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之有物

日記boy、總督府職員錄,帶你穿越日治時期的台灣

本文從中研院台灣史研究所檔案館嚴選兩宗館藏,透過「日記系男孩──葉盛吉」的個人觀點,與「台灣總督府職員錄」的資料分析,重現日治時期台灣人生活的光景。
By 研之有物  |  2020/10/25

北朝古人心裡苦怎麼辦?造像!

若要了解北朝的文化,佛教藝術是不可忽視的領域,其中蘊含了當時世人如何面對生與死、亂世如何尋求心靈庇護等,這些故事被刻在石窟與造像碑,透過中研院史語所的顏娟英研究員實地田野調查,從藝術史的角度解讀圖像的時空背景與圖像裡的各種心思。
By 研之有物  |  2020/10/24

文化,其實就住在你的身體裡:從坐姿與品茶談起

身體感官的各種感受,蘊藏在日常生活中的每個時刻、每個細節,我們太容易習以為常、往往未曾深究。但其實這些「感受」,是人類建構物質生活、社會互動、及科技進展的重要動力。從日常生活各個面向,可以發展出一套「文化身體感」的理論典範,進而對於人類歷史和文化做出更深刻的解讀。
By 研之有物  |  2020/04/04

這些神祕文字只有女人懂!世界唯一的女性文字「女書」

中國湖南省,一種神祕的文字悄悄流傳超過百年,只有女人讀得懂。女人用它傾訴心事、結交姊妹、祝賀祭祀 ──「女書」是女性限定版的社群密碼。中研院民族所研究員劉斐玟走訪田野,探查女書、女歌、哭嫁文化,女書不僅是特殊的文字系統,還乘載了沉甸甸的女性生命史。
By 研之有物  |  2020/03/30

耶穌是孝子嗎?呂妙芬從史料看見不一樣的耶穌

基督宗教的傳教士抵達中國後,是如何和在地的主流思想──儒學對話,展開中西文化交流呢?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的呂妙芬所長,考察17世紀到20世紀上半葉的漢語基督宗教文獻,從中發現「耶穌的形象」隨著「時代思潮」變化的有趣現象。
By 研之有物  |  2019/06/19

台南除了食物甜,竟還有一個飛行場?

台南人都喝全糖?這與製糖業發展有關。台南竟有戰鬥機低空飛過?這則是二戰時期的遺留。本文專訪《台南歷史地圖散步》編輯群,解答許多人對於台南的疑惑。
By 研之有物  |  2019/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