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

陷阱妹也能一秒變文青!全台3間特色書店推薦,美到想天天來看書

古人云:「三日不讀書,則言語乏味,面目可憎。」隨著科技發達,網路興起,看書的人少了,實體書店更是生存不易。平常大家可能忙於工作或學業,等到放假時又想出門走走,花在閱讀上的時間真的少之又少。今天小編就要來向各位推薦3間有意思的書店,挑本自己感興趣的書坐下來,擺脫面目可憎的危機,還可以趁機拍拍美照裝文青打卡!
By Juksy  |  2020/01/27

法式設計為何能代表時尚?品味是被養出來的!

當我們看遍歐洲美術與工藝作品後,有人會有「法式設計為何能代表時尚」的想法嗎?會!小編就有。法國人的時尚品味和優雅的格調究竟是怎麼來的呢?說到法國我們不免想起,在那華麗的宮殿中,王公貴族們頂著誇張的髮型翩翩起舞。是的,要了解—法國為何能夠登上時尚頂端一定要先了解奢華可愛的宮廷藝術「洛可可Rococo」主義。
By 城市美學新態度  |  2020/01/27

將夢想化為現實!動手製作行動板 啟動大腦設計你的人生

行動板是一幅拼貼畫,代表了你渴望的一切,通常也叫做「夢想板」或「願景板」。但我更喜歡「行動板」這個稱呼,因為我希望你透過「行動」來創造能激勵你實現夢想的東西,而不是把它當成一個做白日夢(在國外買第二套房子、發大財……等)的工具。我們需要將正面的渴望與強烈情緒的能量和「行動」結合起來。
By 啟示出版  |  2020/01/26

全民樂於響應塑膠袋禁令!泰國人購物有什麼可愛的逗趣花招?

根據環保署統計,台灣光是在2018年所使用的塑膠袋,就高達152億個,相當於每人每年使用660個、一天就要用掉約2個之多;若以每個3.5克重量計算,年生產量高達5萬3000公噸,但回收量卻僅有5000公噸,回收率不到一成。這也代表大部分的塑膠袋都成了被垃圾燒盡、被土壤掩埋、隨大自然四處遍布──無形中成了大海、山林最悲劇的環境汙染之災……
By 遠見雜誌  |  2020/01/26

這產業不是只有設計師!原來時尚產業還有這麼多工作職務!

在一家小公司當自己的老闆,表示得身兼多職。在時尚業裡,除了所有日常職責外,還有一些專門角色。你要瞭解自己能承擔多少工作,有多少需要外包。如果你要雇用人幫忙,就得趕快熟悉聘用和解雇的技巧與法規。本章要談的是供應鏈當中牽涉到的職務。
By 原點出版  |  2020/01/25

Josh刺青學-從事紋身16年,不只在皮膚上做設計,他還做了很多...

在台灣有一位刺青藝術家,他的風格寫實又具張力,獲得多項國際紋身大獎,更是許多名人指定想合作的國際級紋身師,才這幾天又發現他的IG新增了在ØZI手臂上刺的紋身作品,但這次不談名人朋友,要跟林立杰Josh大談創作。
By Juksy  |  2020/01/25

以食物創作療癒身心 美味餐盤成了野生動物園

提到美食,相信很多人都會眼神閃閃發光提出自己愛吃的食物,在一般人的眼裡,食物不僅提供身體的能量來源,也能撫慰心靈。但在藝術家眼裡,食物也是創作的材料,美食設計師De Meal Prepper利用每天所吃的食材,完美呈現各種動物以及電影人物,讓人不得不佩服她的巧手。
By 城市美學新態度  |  2020/01/24

一視同仁的特寫肖像,德國攝影師Martin Schoeller拍出平等與真實

德國攝影師Martin Schoeller不僅是《紐約客》(The New Yorker)專任攝影師,也替《國家地理》(National Geographic)、《時代》(Time)等知名雜誌拍照,其最知名的特寫肖像系列,上到影視、政商名人和球星,下到普通市民甚至街友,在他的鏡頭下,每個人都是呈現真實平等的存在。本文將分享Martin Schoeller的攝影經歷與啟發,以及讓他聲名遠播的特寫系列的拍攝方法與攝影建議,一起來看看這位肖像大師,是如何看待「攝影」這件事。
By DC FILM SCHOOL  |  2020/01/24

【職人帶路】一件袍服的旅程!跟著服裝設計師抵「嘉」走春

若提到神靈系服裝設計師,絕對非馬毅莫屬。2016年1月,他所設計的《LA街頭辣媽祖》登上2016年秋冬柏林時裝週,讓國際見識到中華傳統文化的摩登呈現,也讓他因此一戰成名,開啟了他「與神同行」的設計之路,不但接獲了濟公寶衣的設計案,更受文化部邀請參與第一屆臺北時裝週的傳藝時尚主題秀。
By BeautiMode  |  2020/01/24

囤積症沒有錯!法國藝術家讓你以為的垃圾,變成梵谷自畫像、葛飾北齋浮世繪!

沒在穿的衣服、開口笑的皮靴、很久沒碰的玩具和吉他,除了打包丟掉,還可以拿來做什麼?法國藝術家Bernard Pras看到它們的顏色,並且讓它們再現立體版名畫及名人肖像。
By 城市美學新態度  |  2020/01/23

歷史可上溯到古希臘!烏克蘭工作室致力振興傳統花冠 美到令人目不轉睛

傳統工藝該如何保存復興?這是每個國家的藝術家都會思索的問題,自2014年烏克蘭內戰爆發後,許多設計師與創作者,不移餘力地試圖重振原本已漸趨沒落的傳統藝術,由造型師Dominika Dyka創立的「破曉前刻」(Treti Pivni)的造型與攝影工作室,就致力於將烏克蘭傳統花冠Vinok,藉由與時尚、音樂、娛樂領域工作者合作,重新帶進一般人的日常認知中。
By BeautiMode  |  2020/01/23

新年走春不可錯過!在「嘉」過年帶回七世福報 桃城一睹台灣百年食涼文化

農曆新年即將到來,當然要好好規劃走春行程,安排幾個開運景點求得好兆頭!在紛沓奔走的日常生活,不妨透過文化與藝術開啟想像之境,在美的世界尋覓一份心靈的恬靜。
By BeautiMode  |  2020/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