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尚產業一週要事】DKNY設計師與執行長出走、愛馬仕將法國前情報頭子告上法院、英國時尚電商眼光瞄準亞洲設計新銳、服裝品牌如何抵禦亞馬遜的時尚崛起?

by BeautiMode 2016/12/04

(本文版權為《BeautiMode》創意生活風格網所有,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1. DKNY設計師與執行長出走,接下來要走向何方?(New York Times)
【時尚產業一週要事】DKNY設計師與執行長出走、愛馬仕將法國前情報頭子告上法院、英國時尚電商Matchesfashion.com眼光瞄準亞洲設計新銳、服裝品牌如何抵禦亞馬遜的時尚崛起?7_.jpg

DKNY創意總監雙人組Maxwell Osborne和周道一Dao-Yi Chow與品牌執行長Caroline Brown,就任不到兩年的時間便宣布將離開品牌。三位高層同時出走是很少見的事情,這樣的劇烈改變例子在過去也才發生過兩次:第一次是發生在2004年,Tom Ford和執行長Domenico Del Sole離開Gucci;第二次則是2014年,Gucci將設計師Frida Giannini和執行長Patrizio di Marco解職。

今年LVMH集團將DKNY出售給G-III服飾集團,這個製造及授權公司旗下的品牌包括Ivanka Trump、Tommy Hilfiger、Calvin Klein、Jessica Simpson等,Maxwell Osborne、周道一和Caroline Brown三人是LVMH當初在Donna Karan本人離開品牌後找來接替她的團隊,儘管LVMH堅持它的策略奏效,將品牌出售給G-III的決定是為了品牌未來成長著想,如今三人出走,不禁讓人質疑過去那些服裝系列是否真的暢銷,因為假如一個系列賣得很好,擁有者照理來說會盡全力挽留所有相關人員。

Maxwell Osborne和周道一發表聲明表示,「由於公司出售及之後的策略改變,我們決定去職,並專注於我們自己的品牌Public School。」而Caroline Brown則是表示,「隨著Donna Karan International經營權易主,因此有了新方向,我決定這是去職的正確時機,並探索新的可能性,我知道在G-III的全新領導之下,公司在下一個階段的成長是無須擔心的。」三位離職高層都將出走原因指向策略改變,但這似乎又讓某些問題浮上檯面。

所有受歡迎的知名「設計師」品牌,不論設計師是否積極參與其中,都擁有與他們名字緊緊相連的清楚識別和價值體系,會在人心目中浮現某種面貌和個性,他們也會有一個高端系列,與會報導時裝週新聞媒體擁有緊密的關係,為品牌營造話題與光環。但在Donna Karan離開後,DKNY卻不再是這麼回事,兩位創意總監在位時間還不夠久,不足以為品牌創造出新的識別,目前其實沒有什麼太多的代表作,

在時裝週端的市場經驗較少的G-III,不論未來要將品牌的價格帶調高或降低,發展出那樣的識別應該是他們最大的策略優先要務,找到一個能賦予DKNY(或Donna Karan,假如他們要重振的話)個性及觀點的人是非常重要的,不論這個人是名設計師或(沒錯,這樣說好了,假如可能發生的話)某個名人。

2. 愛馬仕成為前法國安全總長案子的原告(WWD)

法國國家警察局監察總署(IGPN)署長Bernard Squarcini日前因洩密、關說及盜用公款而被起訴,他同時也涉嫌運用他在警界的關係,為他在2013年創立的情報公司Kyrnos的私人客戶獲取機密資訊。法國精品品牌愛馬仕Hermès的發言人也證實,愛馬仕已成為這位前法國情報頭子刑事案件的民事索賠人之一,而身為Kyrnos客戶的法國精品集團LVMH,則不是此次法律訴訟的目標對象。

回顧LVMH與愛馬仕(Hermès)法國兩大精品集團恩怨始末 愛馬仕四年股權之爭暫時落幕

LVMH堅決否認某些法國媒體報導中指稱,Bernard Squarcini可能在2014年已開始監視愛馬仕家族成員,並提供資訊給LVMH,以協助他們與競爭對手進行法律戰。LVMH表示,「與媒體報導恰恰相反,Bernard Squarcini在當時的任務是要捍衛LVMH的利益,打擊仿冒,情報人員知會他一些針對集團的惡意舉動,他在那個情況下對LVMH提出了如何因應的建議,但那並未被接受。」

某些媒體認為這項消息可能會重啟LVMH與愛馬仕這兩大精品集團間的法律戰爭,但熟悉這兩大集團的消息人士指出,他們不希望破壞了2014年的和平協議。2010年時,LVMH揭露透過現金結算的股權互換已擁有17.1%的愛馬仕股權,在經過長期的協商談判後,2014年11月,LVMH同意將所擁有的股權透過Groupe Arunalt分釋給股東,並同意LVMH、Groupe Arnault和Christian Dior SA至少在2019年之前都不能在購買更多愛馬仕的股份。

愛馬仕決定成為對Bernard Squarcini和Laurent Marcadier刑事案件的民事索賠人,Laurent Marcadier在事發當時是名法官,在審理完愛馬仕的案件之後就成為了LVMH的安全主管。

