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繪畫揭露傷口?!墨西哥藝術家Frida Kahlo以顏色見證生命的喜與痛 遍體鱗傷仍要勇敢愛!

(本文版權為《BeautiMode》創意生活風格網所有,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以顏色鮮明的自畫像與超自然主義繪畫聞名的墨西哥藝術家芙烈達卡蘿(Frida Kahlo),自1954年過世至今,帶給後世的影響力私毫不見減退的跡象,在女性文化史及墨西哥歷史上擁有近乎偶像的地位,受她啟發而推出的傳記、紀錄片、電影不勝枚舉,時尚品牌Jean Paul Gaultier、Givenchy、Dolce & Gabbana與Carolina Herrera等,也都曾推出受她風格啟發的服裝系列。

侵犯肖像權:芙烈達.卡蘿芭比在墨西哥禁售

Frida Kahlo(@fridakahlo)分享的貼文 張貼


2017年,在芙烈達卡蘿110歲冥誕之際,美國德州達拉斯藝術博物館(Dallas Museum of Art)組織了一場芙烈達卡蘿扮裝聚會,約有1,100名粉絲到場。蘋果iTune也在同年推出了芙烈達表情符號(FridaMoji),英國首相泰瑞莎梅伊(Theresa May)甚至在10月的公開演說上,刻意戴上印有芙烈達卡蘿自畫像的手鐲而引發議論,再次證實了藝術家無遠弗屆的影響力,也讓她的生平事蹟,一再成為討論焦點。

瞄準文青魂!Gucci邀15位女性藝術家用「香氛」說出動人故事

兩極化的血統

芙烈達卡蘿1907年生於墨西哥市,父親Guillermo Kahlo是移民自德國的匈牙利裔猶太人,母親則是擁有西班牙與美洲原住民血統的墨西哥人,同時擁有歐洲及美洲血統的出身背景,後來成為她經常在藝術中探討的主題。

"Dos desnudos en un bosque (La tierra misma)". [1939] #FridaKahlo #Painter #Artist #Painting #Art #México

Frida Kahlo(@fridakahlo)分享的貼文 於 張貼


芙烈達卡蘿與她的父親非常親近,父親是位職業攝影師,因此從小她經常在工作室陪伴父親工作,培養了對細節的注意力。在她的眼中,父親是「慷慨、才智與優雅」的化身,而母親與她的關係就複雜許多,芙烈達卡蘿雖然形容她是個「仁慈、有行動力又聰慧」的人,但有時也對她斤斤計較的一面相當不滿,曾抱怨母親「不會讀寫,只知道怎麼數錢。」

Frida Kahlo(@fridakahlo)分享的貼文 張貼

Frida Kahlo(@fridakahlo)分享的貼文 張貼

6歲時,芙烈達卡蘿不達感染了小兒麻痺,右腳神經受損造成輕微跛腳,但這並沒有讓她垂頭喪氣,她與鄰居男孩們踢足球,打拳擊、摔角和游泳,是個非常活潑的小孩。1922年,15歲的芙烈達卡蘿考上了當時幾乎只收男學生的國立大學預校(National Preparatory School),後來成為她丈夫的壁畫家迪亞哥維里拉(Diego Rivera),當時在學校的禮堂裡繪製壁畫。他在自傳《My Art, My Life》中回憶道,第一次見到芙烈達卡蘿時,他正在鷹架上作畫,「忽然間禮堂的門被推開,一個女孩走了進來,她有種不尋常的尊嚴和自信,雙眼中燃燒著奇特的火焰。」

Frida Kahlo(@fridakahlo)分享的貼文 張貼

Frida Kahlo(@fridakahlo)分享的貼文 張貼

在大學預校裡,芙烈達卡蘿立志成為醫師,她選修了生物、動物學與解剖學,這些知識對她後來的藝術創作相當有幫助,除此之外,她也開始接觸左派思想,對哲學相當感興趣。所有人都覺得這個活力十足的女孩前途無量,只要下定決心,她什麼事都做得到。

車禍帶來的人生轉折

然而,1925年9月,18歲的芙烈達卡蘿與男友在搭公車回家途中,發生了嚴重車禍,幾位同車乘客當場死亡,強烈的撞擊讓不僅讓公車天花板上的金屬拉桿斷裂穿過她的子宮,造成她終身無法生育,也讓她的脊椎、骨盆及右腿嚴重骨折,一度被醫師判定不可能存活,後來雖然勉強保住一命,但必須終身穿著石膏製的上半身支架,忍受病痛折磨。

