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憑藉《紅葉傳奇》與《銀簪子》兩部紀錄片,成為台灣影史上第一位連續榮獲兩屆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的導演蕭菊貞,在台灣環島鐵路最後一段即將電氣化之前,希望能為它留下最後的紀錄,而開始了台灣首部鐵道紀錄片《南方,寂寞鐵道》的拍攝。
她從2017年帶著攝影機走進南迴線至今,歷時整整六年,無數次來回屏東、台東,將南迴鐵路電氣化前的鐵道壯闊地景,以及被遺忘的人文歷史故事搬上大銀幕,並從不同面向挖掘屬於台灣人特有的鐵道成長記憶。
片中除了紀錄因鐵道而衍伸出的多篇動人故事外,也保留了南迴鐵路初興建時的影像,帶領觀眾透過不同視角,身歷其境當時的艱辛,更放入了擁有「解憂號」美名的藍皮普快車最後的行駛身影,引起鐵道迷熱議。
導演蕭菊貞認為,火車是見證時代與庶民生活的重要元素,並將它視為人文的記憶載體,希望能以鐵道文化出發,讓更多人認識台灣。蕭菊貞說,「從鐵道文化來閱讀台灣庶民生活的軌跡和歷史情感是很珍貴的,我希望藉由島嶼南方的鐵道故事來喚起大家的共同記憶!」
蕭菊貞當時透過監製沈邑穎的介紹,而認識現已退休的台鐵工務段副段長張統明,並透過他的引領開啟了這部紀錄片的拍攝。導演說:「我到現在一直有個強烈的感受,是南迴鐵路的故事召喚我來,並讓我進入了前線鐵道員的世界,和穿越南迴的歷史。」
這次拍攝的過程中,有很多的因緣際會,讓導演也拍了開火車的人、坐火車的人、拍火車的人以及建造鐵路的人,漸漸集成了這部充滿人文溫度的紀錄電影。
憶起艱辛的拍攝過程,和從民間熱心提供的許多影像史料,蕭菊貞有很深的感受,她認為,這條鐵路或許讓很多人覺得陌生、偏遠、老舊、寂寞,但接觸了這些人和鐵道故事之後,讓她深深覺得,這是一段台灣很美麗又溫暖的鐵道。
南迴鐵路穿越中央山脈南段,連接太平洋與台灣海峽兩邊的居民生活動線,全長不到100公里,卻有35座隧道,再加上鐵道沿線缺乏公路系統支援,因此對紀錄片拍攝工作來說,是非常困難的。就連空拍機拍攝甚至也差點失去訊號,只好緊急返回。
拍攝團隊不只追歷史、追人的故事,還要追火車,火車在群山、隧道、高架橋間穿梭,團隊需出動多台攝影機,分組蹲點拍攝並即時回報。蕭菊貞表示,「拍久了比較會聽火車的聲音和風聲的變化,但遇到特定的編組,壓力更大,有時候還要請認識的司機員在快出隧道時,幫我們鳴笛一聲,不然錯過就沒機會了。」導演直說,這是她拍攝紀錄片快三十年來,難度最大的挑戰。
《南方,寂寞鐵道》記錄了熟悉的蒸氣火車鳴笛聲,以及已走入歷史的藍皮普快、柴聯自強號、復興號等舊型列車,隨著車站改建和鐵路電氣化,越來越多內容和影像已不復存在,2022年台灣環島鐵路電氣化完成,最後一段原始的鐵道風景已然改變,蕭菊貞表示:「轉變、即將消失,一直是我紀錄片創作時的關注焦點。」本片更在2022年入圍韓國釜山國際影展紀錄片競賽單元,並在影展舉行世界首映,引起韓國現役司機員表示因本片激起對工作的熱忱,也更顯這部紀錄片的珍貴。
