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經《研之有物》網站授權,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製糖史與航空史
台南人都喝全糖?這與製糖業發展有關。台南竟有戰鬥機低空飛過?這則是二戰時期的遺留。本文專訪《台南歷史地圖散步》編輯群,解答許多人對於台南的疑惑。
台南人:我吃甜我驕傲
「台南飲食偏甜,像是刈包,一吃馬上喝水!」《台南歷史地圖散步》編輯賴國峰,道出北部人初嚐府城美食的驚嘆。這種鹹鹹甜甜的滋味,是台南在地人的驕傲。
台南美食為何偏甜? 其中一種解釋為:台南自古為製糖業的大本營。
從荷蘭時期開始,荷蘭東印度公司不僅將台南作為海上貿易據點,也在此發展製糖業,將香甜的糖,以船運貿易至其他國家獲利。後經明鄭與清領時期,製糖業擴及至全台。《台南歷史地圖散步》作者之一黃微芬,在書中寫道:根據清光緒中葉的調查,全台舊式糖廍約有1,275所,其中台南就占了八成以上。
搶救健康大作戰:英國開徵含「糖」飲料稅
製糖業如何影響飲食呢?《台南歷史地圖散步》作者之一曾令毅說明,從荷蘭時期到清末,台南是政治和經濟中心,許多貴客或官員從台南上岸、欽差或送往迎來。為了招待賓客,當地人就把高價且珍貴的糖加入菜餚以增添風味,展現台南的熱情好客。
這般飲食文化隨著時間流轉,加上各路廚師和小吃攤的獨家秘方,逐漸形成了當今人們對於台南食物偏甜的印象。
米其林前哨站!台北「必比登推介」精選36家口碑名店 牛肉麵、夜市小吃上榜
牛隻不只磨蔗汁,還會拉飛機
台南食物偏甜,幾乎無人不知;然而台南有座飛行場,就是個冷知識了。
日治時期因應航空需求,1937年在台南州新豐郡啟用第一代飛行場。但時局動盪,後於1941年太平洋戰爭前夕轉為軍用,作為海軍航空隊的基地與訓練場所,直到1944年台灣沖航空戰的衝擊,日軍損失許多戰機與練習機,這座軍用飛行場逐漸沒落。
二戰結束後,台南飛行場由中華民國空軍接收使用,轉為軍民合用機場;後於2011年核定為可飛國內和國外線的機場,亦可兩岸直航,也就是現今的台南航空站。
挑戰最美航空制服!土耳其航空全新制服亮相 義大利高訂設計師操刀、土耳其馬賽克成靈感
製糖業與台南飛行場,也有意外的關聯。曾令毅在《台南歷史地圖散步》書中提到這段歷史:1941年由於戰爭需求,日軍急欲擴建台南飛行場供海軍航空隊使用,卻面臨美英荷等國的經濟制裁,缺少鋪設飛機跑道的瀝青。當時,主導興建的上野長三郎技術大佐靈機一動,利用台灣本地製糖業的大量糖蜜取代瀝青來鋪設跑道。
除了糖蜜發揮妙用,台灣的水牛也曾用於拉動飛機。1950年代,台灣政策以農業扶植工業,但主要投資於重工業、大建設,像拖拉機這種小型機械尚不完備。因此當時飛機出廠時,會放開飛機的煞車,用力氣大的水牛來拉動。
水牛幫助拉不動飛機的人類,也曾拯救財務困難的航空公司。
1977年,在台南飛行場負責維修軍機和民航機、執行美方特種任務的亞洲航空公司,因為中美斷交而面臨財務困頓,但母公司(美國怡新公司)卻不理睬。因此,當時亞航採取苦肉計──租用牛車,呈現自己窮到只能用牛車拉飛機,才讓母公司撥款紓解財務困難。
以滿腔熱血分享這些鮮為人知的航空史,曾令毅認為:「雖然我們談的只是一個台南飛行場,但其實飛行場的軍用與民航功能轉換,呈現出日治、冷戰等不同時期,台灣與國際局勢的互動脈絡。」
踏進台南的歷史
除了製糖業、飛行場,另有遊廓、嘉南大圳、西拉雅族等歷史,也收錄在《台南歷史地圖散步》書中。
編輯群具有豐富企劃經驗,先前亦推出大受好評的《台北歷史地圖散步》、《台中歷史地圖散步》系列書籍,但要探究並深度介紹「台南」的歷史,卻是全新的考驗。團隊直呼,「噢!辛苦一年終於生下來!」
台南正興街人潮帶動是因為他!移往台南之後從「心」開啟的日常生活!
相較於台北和台中,台南由於荷蘭時期就開始發展,時間的重量不同,這次《台南歷史地圖散步》取材豐富,書籍厚實許多。依據中研院台史所謝國興研究員的建議,主編李佳卉將書中地理範圍從舊城區擴大至整個台南,引領讀者走進更遼闊的歷史時空。
此外,主編李佳卉強調,「南瀛學是顯學,若不是台南人來寫,會對台南不尊重。」因此力邀深耕台南的專家學者執筆本書各篇章,透過在地人傳達道地的見聞。
為了拍攝府城風貌,編輯群奔走於台南街頭巷尾。編輯賴國峰笑說,「台南的小吃店比較有個性,不一定會出來擺攤營業,像是沙淘宮廟碳烤海產,我們埋伏了兩三天才拍到照片素材。」
究竟在地的專家學者,如何描繪台南的歲月流轉?埋伏拍攝的小吃店,饕客聞到什麼香味而來?《台南歷史地圖散步》就像一扇扇任意門,待您走入扉頁,親自瞧瞧。
BeautiMode創意生活風格網
BeautiM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