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求溫飽」到「懂生活」:Story Wear透過策展與走秀,定義「永續潮臺時尚」的島嶼呼吸

by BeautiMode 2025/10/20

台灣永續時尚品牌Story Wear擺脫傳統T台的框架,於House of Story Wear永續百貨內,展開一場深度回溯臺灣文化根源的行動。這場年度重磅企畫並非單純的服裝發表,而是以「愛」為核心哲學——「O sakacipinang ko olah | Love is the answer」,將永續理念化為全民可觸摸、可參與的文化事件。

從「求溫飽」到「懂生活」:Story_Wear透過策展與走秀,定義「永續潮臺時尚」的島嶼呼吸_Story_Wear_SS26_設計細節_1.jpg

透過《台灣人生味》大展的五感策展,以及「Story of Taiwan 永續潮臺時尚」沉浸式劇場走秀,Story Wear精準捕捉了臺灣社會從早期僅求生存的「求溫飽」到如今重視生活品質與環境共生的「懂生活」的轉變,並以此定義了屬於臺灣的「永續潮臺時尚」。這是一次將島嶼的日常與堅韌,昇華為國際時尚語言的全面性展演。

從「求溫飽」到「懂生活」:Story_Wear透過策展與走秀,定義「永續潮臺時尚」的島嶼呼吸_Story_Wear_永續時尚|SS26臺北時裝週年度大秀_2.jpg

「求溫飽」的記憶與「懂生活」的轉身:五感策展的文化再定義

《台灣人生味》大展是一座可逛、可買、可品、可聽的「永續的島嶼市場」,一踏入展場,滿牆的台味插畫映入眼簾,酒杯裡盛的不只是酒,還包括了台灣的人情味與共同記憶。展覽將南島語系的血脈延伸至當代生活美學,把食、衣、住、行轉譯為可被觸摸的風景。

從「求溫飽」到「懂生活」:Story_Wear透過策展與走秀,定義「永續潮臺時尚」的島嶼呼吸_台灣人生味》大展,邀請民眾以五感穿梭一座「永續的島嶼市場」_1.jpg

在「食」(Food)的維度,展區以在地農作與減廢料理串起味覺記憶。這不僅是見證台灣飲食從「求溫飽」到「懂生活」的轉身,更是庶民智慧的體現。例如,地瓜過去在貧瘠土地上,是撐起無數家庭、代表韌性與飽足的符號;現在它化作低碳零食與蔬食料理,回應當代對健康與環境的追求。同樣地,康普茶從昔日物資匱乏時的民間秘方,如今被再定義為機能飲品,結合鐵觀音、東方美人等在地茶為底,走出廚房成為國際永續飲品,這就是庶民智慧升級為設計美學的體現。

在「衣」(Clothing)的層面,展覽將「韌性穿成語言」。每一道針線都在縫合歷史、織就新美學,強調「補」與「續」如何化為設計語彙。展區特別聚焦賽德克族工藝師余美玲(Maluda)的編織藝術,她在彩虹格與菱形圖騰(象徵祖靈之眼)之間,以平織、斜紋織等多種傳統法與現代創作並行,讓族群記憶在衣飾與日常物件裡持續發亮。

從「求溫飽」到「懂生活」:Story_Wear透過策展與走秀,定義「永續潮臺時尚」的島嶼呼吸_賽德克族工藝師_余美玲(Maluda)_的編織_1.jpg

此外,還引入了兩種「穿在身上的土地元素」:來自苑裡的藺子將苑裡藺草編進配件,保留草本香與手作溫度;Story Wear全新系列則採用台灣之光紡織品——Abacell 100%蕉麻紗,此纖維原料取材自天然長年生植物纖維,無須人為栽種,能完全自然分解,對環境零負擔,輕盈透氣特別適合台灣濕熱氣候。

在「住」(Housing)的展區,邀請民眾「閱讀」永續百貨這棟歷史建築本身。這棟老屋以「不拆、不重建」的活化為方法,延伸出老宅作為酒吧、書店與文化空間的再生想像,讓永續成為建築的第二生命。選品延續這種結構美學:台電文創將電力系統的工業元素(如銅條、變電箱隔熱罩、淤泥)轉譯成低調器物,施正文老師以畫筆定格大稻埕巷弄光影,而貳進則以在地材質與榫接工法重寫家具語法。

從「求溫飽」到「懂生活」:Story_Wear透過策展與走秀,定義「永續潮臺時尚」的島嶼呼吸_台電文創_變電箱隔熱板.jpg
從「求溫飽」到「懂生活」:Story_Wear透過策展與走秀,定義「永續潮臺時尚」的島嶼呼吸_台電文創_日月潭淤泥杯墊.jpg

而「行」(Transportation)則從來不只是位移,更是文化的流動與交流。展覽規劃的「大稻埕永續小旅行」,以永續百貨為起點,指引民眾走訪百年量身工藝的凱恩洋服、綻放台式雅緻的玉鳳旗袍,再進入永樂市場觸摸手工細節,讓移動成為學習與致敬的過程。

四幕沉浸式劇場:愛與韌性的情緒循環

呼應策展,Story Wear在古蹟空間內展開一場沒有傳統T台的「永續潮臺時尚」沉浸式劇場走秀。整場大秀如一場四幕劇,結合靈魂系創作歌手高真TRU的音樂,將「愛」與「韌性」的生命篇章,慢慢摺進衣料裡。