不同於一般電影的單場首映,《南方,寂寞鐵道》分別在台東、台北、高雄及新竹等地,共舉辦了四場首映會。首先起跑的是台東場,蕭菊貞導演表示:「我很堅持我的首映一定要辦在台東」,因為台東是電影的原點,也是因為被在地前線的鐵道員感動,才開始了拍攝,蕭菊貞很佩服他們的「職人精神」和世代傳承。希望這些被拍攝者和台東鄉親可以搶先看到電影,她更感性分享:「很多紀錄片或是台灣電影,都比較難在花東院線放映,但這部是來自台東的故事,希望可以有所突破。」
說起導演蕭菊貞與台東的緣分,早在1999年執導的第一部紀錄片《紅葉傳奇》就開始,當時為了拍攝「紅葉少棒」的後續故事而深入台東延平鄉,憑藉此一紀錄片拿下第一座金馬獎。後來拍攝的《稻浪上的夢想家》及《南方,寂寞鐵道》,也都是以台東為故事,而這都不是有意為之,「我是被這些人和這些題目感動」蕭菊貞微笑說道。「只有在花東生活或工作的時候,我才會特別有那種人可以好好活著的感覺。」而她也希望透過紀錄片的力量將這些快要消逝的事物記錄下來,也透過故事讓大眾看見景色背後的文化跟歷史價值,而不只是觀光。
本片主題曲〈南方.寂寞火車〉由電影配樂大師陳明章特別譜寫演唱,他對南迴也有很深的情感,因此聽完導演說的故事,回家後馬上就有了音樂的旋律。對此,陳明章老師直言:「音樂對我來說是立體的,也融合了我們的記憶和情感,你只要有感覺,音樂就會跑出來了!尤其這個故事裡有原住民的元素,我就把原住民樂器都用上了,尤其是阿美笛,多美啊!」導演說,在剪接期間,她把一段歷史的隧道工程畫面和南迴大空拍畫面,傳給聲動樂團主唱謝韻雅MIA,請她不要多想,唱出心裡的聲音,是大山土地和人的對話,結果MIA以人聲吟唱一次完成,也讓導演讚嘆不已。
片中收錄的兩首電影插曲,陳明章〈花東海岸〉和羅大佑的〈火車〉,也都是在1991年南迴鐵路通車時,所延伸的出來的音樂創作,這也是來自文化的見證。
《南方,寂寞鐵道》的全台正式上映日是6月9日,也是一年一度的鐵路節,導演蕭菊貞表示,定檔前其實不知道這個日期的特別含義。當鐵道友人告訴她那天正是鐵路節時,她也嚇了一跳,導演笑說,「這應該是天選之日吧!」希望大家這一天都能到電影院,搭上這班時光列車,大家一起在旅程中和自己的青春記憶相遇。
《南方,寂寞鐵道》由上善醫文化工作室出品,2022年發起群眾募資計畫,吸引近兩千位民眾關注支持,甚至有人還進一步留下自己與鐵道的故事及歷史影像內容,更豐富了紀錄片中的畫面。導演也同步在「大塊文化」推出同名幕後電影書《南方,寂寞鐵道-我們在時光列車上相遇》,不只首度曝光五十張南迴鐵路全線橫縱斷面圖,更收錄多則電影拍攝時紀錄下的美麗又寂寞的鐵道故事。
本片更邀請到蕭菊貞導演在1999年《紅葉傳奇》獲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的原班底,金獎剪接師陳博文、配樂大師陳明章以及聲音大師杜篤之,共同協力完成這部集珍貴影像、聲音、音樂於一體的作品。
Text、Photo:上善醫文化工作室、牽猴子、黃凱群、何振宏、何駿逸
抵達軌道運輸第一站,回味「鐵道部園區」百年歷史 雲門50年/林懷民與104推出紀錄片《突圍》,回顧最初感動 世上最美的鐵道旅程!這12條絕美路線,是此生必訪的極致感動 《威~連你也Podcast了!》S8E11:踏上《南方,寂寞鐵道》,再次追尋那些快失去的、得不到的美 ft.金馬獎最佳紀錄片得主蕭菊貞導演
BeautiMode創意生活風格網
BeautiM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