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亞是史上最著名的劇作家,啟發了許多影人,20世紀後,透過電影認識莎劇的人口,甚至比劇場還要多。今年適逢莎士比亞逝世400週年,本屆金馬影展也特別與英國文化協會合作,挑選了六部改編莎劇的經典電影,讓影迷們重溫莎士比亞的作品。
堪稱「莎劇之王」的勞倫斯奧立佛,改編自〈哈姆雷特〉的《王子復仇記》(Hamlet, 1948),在保留原劇之美及主題精神外,他對銀幕表演、場面調度的再創造,無論演或導,皆為典範,讓法國電影理(評)論巨擘巴贊讚美不已。《王子復仇記》不僅是史上首部贏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的英國電影,也是至今唯一以莎劇角色榮登奧斯卡影帝寶座之人。
被譽為「英國莎劇王子」的肯尼斯布萊納,能演善導,他把莎翁喜劇〈無事生非〉轉變為華彩燦爛的《都是男人惹的禍》(Much Ado About Nothing, 1993),充滿創意的選角邀來丹佐華盛頓、凱特貝琴薩、基努李維、米高基頓領銜主演,而肯尼斯布萊納與艾瑪湯普遜這對昔日夫妻在大銀幕上唇槍舌戰的演技示範,更是完美絕響,為莎翁喜劇少數成功改編的精品。
師承義大利電影巨匠維斯康提的法蘭哥柴菲萊利,改編自〈羅密歐與茱麗葉〉的《殉情記》(Romeo and Juliet, 1968),彷彿有靈魂的攝影鏡頭,感人肺腑的配樂,美輪美奐的服裝場景,從古典跨界現代與流行,甚至啟發了電台司令樂團和漫畫家高橋留美子。被美國影評權威羅伯艾伯特譽為「影史上最扣人心弦的莎劇電影」,即使1996年巴茲魯曼的現代版本,其青春路數也難脫本片啟發,讓李奧納多狄卡皮歐日後的詮釋也只能算是致敬與學樣。
英國知名演員伊恩麥克連,雖然在劇場成績顯赫,卻耕耘了三十年才以《理查三世》(Richard III, 1995)開啟遲來的銀幕事業,榮獲歐洲影帝。伊恩麥克連不只主演、也主導本片的改編,將十五世紀的歷史,轉移到廿世紀法西斯主義盛行的三○年代,為原劇的心機、殘暴、逆倫、鬥爭,提供觸目的真實感與聯想性,也助導演李察朗肯勇奪柏林影展最佳導演。
以《大國民》名垂影史的奧森威爾斯,他的得意之作《夜半鐘聲》(Chimes at Midnight, 1965),大刀闊斧地將五齣莎劇消化再創作,並親自飾演整天帶著王子吃喝玩樂、吹牛耍廢的弗斯塔夫,藉由這個角色,對時代、政治、階級、情義,做了深刻的撻伐。片中獨到的角度、霸氣的攝影、精彩的剪輯,讓這部嘔心瀝血之作被推崇讚譽為藝術成就最高的莎劇電影。
當學術界還在爭論莎士比亞的性向問題,英國同志電影大師德瑞克賈曼一個箭步就把多首「證據確鑿」的十四行詩,化為電影《天使的對話》(The Angelic Conversation, 1985),以如夢似幻的影像建構兩個同性戀人的旅程。然而這個酷兒版的奧狄賽,也要面對火燒車、監視雷達的野蠻對待。在愛滋剛開始撞擊世界的80年代,賈曼用莎士比亞的文情並茂,詩化愛,淨化恨,也預告了日後《花園》、《英倫末路》的孕生。
而在影展的「經典重現」單元,也將獻上《十誡》(The Decalogue 10, 1989)、《偏見的故事》(Intolerance, 1916)、《紫雨》(Purple Rain, 1984)、《終極追殺令》(Leon, 1994)導演版等四部朝聖級的電影。
恰逢奇士勞斯基逝世20週年,當「三色系列」與《雙面維若妮卡》皆已重回戲院,金馬影展推出更難得一見的《十誡》全新數位修復版,長達十小時的大師手筆,涵蓋他後期作品所有主題與技法,宛如電影盛宴。
而今年也是美國電影之父葛里菲斯《偏見的故事》(又名:忍無可忍、黨同伐異Intolerance, 1916)問世100週年,百年前驚世駭俗的敘事手法,現在看來依舊怦然驚豔,遑論大銀幕的效果。
為了悼念美國流行音樂巨星王子(Prince),影展中也安排了他囊括奧斯卡與葛萊美獎的《紫雨》(Purple Rain, 1984),喜歡盧貝松《碧海藍天》的朋友,就更不能錯過一刀未剪的《終極追殺令》(Leon, 1994)導演版,尚雷諾、娜塔莉波曼的經典組合將有更勁爆的火花。
盧貝松攜《露西》五度訪台 讚台灣親切承諾再回來 大導演獨鍾小籠包想在巴黎開店
由十段故事組成的《十誡》(1989),是波蘭電影大師奇士勞斯基以《聖經》中十誡條文為題,所拍攝長達十個鐘頭的電視電影,其中兩集更延伸為經典的《殺人影片》、《愛情影片》(又名:《情路長短調》)。《十誡》故事皆由一個華沙社區的居民生活展開,藉由各自的道德抉擇、掙扎與禁忌,描繪出一幅波蘭當代社會圖像。每集因不同的攝影師掌鏡,雖使影像風格迥異,但在奇士勞斯基執導下卻又具統一。
美國電影之父葛里菲斯的《偏見的故事》(1916)是電影史上的經典傑作,葛里菲斯藉由四個不同時空的故事:古城巴比倫陷落、耶穌受難、十六世紀法國大屠殺,到二十世紀初期的階級抗爭,對無法包容異己的社會展開質疑。影片敘事技巧、鏡頭運用及交互剪接的蒙太奇手法,更深遠影響後世電影的發展。
美國流行音樂天王王子初登大銀幕的半自傳音樂電影《紫雨》(1984),邀來眾多音樂人跨刀演出,並添入大量的現場演出戲份,王子的舞台身段魅惑奪魂,極盡大膽挑逗,其中一首歌詞情慾露骨、引發爭議的「Darling Nikki」,更間接催生美國唱片「家長警示標誌」(Parental Advisory)。儘管如此,這張王子量身打造的同名專輯仍被譽為史上最偉大的專輯之一,眾人傳唱。
盧貝松與法國男星尚雷諾攜手合作在好萊塢打響名號的《終極追殺令》(1994),除了挖掘年僅十三歲卻才華奪目的娜塔莉波曼,獨具風格的電影美學與鮮明的角色形象,更獲得極大迴響。飾演反派警官的英國男星蓋瑞歐德曼,瘋狂駭人的精采演出也為角色樹立經典。當年因顧慮觀眾接受度,刪減主角曖昧情感的互動片段,皆在這次的「導演版」完整重現。
資料來源:金馬獎執委會
【2016金馬獎】首位榮獲金馬終身成就獎的編劇家出爐!編劇泰斗張永祥:「感謝電影界的朋友們沒有忘記我」
金馬影展好片不斷 法國影后伊莎貝雨蓓、「暮光女」克莉絲汀史都華新作共同參展
【2016金馬奇幻影展】焦點導演班偉特利攜手英國男神湯姆希德斯頓 邀你入住《摩天樓》
BeautiMode創意生活風格網
BeautiM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