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

東方思維的純藝術 黃圻文體現的台灣生命能量

黃圻文對於台灣文學、詩性、音樂性皆有長期的研究,並展現於自己的作品內容當中。舉例來說,作品《春之頌》的顏料使用了紅、綠、藍、黃等,目的是在表現台灣在地文化的豐富性,並連結到傳統用語當中的紅配綠較為俗豔的概念。
By 非池中藝術網  |  2018/06/06

美麗銅綠+獨特鏽蝕之美的工藝品! 台灣設計師品牌Yenchen & Yawen經時間淬鍊的「不完美」設計

褐色的鐵鏽,青色的銅綠,還有仿擬「金繕」而添加的銀錫或金黃,這些暗示時間流逝過的金屬色澤,鋪滿了燭台、碗盤、墜飾等,是Yenchen & Yawen用水性樹脂製做出來的物件。
By La Vie行動家  |  2018/06/06

吳季剛Jason Wu副牌聯名包款亞洲線上獨賣 加碼台灣限定色!

台裔設計師吳季剛(Jason Wu)2月與Hugo Boss結束合作關係,原本無暇分身的他,終於可以專注在自己的品牌上。同名副牌Jason Wu Grey,日前和馬來西亞配件品牌Sometime by Asian Designers聯手,結合吳季剛時髦、簡約的設計風格,以及Sometime by Asian Designers注重的實用性,打造限量托特包Edie。
By BeautiMode  |  2018/06/03

在建築大師隈研吾首件在台作品「風檐」下約會! 台灣山中的隱世園林—新竹The One南園

隨著南園的指標,一路順著蜿蜒的小徑漸入山林,看不見突兀的樓房,也少了人群的喧鬧,眼前能捕捉到的風景,便是那清澈的天空與滿滿的綠意,終於能逃離城市,來到這座山城裡的秘境—The One南園,展開一場身心靈的生活饗宴。
By La Vie行動家  |  2018/06/02

台灣畫廊產業走過四十年 藝廊主、資深媒體人話當年

台灣畫廊產業走過四、五十個年頭,以民間的力量推廣藝術,也為藝術家帶來許多新的契機。許多畫廊為產業盡一份心力,貢獻卻淹沒在歷史長河當中,後人僅能憑口耳相傳、零星的資料來追溯歷史。中華民國畫廊協會自2010年推動「畫廊口述歷史採集計畫」,並在去年啟動「台灣畫廊產業史料庫計畫」,系統性地整理史料,提供人們查詢產業史的線上管道。
By 非池中藝術網  |  2018/05/30

由影像構築觀看過去的契機 鄭淑麗X孫松榮X林木材展覽對談

第11屆TIDF國際紀錄片影展於本月落幕,今年擴大影展單元內容,和台北當代藝術館、立方計劃空間合作推出兩檔實體展。其中當代館的展覽「不只是歷史文件:港台錄像對話1980-90s」先行開幕,觀眾有機會看到近20件華人早期錄像藝術作品,在特殊的時代氛圍之下,如何回應社會環境的變遷。在忙碌的導覽行程過後,策展人孫松榮、林木材和參展藝術家鄭淑麗於館內小聚,一起聊聊關於展覽的幕後思考。
By 非池中藝術網  |  2018/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