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文設計

細看之後,我們細聽「與常玉相遇」

常玉慣以同一內容在不同尺幅畫布上作畫,略顯殊相,無太大差異。而喜愛常玉的粉絲們便覺樂趣所在,就像佳士得亞洲區副主席暨亞洲現當代藝術主管張丁元在「常玉與市場」所言:「有些畫家只要買三幅畫就夠了,但常玉的作品是只要出現便群起爭奪。」
By 典藏藝術網  |  2018/03/17

一次看盡半世紀的傳承!梵克雅寶展出Heritage系列 驕傲回顧品牌遺產

珠寶,是服裝的點綴,搭配得宜也可以顯得與眾不同,對整體造型有畫龍點睛的效果。創立於1906年的法國百年珠寶品牌梵克雅寶(Van Cleef & Arpels),在2018荷蘭馬斯垂克藝術暨古董博覽會展出Heritage系列,回顧品牌的風華。
By BeautiMode  |  2018/03/17

內外在的心宇意識-李瑋個展

此檔個展展名取自「心宇意識」一詞,意旨把創作的一切回歸到初心,用自身想表達的狀態,從內心真誠地呈現出來,不受到任何外在干擾與聲音,清晰地聽見自己的想法、直覺,且精準的運用創作的方式,了當的為創作發聲。
By 非池中藝術網  |  2018/03/16

追求極致完美的造夢場 王建揚談理想創作空間

寒冷的天裡,我們走入王建揚位在郊區的工作室。映入眼簾的是他從各處蒐集而來的物件,購物車、沙發椅、玩偶、斗櫃與雕塑,被描繪上繽紛的色彩,宛如巨型的收藏室、或者可說是夢境般的房間,是王建揚費心搭建的攝影棚。
By 非池中藝術網  |  2018/03/15

Artprice:2017年全球藝術市場成長兩成,中國市場仍為重中之重

中國雅昌藝術市場監測中心(AMMA)與法國公司Artprice共同發布「2017年度全球藝術市場報告」,此為2012年起中西方聯手進行藝術品市場數據的交流合作,一窺藝術市場板塊全貌。
By 非池中藝術網  |  2018/03/15

何潤東力挺Cerruti 1881亞洲巡迴展 大玩AR擴增實境科技

源自義大利的巴黎時裝品牌Cerruti 1881,為慶祝品牌邁入50週年,舉辦亞洲巡迴紀念展,繼上海之後,第二站來到台北,展中設有AR擴增實境互動裝置,並推出專屬量身訂製服務,讓台灣男士搶先體驗Cerruti 1881的紳裝魅力。男演員何潤東身穿Cerruti 1881的2018春夏系列,出席展覽開幕儀式,品牌首席創意總監Jason Basmajian更特地來到台灣,親自介紹本次紀念展,並與現場嘉賓暢聊品牌設計理念。
By BeautiMode  |  2018/03/14

為了打擊文化隔閡 蒙娜麗莎睽違半世紀可能離開羅浮宮

自1974年以來,這幅世界上最著名的繪畫作品就沒有出過羅浮宮,如今暌違44年,蒙娜麗莎(Mona Lisa)可能準備收拾行囊,整裝離開羅浮宮。
By 非池中藝術網  |  2018/03/13

善用媒材、精進技術 讓想像盡可能突破限制

涂瑞珊小學一年級就學畫,高中加入戲劇社,之後無意間接觸到美國先鋒派作曲家John Cage的《4'33"》才驚覺,原來藝術也可以這樣玩!那是1952年的音樂作品,音樂家坐在鋼琴前沒有彈奏任何一個音,讓觀眾聆聽、主導自己內心的聲音。對我而言,John Cage傳達「空」和「禪」的方式都是全新的藝術手法,讓我跳脫對傳統創作媒材的想像,故決心深耕這個領域。
By 遠見雜誌  |  2018/03/13

強強聯手,曾梵志加盟豪瑟沃斯!

紐約時間3月9日晚上,豪瑟沃斯畫廊(Hauser & Wirth Gallery)發布了震撼全球藝壇的新聞,宣布全球代理曾梵志! 曾梵志,當之無愧的中國當代藝術家領先群No. 1;豪瑟沃斯,當之無愧的全球畫廊頂級豪門,強強聯手,揭開了一幕全新的亞洲,乃至全球藝術市場競爭序幕。兩強聯手,代表著許多涵義,值得藝壇細細品味。
By 典藏藝術網  |  2018/03/12

HTC攜手瑪麗娜、卡普爾VR創作香港巴塞爾登場

3月底藝術盛會-香港巴塞爾藝術博覽會登場,參展畫廊展前無不緊鑼密鼓進行準備。台灣宏達電(HTC)宣布,「HTC VIVE」為此次盛會的虛擬實境官方合作夥伴,並首次與知名藝術家瑪麗娜(Marina Abramović)和卡普爾(Anish Kapoor)合作,於展會上推出兩件虛擬實境創作。
By 非池中藝術網  |  2018/03/11

3月11日 立石鐵臣生日快樂!

灣生畫家立石鐵臣,他的一生與台灣日據時期、二次世界大戰歷史密不可分,在台灣創作的書籍插畫,紀錄了庶民生活的多元面貌。
By 非池中藝術網  |  2018/03/11

張洹:你要有當乞丐的準備,才能當好藝術家

當張洹出現在工作室入口時,戴著一頂灰色的棒球帽,帽上架著老花眼鏡,身穿全套灰衣的他,臉上線條比平常出現在藝術作品裡的樣子,柔和許多。這是台灣媒體第一次在張洹的帶領下一窺其創作天地的堂奧。
By 遠見雜誌  |  2018/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