挑戰美麗定義 紐約《The Raw Beauty》攝影展看見殘缺的美麗

Museo Frida Kahlo(@museofridakahlo)分享的貼文 張貼

Museo Frida Kahlo(@museofridakahlo)分享的貼文 張貼

出院後,芙烈達卡蘿在床上休養了3個月,嚴重的傷勢讓她無法繼續學業。在病床上,為了消解寂寞,她開始提筆作畫。母親為她訂製了輕便的畫架,將鏡子固定在床柱上,方便她繪製自畫像,從此開啟了她的創作之路。

"Mi pintura lleva con ella el mensaje del dolor." #FridaKahlo #México #Painter #Artist #Art #Photo

Frida Kahlo(@fridakahlo)分享的貼文 於 張貼


身體逐漸好轉後,芙烈達卡蘿開始參與社會運動,在友人的介紹下加入共產黨。1928年,21歲的她在一次共產黨的活動中,再次遇見了迪亞哥維里拉,兩人很快就開始在女方父母的監督下交往。迪亞哥維里拉當時已經42歲,是非常知名的藝術家,年齡差距以及男方花心的名聲讓親友對兩人的戀情議論紛紛,不過他的第二任妻子Lupe Marín,對芙烈達卡蘿卻相當欣賞。

「這個所謂的少女,喝起龍舌蘭酒像個街頭樂隊(mariachi)的男人一樣。」Lupe Marín表示。

Frida a los 19 años…. Siempre Bella #LoveFrida

Frida Kahlo(@fridakahlo)分享的貼文 於 張貼

Hoy festejamos el nacimiento de Tina Modotti. ¡Feliz cumpleaños! #FridaKahlo #Painter #Artist #Photo

Frida Kahlo(@fridakahlo)分享的貼文 於 張貼

芙烈達卡蘿與迪亞哥維里拉在1929年8月結婚,芙烈達卡蘿後來表示,儘管家人祝福她的婚姻,但父母私下形容兩人像是「大象與白鴿的組合」。婚後她與迪亞哥維里拉在墨西哥的庫埃納瓦卡市(Cuernavaca)住了一年,他接受美國大使館的委託,為那裡的大使館繪製壁畫。

1930年底,先前因共產黨員身份一直無法前往美國的迪亞哥維里拉,在史達林大清洗後被逐出共產黨。失去黨員身份的他,在友人協助下順利取得美國簽證,受邀前往舊金山作畫,芙烈達卡蘿也與他一同前往。此時的她就像當時墨西哥的左翼知識份子一樣,喜歡穿著華麗的傳統服裝,這讓她在美國相當搶眼。攝影師友人Edward Weston在他的日記中寫道,此時的芙烈達卡蘿看起來,「像是迪亞哥身邊的洋娃娃,人們總是停下腳步打量她。」

Frida Kahlo(@fridakahlo)分享的貼文 張貼

Frida Kahlo(@fridakahlo)分享的貼文 張貼

夫妻倆在美國停留了3年,隨著迪亞哥維里拉的工作四處奔波,迪亞哥維里拉非常喜歡美國進步的工商業文化,但芙烈達卡蘿卻對美國人從眾又單一的品味不以為然。

「我覺得美國人完全缺乏感性的一面,也沒有好的品味。」她向友人表示。「他們很無趣,而且臉看起來像沒烤過的麵包卷。」

雖然如此,她仍把握機會享受新生活。拜訪紐約時,芙烈達卡蘿對於能親眼見到大都會藝術博物館(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中收藏的文藝復興大師作品感到非常開心。她也喜歡看電影,特別是馬克思兄弟(Marx Brothers)及勞萊與哈台(Laurel and Hardy)演出的喜劇。

但即使如此,痛苦與失望卻從來沒有遠離她,在離開墨西哥前,芙烈達卡蘿經歷了首次流產,在美國停留期間,她多次嘗試懷孕,卻總是以流產收場。車禍造成骨盆及子宮的損害,讓她無法懷胎到足月,每一次懷孕失敗總是會讓她陷入嚴重的憂鬱。一幅在亨利福特醫院(Henry Ford Hospital)創作的畫中,她忠實描繪了失去胎兒的身心之痛。

藝術家越憂鬱作品越好? 研究:也許正好相反

"Henry Ford Hospital (La Cama Volando)". [1932] #FridaKahlo #Painter #Painting #Art #Artist #México

