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高雄市立美術館李玉玲館長 從《裸:泰德美術館典藏大展》看見新型態美術館

(本文經《非池中藝術網》網站授權,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專訪高雄市立美術館李玉玲館長_從《裸:泰德美術館典藏大展》看見新型態美術館_(15).jpg
高雄市立美術館李玉玲館長於入口大廳與《吻》合照。(圖/非池中藝術網)

裸是誠實、是透明、是自由、是勇氣、
是生命中的純粹、是對自己的坦然。

高雄市立美術館的堅持與想望

台灣藝壇乃至文化界,2018年最受關注的國際特展《裸:泰德美術館典藏大展》(Nude : art from the Tate collection)於高雄市立美術館(高美館)展出。作為法人化後的首檔特展,高美館與英國泰德美術館聯盟(Tate Museum)攜手,以前瞻的策展方式,與台灣分享世界藝術史中的瑰寶。同時也為台灣的藝術展覽史留下影響深遠的里程碑。

百餘件藝術史名作如何看? 高美館「裸:泰德美術館典藏大展」亮點精選

專訪高雄市立美術館李玉玲館長_從《裸:泰德美術館典藏大展》看見新型態美術館_(2).jpg
高雄市立美術館《裸:泰德美術館典藏大展》入口。(圖/非池中藝術網)

歷經兩年努力,高美館是台灣首間由公部門轉型為行政法人的美術館。當中的辛苦不言可喻,往後的各方挑戰也必將接踵而至。然而對於李玉玲館長及高美館團隊而言,這份耕耘是朝向新型態美術館的必經過程。在法人化之後,對內的行政變革,將會讓資源的分配能夠逐步鬆綁,有機會為全民增加館藏,並且延攬更多的專業夥伴加入。對外則是將有更多條件提供書局甚至自營品牌的服務,進一步向國際化美術館的經營模式邁進。未來的高美館將不會止步於藝術文化的範疇,而是重新定義為一個結合城市規畫的園區,為市民提供一個開放且具延展性的生活空間。

專訪高雄市立美術館李玉玲館長_從《裸:泰德美術館典藏大展》看見新型態美術館_(3).jpg
高雄市立美術館《裸:泰德美術館典藏大展》實記。(圖/非池中藝術網)

泰德博物館 作為國際藝術重鎮的定位與價值

本次受邀來台展出的英國泰德美術館,是由亨利泰德爵士(Sir Henry Tate,1819-1899)在1980年代陸續捐贈的國家層級美術館。旗下共有泰德不列顛Tate Britain、泰德利物浦Tate Liverpool、泰德聖艾佛思Tate St. Ives及泰德現代Tate Modern四間世界指標性的藝術博物館。

然而泰德聯盟的真正可敬之處並不僅止於厚實多元的館藏,而是做為一個專業藝術機構的研究及策展能力。泰德對於歐洲乃至全球藝術的支持、推廣及教育一向不遺餘力。也唯有在擁有七萬餘件典藏品的泰德,能以如此嚴謹的選件標準舉辦單一主題、跨距西方藝術二百餘年時空的特展。本次在李館長和團隊的執著努力下,《裸:泰德美術館典藏大展》將高雄做為巡迴展覽(澳洲、紐西蘭、韓國和日本)之後的延展場次,雖然在展品上有所調整,但也爭取了台灣獨有的畫作來展,的確是對於高美館策展及執行能力的重要肯定。

專訪高雄市立美術館李玉玲館長_從《裸:泰德美術館典藏大展》看見新型態美術館_(4).jpg
高雄市立美術館《裸:泰德美術館典藏大展》實記。(圖/非池中藝術網)

李館長特別點出,這次的合作案讓她印象最深的是泰德對於藝術品「公共性」的尊重。泰德團隊秉持著與世界公民分享藝術的初衷,很好地實踐了典藏的意義。而團隊開放無私的態度,全力地支援高美館的策展團隊,無論在策劃面或是執行面的經驗分享都值得欽佩。而這些細節,也都將成為高美館與世界接軌的寶貴經驗。

