪談撰稿,將資料集結成書《GODS and KING:The Rise and Fall of Alexander McQueen and John Galliano》,透過本書提問:「我們是不是在追求利益的過程中,失去了人情味?」

「我是因為之前在為《華盛頓郵報》撰稿,寫到John Galliano事業衰敗的時候,才開始注意到這件事情。」作者Dana Thomas接受美國時尚媒體Fahsionista電訪時表示。

作者Dona Thomas(圖/Fashionista)
作者Dana Thomas(圖/Fashionista)

「John Galliano並不是第一個被龐大壓力擊垮的設計師,於是我開始蒐集資料,結果非常驚人,我發現原來Marc Jacobs也曾經進入戒毒中心、前任Balmain設計總監更因為過度焦慮最後進了精神病院,然後最有名的當然還是Alexander McQueen,他甚至自己了結了生命。」Thomas說這些是她撰寫本書的動機,而在此之前,她也出過一本書《精品為何不再光鮮》(暫譯,Deluxe:How Luxury Lost Its Luster)探討時尚產業。

Jean Paul Gaultier因時尚界汰舊換新的速度失序而退出成衣界

再這樣下去,時尚會變得像朝九晚五的工作,我們將不再有偉大的設計。

Alexander McQueen與他的母親(圖/WWD)
Alexander McQueen與他的母親(圖/WWD)

《GODS and KING:The Rise and Fall of Alexander McQueen and John Galliano》中,Thomas採訪了時尚界中的核心人物共150人,將他們的訪談和她蒐集來的資料,集結成300多頁的精裝書,透過英國兩大時尚設計師Alexander McQueen和John Galliano事業的崛起與衰敗,探討時下時尚界面臨的問題。Thomas說,她選擇這兩位時尚大師作為引子,除了是因為他們的背景很類似之外,也因為他們的職涯正好也見證了時尚界的轉變:「他們倆位都出身自社會底層,有個勞工階級的父親,和溺愛他們的母親;他們的父親家庭觀都很傳統,很在意他們的兒子是同性戀;他們都很喜歡畫洋裝;他們都是從聖馬汀畢業的;他們都曾經當過Givenchy的設計總監,他們的軌跡很類似,但卻擁有截然不同的結局。」Thomas認為他們的天才無庸置疑,而這項天賦也激發了業界其他人的潛力,無論是攝影師、彩妝師還是髮型師,所有人都會非常努力,竭盡所能地,只為了讓自己的作品配得上他們的設計:「曾經有髮型師告訴我,McQueen會激發他們做一些前所未見的瘋狂作品。」

Dona Thomas的新書《GODS and KINGS》的封面(圖/Amazon)
Dana Thomas的新書《GODS and KINGS》的封面(圖/Amazon)

近幾年不斷盛傳著「時尚已死」的說法,在快速時尚席捲全球的「後McQueen與Galliano時代」,Thomas非常認同這個想法:「人們不斷抱怨現在的時尚界過於商業化,失去了原本的靈魂,但如果時尚界的運作方式,不再像以前McQueen、Galliano那樣,或是Tom Ford在Gucci、Marc Jacobs 在Louis Vuitton那樣,將自己的靈魂跟理念放入商品,而是由龐大的設計團隊主導快速又便宜的時尚商品,時尚最後會變得像朝九晚五的工作,我們將不再有偉大的設計。」

作者認為後McQueen時代,品牌比設計師重要,在一個品牌中,每個人都是僱員,即便像明星一般的設計師也是,只比品牌本身稍微不重要一點點。除了設計師以外,每個員工都是默默付出,在幕後生產一些可以貼上標籤販售到全球的商品。