Frida Kahlo(@fridakahlo)分享的貼文 於 張貼


化痛苦為藝術

初到美國時的芙烈達卡蘿,還只是個不成熟的藝術家,她沒有受過正式訓練,也沒有自己的畫室,除了自畫像外,從來沒有專精於任何特定的繪畫主題。

「我畫自畫像,是因為我常覺得寂寞。而我是最了解自己的人。」多年後她回憶道。許多曾為她編寫過傳記的作家都指出,這段在美國居住的時期,對她的繪畫技巧有決定性的影響,當時她經常強忍身體不適,每天拜訪丈夫的工作地點,為他送午餐,趕走想要引誘他的貌美模特兒,並且在一旁觀看他作畫,學習他的技法。

畢卡索長相究竟為何?集結傳奇藝術家15至90歲風格迥異的自畫像!

Frida Kahlo(@fridakahlo)分享的貼文 張貼

Frida Kahlo(@fridakahlo)分享的貼文 張貼

美國時期的作品,可以明顯看出芙烈達卡蘿繪畫敘事技巧的成長,以及迪亞哥維里拉對她的影響,兩人都喜歡使用充滿陽光的明亮色彩,風格也深受美洲原住民藝術啟發,不同的是,迪亞哥維里拉的畫作是大型、歷史主題的壁畫,芙烈達卡蘿的作品是小型、與生活直接相關的私人主題畫作。在一幅自畫像中,思鄉之情讓她把自己畫在美國與墨西哥的邊界上,一側是美洲古文明廢墟,另一側則有噴著廢氣的工廠及摩天大樓。

川普美墨邊牆樣本將成紀念碑!? 藝術家們聯合譴責


1933年,芙烈達卡蘿與迪亞哥維里拉回到墨西哥,兩人都陷入人生中的低潮。迪亞哥維里拉在紐約洛克斐勒中心(Rockefeller Center)繪製的壁畫被業主摧毀,因為他在畫中描繪了列寧的形象,犯了美國社會的大忌。壁畫被毀讓他憤而離開美國,回到墨西哥後將同一幅畫繪製在墨西哥市的藝術宮裡(Palacio de Bellas Artes)。在一封寫給友人的信中,芙烈達卡蘿表示,迪亞哥維里拉「認為所有發生在他身上的不幸,都是我的錯,因為是我讓他必須回到墨西哥的。」當時她因身心壓力而臥病在床,而迪亞哥維里拉則在外拈花惹草,每一次只要他外遇離家,芙烈達卡蘿就會陷入病痛與憂鬱。

痛苦的暮光之戀!克莉絲汀史都華:大眾充滿了敵意,我憂鬱到無法呼吸!

"Unos cuantos piquetitos". (1935) #FridaKahlo #Painter #Painting #Art #México #Legend #Artist

Frida Kahlo(@fridakahlo)分享的貼文 於 張貼


為了重新找到生活中心,兩人搬到了墨西哥市的高檔社區,這個位址現在已經成為迪亞哥維里拉博物館(Museo Casa Diego Rivera)。在新房子裡,芙烈達卡蘿第一次擁有自己的畫室,但她一開始並沒有太多機會使用,1934年間她因病入院了3次,好不容易康復後又發現迪亞哥維里拉與她的妹妹Cristina有染,深受打擊讓她憤而離開,隻身搬入一間公寓中,並開始與雕刻家Isamu Noguchi交往,但幾個月後又與丈夫言歸於好搬回家中。

1936年,迪亞哥維里拉向墨西哥總統遊說,讓受史達林迫害而流亡海外的前蘇聯共產黨領袖托洛斯基(Leon Trotsky)入境墨西哥。1937年1月,前這位俄國革命家與他的妻子、保鏢住進了芙烈達卡蘿的老家藍屋(La Casa Azul)長達2年。短短幾個月間,芙烈達卡蘿與托洛斯基陷入熱戀,兩人在書中偷藏紙條,不過就和芙烈達卡蘿所有的婚外情一樣,這樣的關係並沒有持續太久。

Frida Kahlo(@fridakahlo)分享的貼文 張貼


在托洛斯基夫婦停留期間,1938年春季,法國超現實主義藝術家布勒東(André Breton)與妻子也前來墨西哥拜訪,三對夫婦計畫了數次短程旅行。在這段與友人相聚的時光裡,芙烈達卡蘿變得格外多產,繪畫主題也更加多元。

