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不辦秀、不融資,年銷售5億美元的美國環保時尚品牌Eileen Fisher是如何不走尋常路的

在發展過程中,Eileen Fisher Inc.衍生了獨有的公司文化:專注設計簡潔輪廓的服裝、走在環保可持續發展的前列、從不辦秀、員工持股、開會前全體靜坐、回收自己的二手衣進行再銷售等等,這都與創始人個人的經歷密不可分。
By 華麗志  |  2017/12/24

將街頭塗鴉帶進美術館!藝術家尚米榭巴斯奇亞的成名與殞落

談到街頭藝術就絕對會提到尚米榭巴斯奇亞,他是黑人文化語言的代言,是來自街頭和低下階層的聲音,他以黑人藝術家與塗鴉雙重邊緣身份打入白色主流社會。他也是一個傳奇般的藝術家,年輕時便以街頭塗鴉一舉成名,最後卻因為成名的太快以及摯友安迪沃荷逝世的打擊,承受不了突如其來的壓力,吸食過量的海洛因,在27歲那一年去世了。
By 非池中藝術網  |  2017/12/22

95歲皮爾卡登「不服老」:我是唯一一個現在還能被人們時常提起的那個時代的設計師

被稱為「時尚界默罕默德阿里」的義大利服裝設計大師皮爾卡登(Pierre Cardin)近期接受了美國時尚商業媒體WWD的採訪,雖然已95歲高齡,皮爾卡登依然「不服老」!當年他與法國服裝設計大師Yves Saint Laurent(伊夫聖洛朗)激烈競爭,一個夢想當演員的男孩最終卻成為了一名與可口可樂文化齊名的偉大設計師。
By 華麗志  |  2017/12/17

BBC百大女性唯一台灣人!她交織尼泊爾女孩的快樂

生活在方便的現代,我們生活中的許多習慣,其實早已融入你我的基礎日常中,這讓人很難想像那些離我們很遠的世界角落,當地人民可能連基礎的衛生習慣都缺乏。
By 遠見雜誌  |  2017/12/17

看見台灣最美的樣子!《美力台灣3D》導演曲全立耗時近10年 成就台灣首部3D紀錄片

10個瀕臨消失的台灣美景,100個將被遺忘的傳統匠師,全靠一個半聾半盲的傻瓜導演,用10年去記錄,讓我們不至於忘記台灣最美的樣子。
By BeautiMode  |  2017/12/16

180道工序,總統裁縫師李萬進 世界西服聯盟金針金線獎

李登輝、陳水扁、柯文哲、李昌鈺都穿他做的西裝!從學徒到總統御用,40多年的技術經驗,讓李萬進打敗歐美手工西服業者屢屢奪獎。
By 30雜誌  |  2017/12/16

女性主義藝術史學先驅琳達諾赫林享年86歲

點燃藝術圈內女性主義的《為何沒有偉大的女藝術家?》作者琳達諾赫林(Linda Nochlin)10月29日因癌症逝世。
By 非池中藝術網  |  2017/12/16

Karl Lagerfeld再吐真心話:我當年是抱著永不回德國的心奔赴巴黎的

近期在巴黎Potocki酒店舉辦的Vogue Paris Fashion Festival活動上,傳奇時裝設計大師Karl Lagerfeld現身,他身著Dior Homme套裝,戴著標誌性的太陽鏡,入行超過70年,為Fendi工作長達52年、為Chanel效力34年的「老佛爺」精神抖擻,侃侃而談,又吐露了不少真心話:
By 華麗志  |  2017/12/15

你知道誰是2017年《時代雜誌》風雲人物?五個女人打敗川普、習近平、金正恩三位強人

2017年的《時代雜誌》(TIME)年度風雲人物於美國時間12月6日早上揭曉。是誰打敗川普、金正恩、習近平三位強人,榮獲此殊榮?答案是一群打破沉默的人(The Silence Breaker)。
By 遠見雜誌  |  2017/12/12

畢業生最嚮往的行業?先來聽公關經理說:時尚圈一點都不迷人!

這次帶領大家推開華麗門扉後,了解公關產業為何能在人力銀行調查中,屢屢成為年輕人最嚮往的前三名工作領域,而許多圈內人常說的公關地獄到底又是什麼樣的生活?如果想進入時尚圈,公關這個職位又會帶給你哪些寬闊的視野,由時尚工作者Sophia帶你揭開璀璨奪目卻也充滿淚水和汗水的的時尚圈真面目。擁有十年資歷的Sophia什麼大場子沒見過,卻看不見她身上有咄咄逼人的氣勢,她不以公關經理自稱,反而以時尚工作者來介紹這十年的工作資歷
By 30雜誌  |  2017/12/10

從大酒家、歌舞廳到背包客棧,這棟樓有意思!王英婷,擦亮虎尾的鑽石光芒

「無論酒家、歌廳或背包客棧,都是提供休憩、娛樂的地方。我想活化這棟樓,讓Diamond Inn成為新一代的記憶,大家記住這棟建築的同時,也記住虎尾這個好地方。」承繼祖輩的創業精神,王英婷勇敢為自己開創新局,還從「青春還鄉」活動中結識許多年輕朋友,得知這些積極的力量在發酵,她信心滿滿:「我們一定能讓各地小鎮活起來!」
By 遠見雜誌  |  2017/12/09

訪藝術家鍾江澤,談電影《自畫像》跨界合作歷程

今年上映的國片《自畫像》,描繪年輕人在台灣當今社會現況下,面對理想破滅的掙扎。片中大膽碰觸了學運、政治、性別、藝術等議題,以台大政治系女學生遭到畫家謀殺的疑雲,暗喻藝術和政治之間的角力。
By 非池中藝術網  |  2017/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