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

國際化視野下非營利藝術空間的新思維—專訪8樓藝術空間創辦人李佩姒 Pessy Lee

2017年中,在台北天母忠誠路、德行東路口上一棟約二十年建築上的頂層八樓及其天台,出現了一個新的藝術地標—「8樓藝術空間」。此處位於兩大路口建築之頂樓,有著當今國內藝文空間中極為少見優良而寬闊愜意的視野;也由於位處天母這具有些許老式異國情調的地理位置,有別於其他市區的藝文空間,多出一種悠閒放鬆的混種文化氛圍。
By 非池中藝術網  |  2018/05/22

跨界合作 博藝畫廊 x 日日心塾 搭起青年藝術家與社區交流的橋樑

博藝畫廊長期經營與推廣優質的青年藝術家,並將其作品推向國際與帶入社區之間,讓藝術豐富人們的生活,同時也穩健地讓新銳藝術家們,擁有更好的國際舞台,如透過在國際知名藝術拍賣的推廣等,提升其知名度,擴充市場性與價值。而本次展覽與日日心塾合作,推出「蛋白藝術—輕淡雅趣的青年品質」。
By 非池中藝術網  |  2018/05/21

描繪自由與大氣的透明性 印象記憶間的永恆顫動 李全淼的藝術創作

李全淼出身於中國藝術界的首府-中央美院,其以精湛的創作縱橫藝壇術數十年,同時也為廈門大學藝術學院的教授,獲獎無數,作品被世界各地美術館、私人藏家等收藏。李全淼的藝術創作與後期印象派類似,特別是對於光線的掌控與呈現,但在構圖與筆法上卻又獨創一格以及具有現代感的語彙。
By 非池中藝術網  |  2018/05/20

打造私人專屬太空艙 李承亮的移動生活況味

假如您參觀過去年的「臺北美術獎」,也許會對李承亮的作品《路上的萬年站》留下深刻印象。以水塔製作的個人音樂包廂,和兼具休憩與工作功能的移動式房間,矗立在當代館二樓的開放區域,彷彿太空漂移般自由不羈,啟發觀眾對於生活、旅行和漂流的多重想像。
By 非池中藝術網  |  2018/05/20

每個人都有一個故事!《星球製造所》延伸計畫 聯手52位素人拼貼獨一無二小宇宙

台北當代藝術館(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Taipei)戶外廣場貨櫃空間MOCA Cube,日前邀請台灣藝術家陳思安(San Chen)駐地創作,推出《星球製造所》系列延伸計畫《One Star, One Story》。藝術家將MOCA Cube打造成互動式的五感體驗空間,舉辦52場、僅限一位觀眾參與的互動體驗計畫。
By BeautiMode  |  2018/05/20

「謠言、戲語、報應」怪誕水墨中的社會寓言—季雲飛個展

紐約的當代藝術畫廊詹姆斯.柯恩(James Cohan)舉辦中國當代水墨畫家季雲飛(Yun-Fei Ji)的個展—「謠言、戲語、報應」。展覽主要表現季雲飛以傳統中國水墨筆法所繪製的一系列怪誕奇幻的人物所寓言的在中國飛躍式的發展之下,受到擠壓、排擠與被忽視的鄉村人民,以及隨之帶來的個體異化與社會寫實問題。
By 非池中藝術網  |  2018/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