1938年夏季,美國知名演員兼藝術收藏家愛德華羅賓遜(Edward G. Robinson)前往墨西哥拜訪他們,以200美元一幅的價格買下了4件芙烈達卡蘿的畫作,這讓她又驚又喜,在日記中表示,「對我來說這真是個驚喜,我當時心想:『這樣的話我就自由了。我可以自己去旅行,做想做的事,不需要向迪亞哥拿錢。』」

成為獨立藝術家

1938年底,芙烈達卡蘿前往紐約,出席她的首次個人展覽,為她辦展的藝廊Julien Levy Gallery是美國推廣超現實主義藝術的先鋒。布勒東在展覽印製的小冊子中,稱讚芙烈達卡蘿的作品是「直率與傲慢的結合」;美國藝術家喬治亞歐姬芙(Georgia O’Keeffe)、藝術史學家Meyer Schapiro與《浮華世界》(Vanity Fair)編輯Clare Boothe Luce都參加了展覽的開幕派對。這場展覽相當成功,《時代》(Time)雜誌評論它是,「曼哈頓本週的高潮,由知名壁畫家迪亞哥維里拉的妻子芙烈達卡蘿帶來……芙烈達的畫作,主要以油彩繪成,擁有微縮模型的精巧、傳統墨西哥鮮明的紅與黃,以及頑童的趣味感。」

Frida Kahlo(@fridakahlo)分享的貼文 張貼


美國的成功讓芙烈達卡蘿深受鼓舞,1939年1月她從紐約前往巴黎,準備舉行個人展覽,卻發現原本答應要為她聯絡藝廊的布勒東沒有遵守承諾。失望透頂的她在寫給情人的信中表示,「來到這裡,我看見歐洲為何腐敗,也算是很值得了。這些一無所長的人就是希特勒與墨索里尼崛起的根源。」

“Frutos de la tierra.” (1938) #FridaKahlo #Artist #Painter #Legend #Art #Painting #Mexico

Frida Kahlo(@fridakahlo)分享的貼文 於 張貼


不過,這趟歐洲行很快就出現轉機,藝術家杜象(Marcel Duchamp)在得知她的窘境後主動伸出援手,為她連絡藝廊舉辦展覽。羅浮宮博物館(Musée du Louvre)在展出後購買了一幅她的自畫像,這是羅浮宮有史以來第一次購買20世紀墨西哥藝術家的作品。

巴黎個展的成功,讓芙烈達卡蘿從此在藝術界站穩腳跟。迪亞哥維里拉後來回憶道,在展覽時,俄國藝術家康丁斯基(Wassily Kandinsky)「淚流滿面地親吻她的臉頰」。畢卡索(Pablo Picasso)送給芙烈達卡蘿一對人手形狀的耳環,這對耳環後來也出現在她的自畫像中。在寫給迪亞哥維里拉的信中,畢卡索表示,「德蘭(André Derain)、我,和你,都不能像芙烈達卡蘿那樣描繪人的頭部。」

只要有熱情,畫100年我都不會放棄─台灣風格插畫家「良根」

凝視傷口的女性藝術家?!芙烈達卡蘿以繪畫見證生命的喜與痛_遍體鱗傷仍勇敢愛!(1).jpg
收藏在巴黎羅浮宮的芙烈達卡蘿自畫像。(圖/Wikimedia Commons)

返回墨西哥後,芙烈達卡蘿發現迪亞哥維里拉又與其他女性有染,已經經濟獨立且擁有知名度的她索性搬回老家La Casa Azul ,兩人在同年協議離婚。這一年芙烈達卡蘿32歲,此後為了獨立維生,她變得更加勤於作畫,也開始在家中教導學生,這不僅讓她在墨西哥變得非常有聲望,也為她找到了生活重心與心靈寄託。

「能作畫是非常棒的事,但畫得好非常難,」她對學生們表示。「學習技巧是必須的,除此之外還要有高度的自律,但最重要的是要有愛,要能感受到對繪畫的熱情。」

"La novia que se espanta de ver la vida abierta". (1943) #FridaArt #FridaKahlo #Painter #Painting #Artist #Art

Frida Kahlo(@fridakahlo)分享的貼文 於 張貼

"El sol y la vida". (1947) #FridaKahlo #Art #Painting #Artist #Painter #México

Frida Kahlo(@fridakahlo)分享的貼文 於 張貼

在這段時間裡,芙烈達卡蘿創作出多件受人稱頌的作品,在自畫像中,她將頭髮盤在頭頂上,穿著傳統墨西哥服裝,身邊圍繞著寵物猴子、貓、鸚鵡以及美麗的花草。在大型作品《兩個芙烈達》(The Two Fridas)中,其中一個她穿著歐式服裝,上衣前襟被撕開,露出一顆破碎的心,另一個她則穿著傳統服飾。在另一件作品《短髮自畫像》(Self-Portrait with Cropped Hair)中,她穿著男裝,手中拿著剪掉長髮的剪刀,從前她發現丈夫與別的女人有染時,她曾不只一次剪掉他喜愛的長髮。