裸:泰德美術館典藏大展 緣起與成形

專訪高雄市立美術館李玉玲館長_從《裸:泰德美術館典藏大展》看見新型態美術館_(5).jpg
高雄市立美術館《裸:泰德美術館典藏大展》實記。(圖/非池中藝術網)

在西方傳統美術學院體制中,有著「裸並不是裸體」、「不可具有現實人物辨識性」及「不可破壞社會秩序」三項規則。如此教條式的框架當然曾被挑戰,卻也很大程度地確保了藝術歸於藝術的存粹性。

上傳卡拉瓦喬裸體畫 帳號被臉書停權

專訪高雄市立美術館李玉玲館長_從《裸:泰德美術館典藏大展》看見新型態美術館_(7).jpg
莎拉盧卡斯, 小雞內褲, Sarah Lucas(born 1962), Chicken Knickers, 1997, Tate: Purchased 1998 © Tate, London 2018 Copyright Sarah Lucas, courtesy Sadie Coles HQ, London。(圖/高雄市立美術館)

《裸:泰德美術館典藏大展》的策展發想是相當前瞻的。在談及本次特展主軸時,李館長表示,對於「裸」的理解不該止於性別議題或是視覺美學上的成就,更應該是藉由感受西方藝術兩百年來的衍進和變革,提供觀眾關於「如何面對自己的身體和生命?」的辯證。

不同的展覽場域各有其特色,因應著特展巡迴世界的八個子題(歷史、私密、現代、現實與超現實、情愛、血肉、政治、脆弱),策展團隊也在高美館的空間體驗上突破了線性的窠臼,在視覺的轉換採取更更加靈活生動的方式規劃。例如莎拉盧卡斯(Sarah Lucas,1962-)的攝影作品《小雞內褲》(Chicken Knickers)與西爾維婭斯萊(Sylvia Sleigh,1916-2010)的油畫《斜躺的保羅》(Paul Rosano Reclining)在位置上就有強烈的視覺互動,讓兩件作品產生了對話,藉由對照讓作品各自訴說的概念更加清晰。

藝術家的靈魂與藝術品的故事

專訪高雄市立美術館李玉玲館長_從《裸:泰德美術館典藏大展》看見新型態美術館_(13).jpg
弗雷德里克雷頓男爵, 賽姬出浴, Frederic, Lord Leighton(1830–1896), The Bath of Psyche, Exhibited 1890, Tate: Presented by the Trustees of the Chantrey Bequest 1890 © Tate, London 2018。(圖/高雄市立美術館)

賽姬(Psyche)與艾洛斯(Eros)的故事,不意外地充滿了古希臘式的荒謬與任性,卻也是少數能有圓滿結局的神話。畫中主角賽姬公主天生就擁有被美神阿芙蘿黛蒂(Aphrodite)提防的美貌,並且讓愛神艾洛斯對她一見鍾情。依據這兩點,賽姬在藝術中似乎只會有完美無瑕這一種可能。這樣的定位,相當吻合希臘及羅馬文明對於身體理想化、神聖化的追求。在這樣的思維中,男性必然是表現著動態與張力,女性也多以穠纖合度的純潔靜態呈現。雷頓男爵相當嚴謹地描繪了人體結構和溫玉一般的肌膚質感,讓主角的自戀自憐顯得那麼自然。《賽姬出浴》體現了典型的「古典裸女」風格,明確而溫婉的視覺呈現,蘊藏著的不僅是美學,同時也是歐洲古典美術的傳承。

台灣的身體藝術史 高美館《靈魂的墓穴、神廟、機器與自我》

專訪高雄市立美術館李玉玲館長_從《裸:泰德美術館典藏大展》看見新型態美術館_(8).jpg
奧古斯特羅丹, 吻, Auguste Rodin(1840–1917), The Kiss, 1901-4, Tate: Purchased with assistance from the Art Fund and public contributions 1953 © Tate, London 2018。(圖/高雄市立美術館)

