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

撿到寶!英國女老師從垃圾車撿回《哈利波特》小說,12年後一本書炒價超過44萬⋯

英國女作家JK羅琳(J.K. Rowling)自從1997年開始出版魔法小說系列《哈利波特》就迅速席捲全球,此系列被翻譯成75種語言,在超過200個國家出版,讓JK羅琳一夕之間從原本貧困的單親媽媽躍升為世界知名女性富翁之一。風靡各個年齡層的《哈利波特》於2000年開始翻拍成真人版電影,由丹尼爾雷德克里夫(Daniel Radcliffe)、艾瑪華森(Emma Watson)和鲁伯特葛林特(Rupert Grint)飾演的葛萊分多三人組,更被視為「影史最佳經典選角」之一。
By Juksy  |  2020/05/17

為什麼《末代皇帝》是影史不能錯過的極致經典?

1987年,電影《末代皇帝》(The Last Emperor)正式在全球上映,這部描述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皇帝故事的作品,以最深刻且撼動人心的感慨,交織出溥儀充滿傳奇卻又顛簸的離奇人生,他的一生多舛,在時不我予的時代洪流浪潮下,有著扣人心弦的震撼。
By 遠見雜誌  |  2020/05/16

Treat yourself better!累到不行還是要滑手機 熬夜至半夜3點?快解脫「報復性熬夜」壞習慣

明明每天白天都要工作、加班,不但壓力大而且連吃飯、休息的時間都沒有,回到家還要處理一大堆家務。為什麼偏偏都市人在晚上還是不願意睡覺,寧願滑手機、看電視劇,甚至無所事事也不肯上床就寢?這心理現象被稱為「報復性熬夜」,令人長期睡眠不足、精神萎靡,對身體來說更是個惡性循環。
By Women In Work  |  2020/05/16

文化孕育的地方,就有青鳥!猶如收藏博物館的書店

如果書店是提供書籍的地方,那麼青鳥則是一座收藏的博物館。它明確,不氾濫堆積,必要的展示書本與生活的價值。 華山的青鳥書店,擁有小而手感的精緻,從階梯上去二樓平台後,看見的是一個隱約的入口。擺了零星幾本書的小書架在玄關迎接,像是一片輕盈的手摺紙飛機的標誌,也在門口等待著閱讀的訪客,探險者們慢慢走進書店,順著牆轉個彎就不經意地滑進了書攤,70公分的高度剛剛好,適合輕輕彎腰與書本對話。書本的分類從不是順著電腦裡的關鍵字自動分類,也不是一般書店內陳列的選書牆,那些排滿了一路到天花板的巨大宣傳、大聲喧嘩的推銷新書,反而是以生活串聯起好奇心,讓我們依著話題的延伸,在桌子上順暢排列,像是一路從客廳不經意走到了廚房一般順暢,被文字們引導到喜愛的書籍前方,配合屋頂上方與座位區旁的三角窗,轉身就可看見窗外熙來攘往的人群,我們在喧囂裡的安靜角落翻開書頁。
By BeautiMode  |  2020/05/16

見證阿里山林業興衰!到舊時「貓仔間」喝一杯有故事的咖啡

每座城市都有屬於自己的記憶,有故事的城市,往往會讓人忍不住流連忘返。玉山旅社,一間擁有70多年歷史的木造老旅社,安靜駐足在嘉義阿里山森林鐵路北門驛前。這間看似普通的老旅社,見證了阿里山林業的興衰,當年曾經是商販暫時落腳的「販仔間」,也曾經是撫慰男子的「貓仔間」,如今這裡既是咖啡館,也是背包客棧,更是推廣嘉義在地活動的文化基地。
By BeautiMode  |  2020/05/15

男神陪伴你的防疫生活!艾迪瑞德曼、貝克漢宣布接力朗讀《哈利波特》小說給你聽!

