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時裝週

南北美學零距離!臺灣時裝史特展移師府城 潮臺南引領時尚走入生活

為了讓時尚能夠走進人群,走入生活,讓臺北時裝週的影響可以跨出北部,深入擴散到全臺灣的各縣市角落,文化部特別與臺南市政府經濟發展局、臺南生活美學館推出「Chic Tainan潮臺南‧時尚美學新生活」系列活動,除了將10月份臺北時裝週備受好評的《時裝時代・時代時裝》展覽移師臺南生活美學館展出,也邀請臺南在地品牌oqLiq、Weavism織本主義及2022SS臺北時裝週發表的近20個臺灣設計師品牌同台走秀,同時更舉辦一系列的時尚講座與手作課程,藉此串連南北時尚動能,讓時尚美學在臺南持續擴散。
By BeautiMode  |  2021/11/30

瓶頸將至還是再進化升級?看臺北時裝週未來的挑戰

今年是臺北時裝週4年來舉辦方式最突破的一次,除鼓勵設計師到主場地之外獨立辦秀,並首次於双融域AMBI SPACE ONE與策劃5G時裝活動,同時結合多間店家合作Taipei Fashion Week Only餐飲或商品銷售活動。
By BeautiMode  |  2021/11/23

《威~連你也Podcast了!》S3E6:國外時裝週令人嚮往,臺北時裝週缺了「哪一味」? ft. 時尚觀察家孫正華

國外時裝週究竟有何魅力?為何即便非時尚產業人士,也想前往國外四大時裝週朝聖?臺灣為期四年的時尚跨界整合旗艦計畫,即將在2022年結束,回顧過去舉辦了五季的臺北時裝週,未來還可以怎樣做得更好?如何讓臺北時裝週成為臺灣時尚產業人士所公認的產業大事,由下而上營造出讓更多業內人士想共襄盛舉的氛圍?聽聽時尚觀察家孫正華怎麼說。
By BeautiMode  |  2021/10/29

舉辦5季後,臺北時裝週的下一步?時尚觀察家孫正華:建立靈活機制,讓本土時尚遍地開花

從籌備期開始,臺北時裝週就面臨許多不同的意見,例如政府與民間資源難以整和、文化部以「標案」的形式發包時裝週主辦權,造成籌備期短暫、經驗難以傳承、企業競標引發「門戶之見」的問題,以及文化部在審核品牌資格時有失公允、時裝週舉辦過程太過「中央集權」等。 針對這些批評,臺北市時裝協會理事長孫正華表示,文化部作為一手摧生臺北時裝週的大家長,其實可以從透過整合時裝週與文化部的「時尚跨界活動補助」,將所有在國內舉行的時尚展演,整合至「臺北時裝週」旗下,規定申請此項補助的品牌,都必須在臺北時裝週的旗幟下,於特定期間內舉行展演,如此不僅能將活動主辦權交還給品牌,省去政府招標的麻煩與爭議,而且更能促進本土品牌與相關產業蓬勃發展。
By BeautiMode  |  2021/10/28

時尚比你想的還偉大!周裕穎20年前道明中學制服大改造 掀起滿滿回憶殺

周裕穎在2021臺北時裝週時尚大秀The Show壓軸發表的服裝系列,是他永續服裝品牌Luxxury Godbage by Just In XX的第四個系列。台灣在地日常生活中具標誌性的職業身分,如郵差、軍警、消防員、高校生等制服,被他重新改造,從跳蚤市場、專賣用品店以及網路搜尋拍賣等,各方搜集而來的數十件舊制服,年代最舊遠的可追溯至民國50年代。
By BeautiMode  |  2021/10/27

強化,還是進化?機能布模擬鎧甲 Weavism織本主義預示末日後人類處境

以可愛的虱目魚而受到矚目的品牌WEAVISM織本主義,一以來專注於機能潮流服飾的設計,在2022春夏系列之中,他們以名為《To Survive末日生存》,在臺北時裝週呈現了一個想像末日後未來的世界。
By BeautiMode  |  2021/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