親暱的擁吻是單純常見的主題,卻無人能在面對這件作品時不留連忘返。此作最初的發想是羅丹在另一件鉅作地獄門(The Gates of Hell, 1880-90)的局部實驗(共有三個版本),取材自但丁(Dante Alighieri, 1265-1321)的《神曲》(Divina Commedia / Divine Comedy)。刻畫了偷情的保羅(Paolo)與弗朗西斯卡(Francesca)在事發被殺前的最終姿態。身處地獄的吻是複雜的,但一對戀人間的患得患失和如同撲火一般的熱切,不可謂不動人。羅丹細膩至極的肢體研究,讓主角二人施於彼此身體的力度似重實輕。每一片肌理的訴說,都讓史詩場景顯得無比真實。我們在《吻》中見到了「人無法選擇自己所愛」的燒灼,也感受到了真切的眷戀。

專訪高雄市立美術館李玉玲館長_從《裸:泰德美術館典藏大展》看見新型態美術館_(10).jpg
皮耶波納爾, 浴缸中的裸女, Pierre Bonnard(1867–1947), Nude in the Bath, 1925, Tate: Bequeathed by Simon Sainsbury 2006, accessioned 2008 © Tate, London 2018。(圖/高雄市立美術館)

霧氣氤氲的情境中,含蓄的構圖卻藏著各式各樣的訊息。沐浴中的瑪莎(Marthe)是藝術家波納爾在生活中的妻子,也是創作時的繆斯(Μουσαι / Muses)。當時的瑪莎患了肺病,泡澡被視為治療的方法之一。藝術家與妻子有許多的記憶是在浴室中的相處,這也造就了一系列的浴女主題畫作。在《浴缸中的裸女》中,視線停格在沒有肢體接觸的互動,讓我們不禁猜想,藝術家是否聽到了呼喚,替妻子送來什麼?又或是自始至終就一直站在妻子身邊聊著日常?此作在構圖上並不跟從傳統美學對於主角的聚焦,而是架構了另一種對稱與和諧。平實的生活片段沒有神話或造作,只是局部的描繪了患病的身體,卻讓觀者感受到滿足感,也感受到這對夫妻之間不矯飾的溫情。

專訪高雄市立美術館李玉玲館長_從《裸:泰德美術館典藏大展》看見新型態美術館_(9).jpg
芭芭拉赫普沃斯女爵, 女子像, Dame Barbara Hepworth(1903–1975), Figure of a Woman, 1929–30, Tate: Presented by the artist 1967 © Tate, London 2018 © Bowness。(圖/高雄市立美術館)

二十世紀的初期,隨相機的發明開始了一股與傳統擬真對立的藝術思潮。各種流派對於表現形式的突破各自勇敢地嘗試著。赫普沃斯女爵因為藝術創作而受勳,即是佐證了她在藝術開創的卓越貢獻。藝術家的創作受到大自然景觀影響甚深,作品以抽象幾何的樣貌為主,常見蘊藏了豐沛生命力的圓潤造型。在進行人型創作時,則是呈現了幾何化的溫潤感。除了視覺藝術上的成就,《女子像》同時跨越了傳統人像雕塑在主題上的框架,刻畫的並非某位神祇或偉人,而是呈現出藝術家意識中的女子特徵,讓此作成為表現主義雕塑的先驅代表。

專訪高雄市立美術館李玉玲館長_從《裸:泰德美術館典藏大展》看見新型態美術館_(14).jpg
盧西安佛洛伊德, 站在布堆旁, Lucian Freud(1922–2011), Standing by the Rags, 1988-9, Tate: Purchased with assistance from the Art Fund, the Friends of the Tate Gallery and anonymous donors 1990 © Tate, London 2018 © The Lucian Freud Archive / Bridgeman Images。(圖/高雄市立美術館)

