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尚產業一週要事

【時尚產業一週要事】紐約時裝週凋零危機來襲?、維密母公司財務預測令人失望、羽絨衣品牌Canada Goose將公開上市、LVMH Prize預選名單公佈

Tom Ford與Tommy Hilfiger本來是紐約時裝週的頭號焦點,然而今年他們紛紛選擇西岸的洛杉磯作為發表地點,西岸到處充滿機會和及時行樂的氛圍,遠離擁擠且充滿老氣的紐約,擁有好萊塢名人加持的洛杉磯自然成為設計師發表作品的新天地。 這樣板塊移動的現象與時尚產業模式大幅改變脫不了關係,從Vêtements自己「抄襲」自己的服裝到Burberry將男女裝發表合而為一這樣嶄新的宣傳策略,顯示一向原則嚴謹的時尚界已經動搖,跳脫傳統既定的模式,不但能讓品牌獲得潮流創造者的名聲,也讓他們能夠在這個產業中佔有主導的地位。
By BeautiMode  |  2017/02/26

【時尚產業一週要事】Gucci、Saint Laurent 2016年營收表現出眾、Prada業績依舊不振、Under Armour運動鞋業務暗藏隱憂、英國時尚產業憂心脫歐後續效應

法國精品集團開雲(Kering)公布2016年財務報告,全年銷售額為123.85億歐元,年比上升8.1%,經常性營業利潤為18.86億歐元,年比上升14.5%,表現優於預期。 其中,第四季的銷售額延續第三季的強勢,為35.1億歐元,整體2016下半年的銷售表現年比成長了10.5%,其中,Gucci與Saint Laurent成為帶動成長的領頭羊,Gucci銷售額為43.78億歐元,年比成長12.3%,Saint Laurent銷售額為12.2億歐元,更是有25.3%的漲幅。
By BeautiMode  |  2017/02/19

【時尚產業一週要事】愛馬仕、Dior業績雙雙見成長,精品市場顯現復甦跡象?、Tiffany & Co.再傳人事地震、Yoox Net-a-Porter 2016業績亮眼

愛馬仕(Hermès)公布2016年銷售數字,2016年全年銷售額為52億歐元,成長7.4%,是公司有史以來銷售量首次突破50億歐元大關,然而這樣的成長率依舊沒有達到原先預期的8%成長目標,這也是2009年來愛馬仕最低的年度成長率。 銷售品項方面,皮件與馬具依舊是主力,這個類別第四季業績成長8.5%,雖然較第三季的成長16.3%減緩,但全年平均擁有14%的成長,也讓愛馬仕指稱這個類別有著非凡的成長表現。
By BeautiMode  |  2017/02/12

【時尚產業一週要事】Ralph Lauren執行長辭職股價大跌、LVMH成立新銳品牌創投、獵人頭公司看設計師大風吹、開雲執行長抗議川普移民禁令

美國時尚品牌Ralph Lauren執行長Stefan Larsson由於與品牌創辦人暨主席Ralph Lauren意見分歧,在上任不到兩年後,宣布將於今年5月卸任,儘管該公司公布的季盈餘超出分析師預期,但這項消息傳出後,也讓股價應聲下跌了12%。 2015年9月離開Gap集團的Stefan Larsson,兩個月後便在Ralph Lauren走馬上任,在他任內推行的「前進」計畫,關閉了全美50間分店,裁撤了共上千個職位。Ralph Lauren透過聲明稿表示,「Stefan和我對這個絕佳品牌的DNA有著相同的愛與尊重,我們都看見了進化改變的需要,然而,我們發現我們對於在創意和面對消費者部分的業務如何進化改變有著分歧的看法。」在找到繼任人選之前,Ralph Lauren財務長Jane Nielsen將暫代執行長的職位。
By BeautiMode  |  2017/02/05

【時尚產業一週要事】LVMH「謹慎」看待2017、Tod's 2016年營收衰退、中國設計師如何走向國際舞台、法國時裝品牌進軍天貓

全球最大精品集團LVMH公佈2016年營收與獲利,經常利益惟70.3億歐元,成長6%,第四季營收成長到112.7億歐元,較同期成長8%,均超出分析師的預期。 集團主席暨執行長Bernard Arnault認為,2017年上半年對集團來說應該「相對容易」,但警告由於前一年的基期較高,再加上從英國脫歐到川普新政府的不確定因素影響,可能會讓下半年「更加艱辛」。
By BeautiMode  |  2017/01/29

【時尚產業一週要事】歷峰集團第三季業績出現成長、Uniqlo母公司獲利成長45%、第四屆LVMH Prize開放報名、Z世代購物行為大調查

上半年營業利益衰退43%的瑞士精品集團歷峰(Richemont),第三季表現超出分析師預期,截至2016年12月31日截止的第三季營收,較去年同期成長5.7%,主要由於卡地亞位於紐約和東京的兩間重要門市重新開幕、弱勢英鎊和中國大陸及韓國的亮眼表現所致。
By BeautiMode  |  2017/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