Bernard Squarcini據傳與前法國總統薩科奇關係密切,他是當時中央內政情報局(Central Directorate of Interior Intelligence)如今稱為國內安全局(General Directorate of Internal Security,法文簡稱DGSI)的局長,相當於法國的FBI聯邦調查局,他在法國總統歐蘭德上任後卸任,他在卸任後才創立了自己的安全公司。

3. 連卡佛大陸銷售強勁增長的背後,中國設計師也做了一些貢獻(BoF)

在香港設計中心舉辦的Fashion Asia亞洲時裝商業論壇上,精品時尚百貨連卡佛Lane Crawford總裁Andrew Keith透露,連卡佛在上海和成都的兩間門市都獲得二位數的成長,北京兩間門市業績持平,而其中中國新興品牌、運動休閒品牌表現亮眼,連卡佛持續看好大陸市場,也將安排更多亞洲新興品牌進駐。

連卡佛透過「創意集結號」和採購等形式支持了包括陳安琪(Angel Chen)、劉旻(Ms.Min)、王逢陳(Fengchen Wang)、陳序之(Xu Zhi)等中國設計師的發展,因此成為年輕設計師心目中的標竿零售目的地,藉由挑選更多亞洲時尚品牌,讓自己與其他的精品零售商有所區隔。而透過密集舉辦設計師見面會、預覽會及各種客戶活動,連卡佛也把Anya Hindmarch、Ellery等設計師帶到了中國,讓消費者感受到不一樣的實體零售體驗服務,

中國大陸網路購物迅速增長,連卡佛也與Orange Business Services合作,透過雲端平台保護資訊科技資源,結合線上與線下的優點,提供更多元化的一站式購物體驗。

同樣參與這場論壇的英國精品電商Matchesfashion.com執行主席Tom Chapman則表示,目前有15位亞洲設計師的商品在該電商平台上販售,其中有許多是日本設計師品牌,但未來計劃增加更多亞洲區的設計師。他們團隊會到像是東京、首爾和上海等城市,參與當地的時裝週,發掘新銳設計人才。

Matchesfashion.com最近新加入的設計師是張卉山(Huishan Zhang),Tom Chapman表示,電商挑選的任何新銳設計師,必須超越單一國家或地區,在國際間同樣擁有吸引力,「假如不能讓我們在全球取得成功,那麼我們就不會考慮。當我們越來越全球化時,我們會更常到這些市場,我們與更多人碰面,我們也會挑選更多品牌。」

Matchesfashion.com準備在明年初推出法文版本,並在明年9月推出第二個外語版本,更計畫之後每六個月都推出一個新語言版本,也會針對不同版本推出全球與地區專屬的內容,「假如我面對一位只向我購買高級珠寶的中東客戶,我會想讓她看一個當代年輕的牛仔品牌嗎?不會。一切其實只會專注在試著讓那個客戶看到合適的商品。」

4. 服裝品牌如何抵禦亞馬遜的時尚崛起?(Retail Dive)

根據Internet Retailer的報告顯示,最大線上服裝零售商亞馬遜Amazon 2015年的服裝銷售額達到163億美元,超越了Macy’s、Nordstrom、Gap、Kohl’s和Victoria’s Secret 母公司L Brands五個競爭者的銷售總額,這個電子商務巨頭將在2017年成為美國最大的服裝零售商,但品牌對於在其上販售卻感到遲疑。

由於近年來美國購物中心、百貨公司和某些專門店的人流日漸減少,而人潮就等於錢潮,服裝品牌為了尋求成長只好另尋途徑,Gap和Lands' End將目光轉向了亞馬遜,希望藉此提振業績。但許多精品品牌因害怕折扣頻繁及仿冒猖獗而抗拒與亞馬遜合作,畢竟保持稀有性是許多精品品牌建立的一種策略,這也是他們目前拒絕亞馬遜的原因。

而消費者不熟悉的商品,包括採用新穎的外型、尺寸和材質的商品,仍舊在實體店裡會佔有一席之地,因為他們必須在真實世界中先體驗過後,才能夠在虛擬世界消費,而像是最近Nike砸下重金將紐約蘇活區旗艦店改造成高科技旗艦店,讓消費者在店內的籃球場試穿新產品,同時還能獲得一線球員對他們動作的評價與建議,這樣的做法也提供了消費者在購物前親臨造訪的理由。

在亞馬遜銷售難道是無可避免的結果嗎?但對某些品牌而言,在亞馬遜銷售的真正危險是過度多元化,許多原本在百貨公司銷售的中低價位品牌,由於百貨公司的受歡迎程度逐漸消散,到亞馬遜上販售或許就是他們的下一步,或最後一步,但時尚不斷前進,新品牌持續崛起,這些新品牌至少在一開始還是能亞馬遜以外的地方找到經銷商。

(本文版權為《BeautiMode》創意生活風格網所有,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BeautiMode創意生活風格網為宏麗數位創意股份有限公司旗下最具時尚商業知識的線上媒體,我們從人文角度出發,報導國內外優秀的時尚與娛樂產業工作者及創意人士,推動台灣新銳品牌,探索影視美學…期望透過我們深入淺出的介紹,讓業內人士或產業門外漢都能對相關領域發展和脈動有更深入的了解與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