上個世紀末至本世紀初最張狂的藝術家佛洛伊德,一生中摯愛無數,卻無人能否認他的真誠。能夠讓如此放肆之人安頓的,唯有每日十小時的繪畫堅持。藝術家熱衷於描繪各種的肖像及裸體肖像,憑藉最細膩的觀察,畫下了生命最直接的樣貌。藝術家的筆觸運用,不僅是視覺上的寫實,同時也是對於「生命」的寫實。厚重濃郁的顏料堆疊和沉穩的構圖結構,形成了無法複製的藝術語彙。在充滿表現張力的畫風中,讓每一件作品都像是自畫像創作。《站在布堆旁》是藝術家映照自身意識的代表作之一,透過平凡的情境和模特兒,呈現出毫不妥協的自我實踐。

一檔探索古代顏料的展覽 挖掘百年手稿背後驚奇

專訪高雄市立美術館李玉玲館長_從《裸:泰德美術館典藏大展》看見新型態美術館_(11).jpg
西爾維婭斯萊, 斜躺的保羅, Sylvia Sleigh (1916–2010), Paul Rosano Reclining, 1974, © Tate。(圖/泰德美術館官方網站)

藝術品、藝術家、觀看者,三者關係的討論從未止歇,「凝視」這個概念的本身,也總是直接影響了觀者的感受。而斯萊透過《斜躺的保羅》給出了饒富意味的回應。藝術家將情人以古典藝術中美神阿芙蘿黛蒂的經典姿態,作了鉅細靡遺地描繪。構圖上除了性別外無一不符,這樣的敘述方式一方面可以視為情人眼中充滿愛戀的目光,另一方面也宣示意味十足地對抗「以男性視角觀看女性身體」的權力傳統。即使將「性別」作為藝術的分類基準並不公允,多數人也因為符碼的選用,而忽視了本作對於人體結構掌握、情緒摹寫及細節描繪的成就。但或許在權力的行使真正公允之前,性別與藝術之間的關係仍然會是一個值得探討的議題。

專訪高雄市立美術館李玉玲館長_從《裸:泰德美術館典藏大展》看見新型態美術館_(12).jpg
翠西艾敏, 我最後對你說的是別把我留在這裡-II, Tracey Emin(born 1963), The Last Thing I Said to You was Don’t Leave Me Here II, 2000, Tate: Presented anonymously 2002 © Tate, London 2018 © Tracey Emin. All rights reserved, DACS 2018。(圖/高雄市立美術館)

對於女性主義的執著與直言不諱,是艾敏在藝術生涯中最明確的標幟。藝術家少年時充滿逆境的經歷,無可奈何地成為了她創作的能量。作品中真實到讓人不安的自我剖析,講述著身體和靈魂受到巨大創傷(甚至是集體創傷)的狀態,也讓人不得不仰望藝術家的表現手法及勇氣。此作《我最後對你說的是別把我留在這裡-II》從標題開始,就透露出藝術家渴求安全感的恐懼。在透著寒意的場景中,主角的背影,強迫著觀者憂慮視線的主人將會離開或者留下。藝術家用簡單的片段,使觀者感同身受這份不安,敘述著身體與靈魂之間的共存及矛盾。

身體的描繪及詮釋,是藝術長河中無邊無際的關注。從史前洞窟的壁畫、美術學院的結構課程到當代的多元表現,這個命題的可能性依然遼闊。無論是關注於「身體的故事」,或執著於「造型的追求」,身體作為每個人最熟悉、承載藝術的客體,提供的都遠遠不只是視覺。若是將《裸:泰德美術館典藏大展》對照台灣甚至東方的美學脈絡,在震懾心靈的同時,也同時是一趟發人深省的旅程。