"Yo y mis pericos". (1941) #FridaArt #FridaKahlo #Painter #Artist #Painting #México

Frida Kahlo(@fridakahlo)分享的貼文 於 張貼

"Autorretrato con pelo corto". (1940) #FridaKahlo #Painter #Painting #Artist #Art #México

Frida Kahlo(@fridakahlo)分享的貼文 於 張貼

Frida Kahlo(@fridakahlo)分享的貼文 張貼

Museo Frida Kahlo(@museofridakahlo)分享的貼文 張貼

舊情復燃

儘管已經離婚,芙烈達卡蘿與迪亞哥維里拉並沒有斷絕聯繫。當她的健康開始惡化後,迪亞哥維里拉向兩人的共同朋友,醫師Leo Eloesser尋求建議,Leo Eloesser認為芙烈達卡蘿的病因是心理大於生理,寫信建議她原諒迪亞哥維里拉,他在信中表示,「迪亞哥非常愛你,而你也愛著他,但同樣地,我想這點你比我清楚,除了你之外,他還有兩件最愛的事物,其一是繪畫,其二是女人。他從來就不是,也不可能是專一的人。」

Frida Kahlo(@fridakahlo)分享的貼文 張貼

Frida Kahlo(@fridakahlo)分享的貼文 張貼

芙烈達卡蘿同意他的看法,對迪亞哥維里拉多次出軌的事漸漸釋懷,1940年12月,兩人再度結婚,婚後為了照顧芙烈達卡蘿的健康,迪亞哥維里拉搬進La Casa Azul 與她同住。

但復婚並沒有完全消解兩人之間的嫌隙,芙烈達卡蘿仍然經常為了婚外情與丈夫爭吵,自己也與多位男性及女性發展出親密關係,許多與她同床的女性就是迪亞哥維里拉的外遇對象。儘管如此,她顯然非常享受重得的家庭生活,迪亞哥維里拉的女兒Guadalupe Rivera記錄了非常多芙烈達卡蘿在這個時期的宴客食譜,在回憶當時的生活情景時,她表示,「芙烈達的笑聲,有力到可以把大家的吵鬧聲與背景的革命歌曲都比下去。」

Frida Kahlo(@fridakahlo)分享的貼文 張貼


"Moisés". (1945) #FridaKahlo #Art #Legend #Painter #Painting #México #Artist

Frida Kahlo(@fridakahlo)分享的貼文 於 張貼


病痛纏身

在1954年過世前,芙烈達卡蘿在生命的最後十年內,接受了多次手術矯正背部、腳及腿部。1953年她的右腿因嚴重壞疽而必須從膝蓋以下截肢。身體的痛苦讓她開始酗酒,並且對止痛藥成癮,藥物讓她漸漸失去對手的控制,畫作開始變得粗糙,筆觸顯得跳躍,但熱情依舊不減。

金獎導演麥克李《畫世紀:透納先生》重現英國傳奇畫家威廉透納後半生

"Autorretrato en un paisaje con el sol poniéndose." (1954) #FridaKahlo #Art #Painter #México #Painting #Artist

Frida Kahlo(@fridakahlo)分享的貼文 於 張貼


1953年春季,在歐洲展覽舉辦10多年後,芙烈達卡蘿終於迎來了在家鄉墨西哥市的首次個人展。當時她才剛接受截肢手術,不顧醫師的勸阻,盛裝打扮搭乘救護車前往,躺在訂製的四柱床上讓人抬進展覽現場,與仰慕者一起歡唱最喜愛的墨西哥歌謠。

Frida Kahlo(@fridakahlo)分享的貼文 張貼

Frida Kahlo(@fridakahlo)分享的貼文 張貼

1年後,一生堅信左翼政治思想的芙烈達卡蘿,坐著輪椅與迪亞哥維里拉一起參加了抗議美國中央情報局(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簡稱CIA)顛覆瓜地馬拉總統哈科沃阿本斯(Jacobo Árbenz)的示威遊行,這是她最後一次出現在公開場合。一星期後,47歲的芙烈達卡蘿在家中過世,官方記載她死因是肺栓塞,但她的遺體並沒有經過病理解剖,傳記作家Hayden Herrera認為,芙烈達卡蘿很可能是因為久病厭世而自殺,許多人都相信這個說法。

