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經《遠見雜誌》網站授權,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日前在泰國(Thailand)南部,一隻鯨魚的死亡引發了全國哀悼,牠死亡時,體內被發現至少誤食了超過85個塑膠袋垃圾;而瀕臨絕種的江豚、短吻海豚,也多次在泰國發現吃進塑膠的狀況。
英國(UK)潛水員在印尼(Indonesia)度假勝地峇里島,拍攝一段漂浮大量海底垃圾的影片在網路上瘋傳,畫面中甚至有魚被困在塑膠袋中掙扎;而在印度(India)孟買,死亡的鯨魚被海浪拍打上岸,伴隨屍體而來的,是堆滿沙灘的塑料。
回到台灣,2018年在高雄,有三隻虎鯨在港內迷航,在引導救援後不幸死亡,更令人心痛的是在解剖研判死因之時,研究團隊在其中一隻最瘦小的母虎鯨胃內,發現了高達18個塑膠袋充斥其中,小小的胃內卻被完全無法消化的塑膠填滿,人類不斷製造垃圾產生的後果,就是無辜的動物悲憤且無奈的犧牲。
時尚行業,能為環境保護做些什麼?盤點6大最新解決方案
全球80%的大海塑膠垃圾來自亞洲
這些接二連三迸發的事件,引發了塑膠垃圾對全球環境災難的震怒,《nikkei》報導,在世界上所有的塑膠垃圾中,共有超過80%的來源產生於亞洲,但在這些國家,卻對海洋的保護與努力十分有限。
在一份2017年的報告中,海洋保護協會(Ocean Conservancy)調查發現,印尼、中國(China)、菲律賓(Philippines)、泰國和越南(Vietnam)製造的海洋垃圾,遠比世界上其它地區產生的垃圾來得多上好幾倍。
《科學》(Science)雜誌也在一份調查報告中,將斯里蘭卡(Sri Lanka)和馬來西亞(Malaysia)列為全球最嚴重的塑膠汙染國;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更強調,「世界上超過1/4的海洋塑膠廢棄物,可能只來自10條河流,而這其中有8條在亞洲。」
「環保」能成為新的時尚趨勢嗎?
東南亞國家經濟飛馳 但處理塑膠垃圾能力有限
研究專家表示,每年有800萬至1,300萬噸塑膠垃圾被倒入全球海洋環境,聯合國(UN)更發現,東南亞已經出現了世界上最快的經濟成長率,但相對的塑料也不斷增長,消費能耐已遠超過廢棄物管理所能承擔的上限。
這些塑膠垃圾,大部分是寶特瓶、塑膠袋、吸管、飲料罐、牙刷等,垃圾由當地政府處理,但在未開發國家,它們相對在處理垃圾的資金十分不足,對於如何正確回收的概念也缺乏,甚至,垃圾掩埋場也沒有系統化的管理。
專家分析,隨著暴雨和颱風、土石流的肆虐,這些垃圾很容易便被沖刷而去,最終順著河流來到大海。
塑膠袋的發明與人們缺乏概念的使用習慣,是造成塑膠袋隨處可見的弊病。調查發現,平均新加坡(Singapore)人一天會使用13個塑膠袋、整個城市一天會消耗掉220萬根塑膠吸管;泰國人一天會使用8個塑膠袋,但因為人口多,僅僅在曼谷,一週就有5億個塑膠袋被消耗。
然而事實上,美國(USA)人和歐洲人平均使用的塑膠量比亞洲人還來得多,但回收的效率和普及程度,卻遠比其它國家來得有效。
吸管不再只是塑膠 你要焦糖或香草口味? 海龜鼻子插吸管 痛苦神情引爆環保議題
海洋塑膠垃圾成了環境最大災難
專家強調,海洋中的塑膠已經多到可以環繞地球400多圈,這種不可破壞的物質會擾亂食物鏈的每一層,如果我們的海洋無法正常運轉,它將無法支持魚類族群、藻類或是浮游生物,進而無法吸收二氧化碳來保護我們免於全球暖化的問題,這所牽涉的層面是整個地球的悲劇。
事實上,塑膠需要500至1,000年的時間才能分解,這意味著幾乎所有的塑膠製品都以某種形式存在,它的負荷污染了我們的水域,並殺死了海洋野生動物;關鍵在於,儘管世界每年製造的塑料愈來愈多,但只有約5%的產品能夠得到有效回收。
環保團體艾倫麥克阿瑟基金會(Ellen MacArthur Foundation)也研究發現,全球每年生產3億噸塑料,其中有500萬到1,300萬噸的塑膠垃圾碎屑漂散到海洋中,進而被海鳥、魚類和其他生物攝入。可怕的是,預估到了2050年,大海中塑膠的重量,會比魚的重量還重。而隨著食物鏈不斷累積,最後將這些塑膠吃進肚子的,還是人類自己。
科學家們最近也估算出,吃海鮮的人,每年會多攝取約11,000個塑膠碎片;在英國捕獲的所有魚類中,就有超過1/3魚種體內含有塑膠,包含鱈魚、鮭魚和貝類。可怕的是,塑料廢物在環境中普遍存在,更成了某一種地質指標。
減少使用是唯一解方
使用塑膠的好處雖然是方便耐用,也替生活帶來了許許多多的變革。在醫界,塑膠更成了重要的元素,但它的優點正也成了它最大的問題,如果要找到最好替代塑膠的用品,玻璃、紙或鋁的製造再利用非常重要。
研究人員強調,回收利用並不能防止塑料廢物對環境的影響,它只是延遲進入垃圾掩埋場或自然環境。
「永久消除塑料廢物的唯一辦法是將其燒毀或融化,但有毒物質氣體產生是個大問題,而且燃燒速度也比不上生產速度,因此,消費者更應該盡可能的使用塑膠製品到極致,而不是隨隨便便就丟棄。」
石虎眼中的台灣!花博發現館濃縮半個地球 領略大甲溪生態地景
BeautiMode創意生活風格網
BeautiM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