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鏡子,我們能看到自己的各種面向,逐步的開啟進化猶如學子們在經歷校園洗禮後的心態轉變。2019年實踐大學服裝設計學系畢展以《鏡像》作為主題,期許即將邁向嶄新旅程的畢業生們,能持續秉持正面的態度前行,在創作中尋找自我,同時留下足跡。
本屆由應屆畢業生擔綱演出的2019年畢業服裝動態展演,無關主流或非主流,透過色彩、形狀、面料與構圖,每件服裝作品都在訴說一個故事。展演分為時裝組、實驗組兩種形式呈現,各30組作品,經初審、複賽的激烈競爭後,從上百組作品脫穎而出,最終進入總決賽,由業界人士組成的專業評審團討論評選出前三名及佳作得獎者,透過不同型態的展演方式,展現新生代設計師對於服裝的熱忱與創意。
時尚生力軍報到!30組實踐大學設計新銳大秀創意
從評選的作品中可以看見學生對服裝的執著,暗中流動的思緒,相互鼓動著追尋,改變躁動的舊習,解離了主觀。符合現今時尚流行風格的時裝組設計,以成衣為主軸,每組為七套,30組作品除注入滿滿創意,並結合在校所學之技能,經由業界專業人士所組成的評審團審慎思考下,時裝組第一名由李雅靖的《視錯覺》奪下,第二名頒給呂宗霖的《形而上 型而下》,第三名則為郭于寧的《母體》。
◆ 時裝組第一名作品《視錯覺》
◆ 時裝組第二名作品《形而上 型而下》
◆ 時裝組第三名作品《母體》
此外,時裝組中值得一提的還有同時獲得小篠弘子大師特別獎及團團馮亞敏女士特別獎兩項殊榮的林思妤,她以服裝作品《七宗罪》獲得評審青睞。最佳舞臺效果獎則由盧冠妤的作品《こうふく 光復?降伏?》拿下。
台灣第一人!實踐大學服裝設計系所傅至碁勇奪義大利設計金獎
◆ 時裝組小篠弘子大師特別獎及團團馮亞敏女士特別獎《七宗罪》
◆ 時裝組最佳舞臺效果獎《こうふく 光復?降伏?》
動態展演場上的實驗組設計則呈現誇張、奔放面貌,除用料獨特之外,也是在材質與風格上的大膽嘗試,每組六套,共30組參賽作品讓人眼睛為之一亮,在經過評選後,第一名由林承緯的《金鱗》奪下,第二名為黃碩安的作品《四級防衛機制》,第三名則是曾彥維的作品《日常英雄》。
2017時裝設計新人獎 實踐大學服裝設計系彭柏碩擊退各國新銳 奪得首獎
◆ 實驗組第一名作品《金鱗》
◆ 實驗組第二名作品《四級防衛機制》
◆ 實驗組第三名作品《日常英雄》
實驗組的小篠弘子大師特別獎及最佳舞臺效果獎則分別頒給林孟璇《受釘日》與謝孟珊《東京社畜取樣研究調查報告》,他們以十足的創意發想,實質反饋了四年所學。
◆ 實驗組小篠弘子大師特別獎《受釘日》
◆實驗組最佳舞臺效果獎《東京社畜取樣研究調查報告》
此外,實踐大學也邀請英國格拉斯哥藝術學院(Glasgow School of Art)優秀作品共同聯展,同場還有系友台灣爵士女歌手9m88與實踐大學自創品牌Praxes的跨界合作,搭配Nike Air Max Dia、Nike React Element 55系列鞋款,四場演出展現新銳設計師的無限創意。
挑戰未知!輔大織品畢業展演《未織數》 將QR Code、葬儀布縵穿上伸展台
資料來源:實踐大學服裝設計學系
BeautiMode創意生活風格網
BeautiM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