Frida Kahlo(@fridakahlo)分享的貼文 張貼

Frida Kahlo(@fridakahlo)分享的貼文 張貼

過世後不久,芙烈達卡蘿蓋著共產黨旗的棺木,被送到墨西哥市的藝術宮供大眾瞻仰,不久後親友為她舉行了私人追悼儀式,數百名仰慕者在外圍為她送行。根據生前的遺願,芙烈達卡蘿的遺體火化後,被裝在具有美洲原住民藝術風格的陶製骨灰壇中。

Museo Frida Kahlo(@museofridakahlo)分享的貼文 張貼

Museo Frida Kahlo(@museofridakahlo)分享的貼文 張貼

芙烈達狂潮

芙烈達卡蘿的過世,令迪亞哥維里拉傷心不已,3年後他也死於心臟衰竭。在過世之前,迪亞哥維里拉指示將兩人共同生活的La Casa Azul ,改造成芙烈達卡蘿博物館(Museo Frida Kahlo),博物館在他過世後1年後才落成,除了作品與私人物品外,芙烈達卡蘿的骨灰壇也展示在其中。

Museo Frida Kahlo(@museofridakahlo)分享的貼文 張貼

Museo Frida Kahlo(@museofridakahlo)分享的貼文 張貼

芙烈達卡蘿的藝術成就,雖然在生前就已經得到肯定,但到了20世紀後期,隨著同志、女性主義運動的興起,人們對這位充滿病痛、反傳統的雙性戀藝術家興趣有增無減,各種傳記、紀錄片、電影也讓她一再成為討論的話題,甚至有評論家將這種對她著迷的現象,稱為「芙烈達狂潮」(Fridamania)。

Publimetro México(@publimetromx)分享的貼文 張貼


如今,芙烈達卡蘿是20世紀最知名的藝術家之一,她那充滿痛苦、高度自我揭露又熱情潑辣的藝術風格,以及堅定支持共產主義的政治立場,不斷地引起人們的興趣,有人批評這是過度炒作與商業化,但美國歷史學者暨諾瓦東南大學(Nova Southeastern University)羅德岱堡藝術博物館(Museum of Art Fort Lauderdale)策展人Bonnie Clearwater認為,這種對芙烈達卡蘿的熱愛,本質上是一種對藝術家情緒的認同,因為芙烈達卡蘿作品中所流露的訊息,其實與在社群網站上分享的自拍照一樣,反映的是一種害怕被遺忘、想要證明自己存在的焦慮感。

「而這持續不斷地觸動人們的心。」Bonnie Clearwater表示,「這些畫作,就是卡蘿用她獨特的方式在訴說,『這是我所想過、經歷過的事,請記得我!』」

自拍棒做的《冰與火》鐵王座、蒙娜麗莎也愛自拍?洛杉磯「自拍博物館」讓你拍不停外也了解自拍歷史

Frida Kahlo(@fridakahlo)分享的貼文 張貼

Frida Kahlo(@fridakahlo)分享的貼文 張貼

Frida Kahlo(@fridakahlo)分享的貼文 張貼

Frida Kahlo(@fridakahlo)分享的貼文 張貼

資料來源:Frida Kahlo Foundation、The Smithsonian、The Cut、Encyclopedia Britannica、The Guardian、Artsy、The New York Times

(本文版權為《BeautiMode》創意生活風格網所有,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昔日曾受低估的印象派畫家 莫里索作品美國展出
表達現代人真誠的情感 捕捉城市生活中的瞬息萬刻 專訪日本藝術家吳本俊松
插畫家欣蒂小姐Miss Cyndi以愛入菜 新書《味感戀人》溫柔描繪情人滋味
首度跨界獻聲《梵谷:星夜之謎》電影中文導讀 孫燕姿:從梵谷自畫像看見他燃燒的靈魂
BeautiMode創意生活風格網為宏麗數位創意股份有限公司旗下最具時尚商業知識的線上媒體,我們從人文角度出發,報導國內外優秀的時尚與娛樂產業工作者及創意人士,推動台灣新銳品牌,探索影視美學…期望透過我們深入淺出的介紹,讓業內人士或產業門外漢都能對相關領域發展和脈動有更深入的了解與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