英國女作家JK羅琳(J.K. Rowling)自從1997年開始出版的魔法系列小說《哈利波特》風靡全球,現在已經是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世界名著之一。還記得之前JK羅琳自爆疑似感染新冠肺炎:「所有症狀我都出現了」一度引發大量粉絲緊張,所幸羅琳後來表示自己已經藉由醫生老公的幫助重拾健康。身為過來人的羅琳也決定為全球待在家裡隔離防疫的大眾們貢獻出更多的支持力量,因此現在官網就發起了「哈利波特明星接力閱讀大賽」!
By Juksy  |  2020/05/15

以寫實繪畫探索身分認同 盧昉跨越時空的藝術旅程

在當代藝術百家爭鳴、求新求變的大環境之中,繪畫很自然地走向了新的可能性。對於當代寫實藝術的創作者盧昉(1977-)而言,精緻細膩的形式與反應生活的內容該如何銜接,也永遠都是有趣而重要的課題。盧昉的創作奠基於寫實油畫,並以個人經驗與社會觀察,創作讓人目不暇給的作品,廣受各界的肯定認同。而其之所以能有如此的成就,除了本身藝術深度及原創性的表現亮眼以外,更是來自於幕後的重要推手-多納藝術(台北)長期的經紀與代理。
By 非池中藝術網  |  2020/05/15

這個世界怎麼了?讓《一分鐘雕塑》帶你玩味荒謬的藝術

《一分鐘雕塑》(One Minute Sculptures)是奧地利藝術家歐文沃姆(Erwin Wurm)在1988年發想的藝術計畫,通常包含一個人和一件日常物品,在短時間內(不限定一分鐘)擺出怪異、有趣的動作呈現極致的「不合理」,像是鉛筆拿來當耳塞、椅子掛在頭上等。跟持久型的傳統雕塑不同,他的作品時效短,常以攝影紀錄,因此讓雕塑魅力能更直接的傳遍全球。
By BeautiMode  |  2020/05/14

集結各式潮流的1960年代,這些法國設計師你認識幾位?

如果說1950年代的時尚特色是端莊、樸素、合宜,那麼1960年代則集結了各式潮流。這些法國設計師中,有人帶領香奈兒成衣線重躍時尚潮流,有人引領未來主義風潮,也有人打造雌雄同體的中性風,並首度將丹寧布用於高級訂製服......
By 原點出版  |  2020/05/14

網路逼走解構鬼才?親自解密退出時尚始末 Martin Margiela對「這件事」感到遺憾

2009年底,席捲全球的金融風暴令經濟持續低迷,不久前才慶祝創立20週年的Maison Martin Margiela,也因品牌創辦人Martin Margiela決定退出時尚界,迎來了難忘的轉捩點,這項決定不僅震驚了時尚界,也令這位原本就相當低調的設計師,幾乎從人們的視野中消失,此後甚少有媒體有機會捕捉到他的身影,但近期在德國導演Reiner Holzemer所執導的紀錄片《Martin Margiela:親自講述》(Martin Margiela: In His Own Words)中,Martin Margiela親自帶領拍攝團隊分享自己的時尚生涯,讓外界終於有機會透過他的雙眼,回顧過去的輝煌。
By BeautiMode  |  2020/05/13

夢幻綠意辦公室!越南KIENTRUC O結合陽光、自然植栽的療癒建築設計工作室

辦公室對上班族而言就像另一個家,一天有大半的時間都待在這裡,需要處理繁雜的事物、動腦思考,與同事間進行交流與互動,該如何營造出環境的和諧氛圍成為辦公室規劃考量的一大重點,尤其在這水泥森林侵佔綠地的都市中,人們要接近自然似乎成了一件不簡單的事情,只好將綠意搬進辦公室當中,因此這幾年我們可以看到許多自然綠意辦公室的出現,這不僅讓室內空間與自然產生連結,也讓員工以不同心情迎接嶄新的一天。
By La Vie行動家  |  2020/05/13

【色彩,原來如此】女人最好的衣裳往往是這個顏色!關於黑的百變面貌

廣為使用的顏色往往產生各種不同甚至相反的意義,黑色也不例外。這些意義同時並存,人人都很清楚,也不會混淆。隨著質料、年紀、剪裁、要價的不同,黑可能象徵財富、某種能力或是落魄貴族。黑可以是出身貴族深以為傲,或是正派體面,或可能性感魅惑,也可能保守衛道。然而黑很少輕佻,黑比較嚴肅的一面貫徹了這個重階級、講聖經的社會焦慮而嚴肅的一面。這個社會害怕自己快速變化的腳步、隱隱潛在的騷動,並努力進行各種形式的控管,包括自我控管。小說中寫的某些父親角色殘虐成性,對於妻、子、員工偽善而嚴苛,此處或許有過於誇張的嫌疑,不過我在1997年另一本書《穿黑衣的人》當中也主張,男人習慣穿樸實但專斷、嚴肅、基督教色彩濃厚的全黑服裝,的確加強了世上、婚姻、家中的男性權威主義。
By 時報出版  |  2020/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