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美學新態度

凱撒與COVID-19:我來、我見,我戴上口罩

古羅馬時期的哲學家塞内加(Lucius Annaeus Seneca)曾言:「沒有比人生更難的藝術了。」在此新冠病毒(COVID-19)遍地蹂躪之時,全球面臨封城隔離、社交暫止,或是對物資缺乏的恐懼,更深覺塞内加這一句喟嘆的睿智。截至目前,歐洲疫情最嚴重的義大利,已因COVID-19奪去逾萬人生命,家鄉慘況看在義大利藝術家Federico Pestilli眼中更是心痛,雖然他本身已在羅馬隔離數周,但也不忘向國家昔日的光輝找尋慰藉。事實上這場藝術行動並非惡趣味,卻是隱含對人類命運的鼓舞並祈禱與自然共存。
By 城市美學新態度  |  2020/04/15

在遼闊地景上的遺世小屋:Darya Shnykina以夢想構築寂靜風景插畫

來自俄羅斯莫斯科的插畫家Darya Shnykina,在看了介紹不同地表上各式小木屋模樣的書籍《Cabins》後,遂想像在山丘、森林、原野間,在起霧的清晨、嶄亮的夏晝、昏黃的月下或飄雪的夜裡,有棟獨立的永續住宅、高山小屋等模樣各異的理想家屋坐落其中,於是以畫筆形構了《Places I’d Love To Live In》系列插畫。
By 城市美學新態度  |  2020/04/14

你所親吻的究竟是什麼呢?——克林姆

有時因此知道了畫家可能窮到連畫布都買不起,只好一布多用;有時跟隨了畫家人生的更迭,比如離去的愛人被改作淌血的傷口;有時則是被畫家真正的意圖襲擊,在畫中人物的華服底下驚見赤裸無比的性器——這裡講的就是克林姆(Klimt Gustav. 1862. 7. 14~ 1918. 2. 6) 。
By 城市美學新態度  |  2020/04/13

畫給天上人間的哲學書 普桑Nicolas Poussin

提到法國古典繪畫,十七世紀的普桑(Nicolas Poussin, 1594.6.15-1665.11.19)必然出現。這一位不論是畫作或是為人,皆是莊重嚴肅、風骨凜然的大師,其所樹立的宏偉典範,可以說藝術史上有數百年的畫家,都是凝視著他的身影去學習和成長。
By 城市美學新態度  |  2020/04/12

張漢寧×「臺北蓋水」萬華篇:一片鑄鐵銘鐫老城區的舊與美

「臺北蓋水」人孔蓋美感計劃,首發系列挑選臺北市萬華、大同、中正以及南港四個城區,將此鑄鐵為材,質地厚重且色調黯淡的公共工程物件,透過設計詮釋,重新賦予人孔蓋文化內蘊與地方風情。操刀萬華區人孔蓋的桔禾創意整合團隊,在總監張漢寧帶領下,把目光凝聚於萬華這處老城區的古蹟與宗教信仰活動,打造出「轉動萬華」以及「萬華日夜巡」兩款繽紛且圖騰如版畫的人孔蓋。
By 城市美學新態度  |  2020/04/06

Pratìc Design──從瑰麗到詩意,用紙藝捕攝人間百景

羅馬,一座素以磅礡風格、尺度恢弘建築聞名的城市,駐點在此的紙藝工作室Pratìc Design彷彿嗣承裡頭文化血脈,憑著精湛技術和組織場景的視覺化能力,靈活幻用紙媒材,將樓閣、船艇、劇場、樂器等人類文明生活的景物,猶似工筆畫般,從主體到細節如摹如繪加以詮釋。但Pratìc絕非毫無生氣的寫實主義,留點心思翫賞創作者對紙雕場景的布局,就能讀出裡頭濃縮著故事;若更深層一點探望,亦將察覺自己某個經驗驀然被擺進了作品中,能在記憶裡摸索到相近的片段。
By 城市美學新態度  |  2020/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