這場秀的服裝設計,是「文化大熔爐」生命力的具象化。它將台灣黑狗的堅毅、阿美族文字的傳承、以及老派圖騰的記憶,與丹寧的叛逆性格相疊,象徵台灣人的堅毅、不離不棄。

從「求溫飽」到「懂生活」:Story_Wear透過策展與走秀,定義「永續潮臺時尚」的島嶼呼吸_Story_Wear_SS26_1.jpg
從「求溫飽」到「懂生活」:Story_Wear透過策展與走秀,定義「永續潮臺時尚」的島嶼呼吸_Story_Wear_SS26_5.jpg

第一幕,在古蹟百貨的起點樓層(左側一樓)展開,主題是生命力以及愛,以高真TRU的歌曲〈Lucy〉為背景。這裏陳列著歷經風霜的行李箱與回收窗花製成的陳背框,模特從回收牛仔褲開始,將丹寧拼布工藝融入愛,把臺灣的圖形、黑狗韌性刻畫至服飾中,設計師認為「愛」就是「臺灣」。

從「求溫飽」到「懂生活」:Story_Wear透過策展與走秀,定義「永續潮臺時尚」的島嶼呼吸_Story_Wear_SS26_設計細節_5.jpg
從「求溫飽」到「懂生活」:Story_Wear透過策展與走秀,定義「永續潮臺時尚」的島嶼呼吸_Story_Wear_SS26_設計細節_4.jpg

第二幕,轉場至古蹟的靜謐二樓(左側二樓),主題是深藍海的孤寂與轉化,在歌曲〈Deep blue sea〉中進行。這一幕詮釋成長中遇到的困境、孤寂、折磨與煎熬,模特以靜默對焦,將這些與自己對話的時光一針一線縫回身上,最終形象成為優雅的紳仕。系列以高訂西服庫存布料為主,將西服與丹寧撞擊,展現紳士中的叛逆,並升級設計丟棄的西裝外套。

從「求溫飽」到「懂生活」:Story_Wear透過策展與走秀,定義「永續潮臺時尚」的島嶼呼吸_Story_Wear_SS26_3.jpg
從「求溫飽」到「懂生活」:Story_Wear透過策展與走秀,定義「永續潮臺時尚」的島嶼呼吸_Story_Wear_SS26_6.jpg

第三幕,轉場至另一側的二樓展區(右側二樓),主題是愛的百態,伴隨歌曲〈關於愛情〉。現場以四只皮箱、一張長桌佈景,像一場關於相遇與告別的排練。國際名模HANKO(Elton Ilirjani)與專業舞者在動靜、碰撞與擁抱之間,演繹愛情的多種樣貌與喜怒哀樂。HANKO身穿Story Wear與阿美族藝術家優席夫的聯名戰袍,印有族語「Tengilen ko soni no riyar」(傾聽海洋的聲音),詮釋了南島語系發源的台灣,其關於愛與渡海的堅韌百態。

從「求溫飽」到「懂生活」:Story_Wear透過策展與走秀,定義「永續潮臺時尚」的島嶼呼吸_Hanko_2.jpg

終幕,在充滿呼吸感的戶外前院進行,主題是同頻與謝幕。高真TRU以充滿熱情的歌曲〈too high to say hi〉串起情緒之河,讓觀眾的心跳與節拍同步。最後,設計師Kuan與Elton緩步而出,與伊林名模在院中成一個圓,向城市鞠躬。

設計師透過回收丹寧、高訂西服庫存布料的升級改造,將永續從理念推進為實際行動,並藉由與相信動物協會的合作,將2026年黑狗系列全年2%銷售所得投入流浪動物困境的解決,將時尚載體延伸至社會責任。

首度來台的國際名模HANKO指出,永續時尚的意義在於不傷害地球,它必須是「Ageless / Genderless / Sizeless」——經典耐穿、跨越性別、並以更包容的版型降低浪費,讓衣服能被更多人長久穿著,永續才能從理念成為日常。Story Wear正是透過這場融合了策展與劇場的複合式發表,讓「永續潮臺時尚」成為一個完整的、從土地呼吸中長出來的文化印記。

從「求溫飽」到「懂生活」:Story_Wear透過策展與走秀,定義「永續潮臺時尚」的島嶼呼吸.jpg

資料來源:Story Wear


廣告、專案等商務合作,請發信至:ad@beautimode.com

革新進行式:五種正在改寫永續時尚的未來材質
永續潮臺時尚:Story Wear如何將台灣日常編織成全球語言
靛藍的永續旅程!西班牙Tintoremus與台灣太平藍的藍染跨文化對話
《威~連你也Podcast了!》EP8:大家都談永續,到底是玩真的還是想洗綠?她用行動實踐永續 ft. 零廢棄時尚品牌Story Wear創辦人陳冠百Kuan

BeautiMode創意生活風格網為宏麗數位創意股份有限公司旗下最具時尚商業知識的線上媒體,我們從人文角度出發,報導國內外優秀的時尚與娛樂產業工作者及創意人士,推動台灣新銳品牌,探索影視美學…期望透過我們深入淺出的介紹,讓業內人士或產業門外漢都能對相關領域發展和脈動有更深入的了解與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