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生活

用羊毛織出台灣豐富森林面貌!阿根廷藝術家Alexandra Kehayoglou的「綠色織品」技藝

保護自然有千百種方式,來自阿根廷的藝術家Alexandra Kehayoglou,用柔軟且溫暖的羊毛線,織就一件件大型的藝術作品,試圖將童年回憶和保護自然的嚮往揉捻至織品中,以此記錄地景並讓人反思自然保護的重要性。
By La Vie行動家  |  2018/02/11

無片名電影院 炒熱冷門片人氣

如果只給你提示,不告訴你要播什麼片子,你還願意去看電影嗎? 靠近台北六張犁捷運站的一間地下室,每週都舉辦像這樣的神祕電影院。這家神祕電影院,有個有趣的名稱:「文青不挑片」。幕後推手是在影像業界小有名氣的「空白鍵影像工作室」。令人意外的是,不到18坪的空間裡,常常塞滿近60人,幾乎所有觀眾都在放映結束後,給電影近滿分的評價。它究竟有什麼魅力?
By 遠見雜誌  |  2018/02/10

最有文青魂的企業 何明憲父子挺文創 重塑台灣香格里拉

以翻砂、鑄造業起家的勤美集團,第一代的何明憲和第二代的何佩芬和何承育,都有著濃濃的文青魂,也因此,近年來致力於社區的文化再造及土地復甦運動,為台灣打造了不少知名文創場域。
By 遠見雜誌  |  2018/02/09

不花大錢也能與主人品味同步!Ikea讓你這樣寵愛毛小孩

現代人把寵物當成孩子般一樣的疼愛,為了讓家中毛小孩無論在戶外或室內都能得到完善的照顧,Ikea推出Lurvig寵物用品系列,期盼讓寵物享受更舒適的生活環境。
By BeautiMode  |  2018/02/06

傳統市場轉型搶客 找回秤斤論兩的樂趣

你對於傳統市場的印象是什麼?是被腥臭味給薰到直遮口鼻?還是踏入菜市場就得忍受滿地髒汙髒水?是不是還包括蒼蠅亂飛、雜物亂堆、老鼠蟑螂亂竄等。面對這樣的困境,有許多傳統市場的自治會或攤商,已意識到危機,將攤子翻修,並改善衛生條件。
By 遠見雜誌  |  2018/02/04

首份《世界不平等報告》正式出爐 貧富差距超乎想像!1%富人竟擁有全球40%財產

貧富差距的問題一直都困擾著全球,而這也幾乎成了難解的嚴重問題,根據法國著名經濟學家皮凱蒂(Thomas Piketty)發佈最新一期的2018《世界不平等報告》(World Inequality Report)顯示,在過去40年來,貧富差距的狀況一直不斷在加劇,在世界上收入占全球排名10%的人,這些人擁有的財富超過全球人民總收入的一半。
By 遠見雜誌  |  2018/02/03

最美便條紙!清水寺、東京鐵塔迷你紙雕現身日本OMOSHIROI BLOCK便條紙!

OMOSHIROI BLOCK紙雕便條紙藉由日本名勝景點如清水寺、東京鐵塔、淺草寺的設計,引發眾人的讚嘆,吸睛度也當然是不容小覷,更在社群網站Twitter上被瘋狂轉發及討論。
By La Vie行動家  |  2018/02/02

自己的身材自己練!「直膝硬舉」打造緊實臀腿曲線 讓服裝穿著更加分

隨著健身風潮日漸普遍,重量訓練不再只是男性的專利,越來越多女性也開始做重訓,目的不是為了計較那幾公斤的數字,而是想讓自己隨時都能處於絕佳狀態。不論哪種身形,只要方法正確,持續鍛鍊,所投注的時間精力終究會反映在身材曲線上。
By BeautiMode  |  2018/02/02

現實是殘酷的!研究顯示:長相會影響求職表現 帥的人,在職場不一定吃香

有時候,好的外型不僅能在異性群體中大受歡迎,往往也能獲得更多的關注與熱情,這讓許多人會積極打扮,營造出讓他人滿意的好印象。不過,若根據最新的研究報告顯示,帥哥可能在職場上並不會受到太大的重視,就連有升遷機會也很難被提拔。
By 30雜誌  |  2018/01/31

比爾蓋茲在1999年就做出的15項預測─看天才的腦袋有多驚人

在1999年時,微軟(Microsoft)總裁比爾蓋茲(Bill Gates)曾著述《與思想等快的明日世界》(Business @ the Speed of Thought)一書,在內文中,他大膽談及未來可能會發生的15種驚人變化,不過在當年的時空背景下,他被許多專家認為荒謬且離譜,但如今回顧,卻再次顯示他的前瞻視野和先見之明。
By 遠見雜誌  |  2018/01/30

來自快樂夫妻的靈感好設計!風靡70年的Vitra大象椅 讓家變身設計博物館

以往只能在設計博物館或是展覽中才能朝聖的夢幻逸品,現在也能輕鬆在家中擁有了!這隻風靡70個年頭的大象兒童椅(Eames Elephant),至今仍受到大人與小孩的愛戴。
By BeautiMode  |  2018/01/27

吸管不再只是塑膠 你要焦糖或香草口味? 海龜鼻子插吸管 痛苦神情引爆環保議題

日前,有一則「海龜鼻子插著塑膠吸管,神情痛苦」的影片,在網路上廣為流傳,看過的人無不震驚。因為海裡有太多塑膠吸管,導致海洋生物不小心就吸入,由於觀看人數達數千萬人,吸管的環保議題再次浮上檯面。
By 遠見雜誌  |  2018/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