承先啟後 原來藝術離我們好近

專訪高雄市立美術館李玉玲館長_從《裸:泰德美術館典藏大展》看見新型態美術館_(1).jpg
威廉德庫寧, 訪問, Willem de Kooning(1904-1997), The Visit, 1966–7, © Willem de Kooning Revocable Trust/ARS, NY and DACS, London 2018。(圖/泰德美術館官方網站)

翻開歷史,台灣的前輩藝術家們,為了接軌國際藝術,將不同時空的美學帶回台灣,在世界各地留下了辛勤的足跡。老師們總是為了與學生分享一本畫冊,放棄了行李箱中的衣物。這些傳承的累積,對於台灣的藝壇影響淵遠流長。例如美國藝術家,威廉德庫寧(Willem de Kooning,1904-1997),他的抽象表現主義畫作影響台灣的東方及五月畫會甚鉅,卻直至今日才有機會在台灣展出。看見他的原作,除了專注於作品本身,我們甚至可以一窺當年前輩們作品的脈絡。

本次《裸:泰德美術館典藏大展》展出的百餘件作品中,有過半是首次來台展出的藝術家,且每件作品都是一時之選的代表作。作為法人化的第一檔售票特展,高美館記下了漂亮的起手式。而李館長也在訪談中透漏了高美館正在執行的國際交流計畫。2019年與東京森美術館(Mori Art Museum)合作的《Sunshower》特展將會呼應高美館持續關注的「土地」及「大南方史觀」議題,探討東南亞當代美學的思維及發展。緊接著將會引進巴黎布朗利碼頭博物館(Musée du quai Branly )的《Tattoo》特展,以更當代更前衛的方式討論身體和藝術的關係。

美術館的浪漫 我們共享的浪漫

專訪高雄市立美術館李玉玲館長_從《裸:泰德美術館典藏大展》看見新型態美術館_(6).jpg
高雄市立美術館《裸:泰德美術館典藏大展》實記。(圖/非池中藝術網)

雖然藝術在台灣尚未是一個具有大量產值的產業,仍然需要各界支持,但是沒有人會否定它的必須性。而作為一個藝術工作者,無論角色和職位,最需要也最難堅持的往往是熱情與純真。每個為藝術而努力的人,或許都能同意藝術的價值之一是多元的可能性,透過各種的形式、內容和理想,讓我們看見生命的可能,甚至感受共鳴。

無論是理想化的《賽姬出浴》、浪漫動人的《吻》或是真實到無可迴避的《我最後對你說的是別把我留在這裡-II》,都讓我們不僅僅看見身體,也看見了人和人心不同的本質樣貌。《裸:泰德美術館典藏大展》很適切地提供了一個思考點,思考「怎麼和自己的身體相處?」,也思考「怎麼和自己相處?」

如同李館長在訪談開場時所說的「Finally we made it.」,《裸:泰德美術館典藏大展》的成功,是讓人興奮且豐收的。相信未來無論是展覽的呈現或是新型態美術館的成形,高美館的發展都會是相當令人期待的。高雄之於台灣,台灣之於全世界,或許有點太遠或太大,但是我們知道只要願意一步一步去做,理想就不僅僅是理想。

關於高雄市立美術館更多訊息請點這裡

(本文經《非池中藝術網》網站授權,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重現法國歲月 泰德當代莫迪里亞尼回顧展
100個骷髏 澳洲美術館三年展開啟古今對話
東京都美術館將舉行藤田嗣治逝世50週年大型回顧展
臺北美術獎首獎 王煜松《花蓮白燈塔》海中寫生歷史遺跡
BeautiMode創意生活風格網為宏麗數位創意股份有限公司旗下最具時尚商業知識的線上媒體,我們從人文角度出發,報導國內外優秀的時尚與娛樂產業工作者及創意人士,推動台灣新銳品牌,探索影視美學…期望透過我們深入淺出的介紹,讓業內人士或產業門外漢都能對相關領域發展和脈動有更深入的了解與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