而前陣子Gucci新任創意總監就是時尚界轉變的鐵證:「為什麼哪個設計師不選,又選了一個首席飾品設計師當設計總監?我覺得最後時尚界會完全跟時尚脫鉤,變成一個只有飾品跟包包、鞋子、太陽眼鏡跟香水的世界,因為這些東西利潤最高,又沒有任何尺寸的問題,全世界都可以賣,也可以跟時尚界沾上邊。像現在的Louis Vuitton,有超過90%以上的利潤都來自於經典的monogram行李箱跟包包,這些他們從19世紀就開始賣的東西。Givenchy先生曾在10年前告訴我,走在法國時尚大道聖奧諾雷市郊路(Rue du Faubourg Saint-​Honoré)上,放眼望去全部都是包包跟鞋子,這件事情告訴我們什麼呢?就是時尚已死,所以我一點都不意外Gucci又指定了一位飾品設計師當設計總監。」

▶Jil Sander女士據傳就是因為受不了被飾品統治的時尚界,再度憤而離職

前一陣子Dailymail報導,Alexander McQueen有很長一段時間,都在偷偷計畫自己的死亡,甚至也曾向人透露自己「打算死在伸展台上」,不過當時周圍的人都沒當一回事,因為他在死前有相當嚴重的藥癮,精神狀況非常差,之後雖然McQueen依照了自己的計劃服下大量藥劑,但卻因為藥效延遲發作,所以最後仍然沒在伸展台上去世,而是在自己的家中離開人間。

McQueen最經典的服裝秀之一,機器噴嘴現場將顏料噴在服裝上(圖/WWD)
McQueen最經典的服裝秀之一,機器噴嘴現場將顏料噴在服裝上(圖/WWD)

與McQueen命運相仿的Galliano,則差點走上類似的後塵,Dana Thomas說,以前每個品牌一年都只需要負責2個服裝系列,但在Galliano離開Dior的時候,他手上負責的服裝系列高達32個:「這讓他完全背離設計師的職責,反倒像個經理人,但他又沒有受過任何經營管理方面的訓練。」這些來自工作上的壓力,導致Galliano尋求酒精和毒品的慰藉,在本書中,Thomas提到了非常多毒癮的事情,因為她認為歐洲跟美國的文化不太一樣,這也有可能是讓McQueen走上絕路的原因:「在美國,你可以很公開地對大眾說:『對,我有問題,我試著在解決我的問題,希望未來會更好。』但在歐洲沒有人這樣做。我認為企業主必須顧及這些創意工作者的健康與精神狀況,因為這會深深影響他們的創造力。這需要的不僅僅只是聊天抒發,而是需要更實際的作為。如果歐洲這邊能像美國一樣,告訴有毒癮的設計師說:『沒關係,我們讓你去戒毒中心,保證你回來之後工作都還在。』這對設計師來說是莫大的幫助。」

▶Tom Ford分享14個在時尚界成功的祕訣

年輕時的John Galliano(圖/WWD)
年輕時的John Galliano(圖/WWD)

但好在,最後時尚界依然保住了John Galliano,對此,Thomas認為這是冥冥之中的美妙安排,因為Margiela一直是McQueen最愛的設計師,在McQueen年輕的時候,曾經去應徵當Margiela的助理,但卻被回絕,Margiela對他說:「以你的才華來當我的助理太過大材小用了,去開創你自己的事業,我相信你會做得很好。」結果他做到了,正如同Margiela所預言。只是很不幸地,時尚界與McQueen的緣分已絕,終究無法阻止悲劇發生。不過Thomas看到Galliano回歸感到相當欣慰:「我覺得事情這樣發展,對我的書來說,是最棒的結局。我們失去了崇拜Margiela的McQueen,我們差點也失去Galliano,不過現在他看到了一線曙光,而那道光,就是Margiela。」

資料來源:Fashionista、Dailymail、WWD

BeautiMode創意生活風格網為宏麗數位創意股份有限公司旗下最具時尚商業知識的線上媒體,我們從人文角度出發,報導國內外優秀的時尚與娛樂產業工作者及創意人士,推動台灣新銳品牌,探索影視美學…期望透過我們深入淺出的介紹,讓業內人士或產業門外漢都能對相關領域發展和脈動有更深入的了解與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