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文設計

紐約大學特展《超越尺寸:時尚與大尺碼女性》 探討纖瘦體型以外的無限可能

即便時尚界已漸漸意識到美麗不僅侷限於單一體型,法國更明訂相關法規限制達到健康標準的女孩才能成為模特兒,但除了纖細以外的體型似乎依然被主流所忽略,有鑒於此,紐約大學視覺文化系的學生們構思了一個名為《超越尺寸:時尚與大尺碼女性》(Beyond Measure: Fashion and the Plus-Size* Woman,暫譯)的展覽,藉以探討大尺碼在近代歷史中的地位,但他們首先遇到的第一個難題就是:該用什麼字眼形容「大尺碼」?
By BeautiMode  |  2016/01/25

勇於面對 泰特美術館談英國殖民史400年

一次大戰結束前,英國曾建立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國,當時有許多藝術家以殖民地為創作主題,描繪遠洋航行、軍事戰爭、人民風俗等情景,但1940年代起殖民地紛紛獨立,這些畫作也不再受到人們歡迎,很少在美術館展出。不過,英國泰特美術館(Tate Britain)決定正視英國的殖民歷史,花費三年時間蒐集相關畫作展出。
By 非池中藝術網  |  2016/01/24

時尚大師的靈感都來自童話故事!FIT《童話故事時尚》特展夢想成真

每個人在成長過程中或多或少都受到童話故事的影響,而童話故事經常是設計師的靈感來源。童話故事裡的奇美華服令我們產生綺麗幻想,而設計師則實現童話。
By BeautiMode  |  2016/01/23

與藝術家攜手偕老 那些畫給妻子的情書

莎士比亞曾說,婚姻是愛情的墳墓。但對某些藝術家而言,婚姻是愛情新的階段,像美國現代畫家卡茲(Alex Katz)與超現實主義畫家達利(Salvador Dalí),他們倆人最鍾情的模特兒都是妻子,經常在畫中表達無限情意。
By 非池中藝術網  |  2016/01/23

歡慶超級盃50週年!美國設計師協會CFDA 50位設計師打造時尚橄欖球

超級盃可以說是美國年度最重要的盛事之一,今年適逢50週年,想當然場面會更加盛大!繼去年凱蒂佩瑞霸氣騎著金獅的華麗演出,今年除了邀請到2013年就登台過的碧昂絲(Beyoncé),英國搖滾天團酷玩(Coldplay)也將在中場獻唱。而除了表演嘉賓令人期待外,國家美式足球聯盟(NFL)再度攜手與美國設計師協會(CFDA),由CFDA的50位成員打造50顆專屬橄欖球。
By BeautiMode  |  2016/01/21

藝術家越憂鬱作品越好? 研究:也許正好相反

藝術家面對生命的困境,常透過創作抒發情緒,畫出不少作品。但去年12月底,美國布蘭德斯國際商學院(Brandeis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chool)經濟學教授格拉迪(Kathryn Graddy)提出新論點,藝術家遭遇親友去世的打擊,不見得會創作出最好的作品,那個時期的作品也不會賣得特別好。
By 非池中藝術網  |  2016/01/17

西蒙‧貝克11年的足跡 雪地畫踏遍全世界

雪地不只能作為滑雪場,也可以是一張空白畫布。英國藝術家西蒙‧貝克(Simon Beck)曾穿著雪鞋(snowshoes),在全世界的雪地上行走作畫,用數以萬計的足跡描繪龍、狼等圖樣,彷彿這些動物棲息在冰天雪地中。
By 非池中藝術網  |  2016/01/16

德國當代藝術50年 外國藝術家眼中的德國

二戰結束後,身為戰敗國的德國不只領土被美國與蘇聯瓜分,還得負擔巨額賠款,導致經濟、藝術與文化發展緩慢,甚至被孤立在世界之外。1960年代起,德國政府開始邀請外國藝術家駐村、留學或擔任教職,希望能為德國藝術帶來新的活力。
By 非池中藝術網  |  2016/01/10

北京霾害危機 劉勃麟用「隱形人」發聲

今年12月,中國北京的空氣品質持續惡化,整個城市像被雲霧包圍,不只能見度極低,還懸浮著致癌物質,威脅人們的安全與身體健康。12月20日,中國藝術家劉勃麟利用顏料,將七位舞者偽裝成樹木,融入灰濛濛的景色中,表達北京霾害日益嚴重的情形。
By 非池中藝術網  |  2016/01/09

巴黎大皇宮「飛行、航行、旅行」展覽 展現Louis Vuitton永恆皮箱魅力  

路易威登( Louis Vuitton)這個品牌與世界博覽會 (Exposition Universelle) 有非常緊密的關聯,1900年時,路易威登的兒子喬治斯威登 (Georges Vuitton)負責編撰旅行物品和真皮製品展區,每個展館的發明都讓人大開眼界。一個多世紀後,路易威登重回專為世界博覽會而建造的巴黎大皇宮 (Grand Palais),舉行「飛行、航行、旅行」(Volez, Voguez, Voyagez)展覽。本次展覽涵蓋了路易威登160多年間的光輝業績,在交通運輸方式演變、人們旅行選擇多元化的過程中,都鐫刻著路易威登的印記。為了凸顯路易威登永恆的特點,本次展覽將當代作品與高雅而極富歷史氣息的作品交相輝映,而這些歷史的產物也正是當代創作的源頭所在。
By BeautiMode  |  2016/01/03

挪威的畢卡索壁畫 面臨拆除危機

今年12月,歐洲文化遺產組織「歐洲諾斯特拉」(Europa Nostra)列出歐洲14個個有重要歷史意義,卻瀕臨消失、情況危急的古蹟與遺址,呼籲歐洲其他機構共同保存與修復這些文化遺產。其中,挪威政府大樓「Y大廈」(Y-block)在四年前受損嚴重,很可能被拆除,但這棟大樓有兩幅畢卡索(Pablo Picasso)的壁畫裝飾,引起人們爭論。
By 非池中藝術網  |  2016/01/03

臺北獎首獎王湘靈 人孤獨生也孤獨死

今年2015年臺北美術獎得主,由藝術家王湘靈,以攝影作品《質變》獲得首獎! 「我們孤獨的生,也孤獨的死」王湘靈獲獎作品《質變》,以十件攝影作品,探索人的孤獨與恐懼。在《質變》裡,這十件作品安靜、冷冽、疏離,這些作品於台北與紐約兩地間的冬日晚間拍攝,王湘靈也用作品回望、探索自己與人們的生命進程。
By 非池中藝術網  |  2015/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