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

2023 WHATZ國際當代藝術博覽會 台北喜來登大飯店限時登場

善於挖掘國際潛力新秀藝術家的第四屆WHATZ國際當代藝術博覽會(以下簡稱WHATZ藝博),從5月26日至5月28日為期三天,在台北喜來登大飯店9樓的63個展間,展出來自12國、上百位藝術家的作品,包括日、韓、港、澳、菲、英、瑞士等優秀的國際當代藝術作品,為藏家與藝術愛好者提供交流平台。
By BeautiMode  |  2023/05/26

當前衛當代藝術遇上生活美學空間!一場專屬於家的藝術特展

再度跨越畫廊白牆,Bluerider ART攜手易雅居生活美學空間,策劃一場專屬於家的藝術特展《藏・家》,集結30位國際知名當代藝術家,近90件作品,14個主題式空間,呈現「前衛當代藝術」結合「生活美學空間」,如何激盪出藝術生活的創新語言,打造真善美──家的藝術美學空間。
By BeautiMode  |  2023/05/18

小蝦米對大鯨魚?紀錄片見證女攝影師揭露藥廠家族真面目 博物館切割黑心贊助大戶

美國一代私攝影巨擘、藝術家、行動主義者南戈丁(Nan Goldin),她的人生就是一場面對疼痛的衝撞。 1953年出生於美國華盛頓的中產猶太家庭,11歲時,姊姊自殺驟逝,爾後南戈丁選擇離家,開始了她反抗體制的放逐生活,同時也踏入攝影的世界。性、毒品、暴力、酷兒、派對圍繞著她,次文化與社運意識在70年代相互擁抱,她在這之中找到歸屬。儘管作品曾受主流框架所質疑,革命性的巨作卻仍成為時代的見證。
By BeautiMode  |  2023/03/09

《威~連你也Podcast了!》S8E1:不一樣又怎樣?不販賣悲情的慈善藝廊 ft. 宣藝術創辦人洪兆宣

常常在想,為什麼藝術家眼中看到的世界是如此的不一樣? 大家常常在看的是企業家收藏什麼藝術家的畫,拍賣公司一張畫賣多少錢?什麼人的畫值得收藏?我想這個世界是多元的世界,存在各種不一樣的眼光。我們習慣用一樣的標準、一樣的方式來看待這個世界,藝術、畫作這些事物就變成一種高不可攀的投資項目。
By BeautiMode  |  2023/02/17

是什麼驅動藝術的畫筆?畢卡索與沃爾特,還有女兒瑪雅

五年前,一檔名為「畢卡索與瑪雅:父親與女兒」的展覽曾在巴黎高古軒畫廊(Gagosian Paris)登場,首次以畢卡索為女兒瑪雅描繪的肖像為主題,探索另一種觀看畢卡索的可能。策展人是專門研究畢卡索作品的藝術史學家:戴安娜.威德邁爾.畢加索(Diana Widmaier Picasso)。她也是瑪雅的親生女兒,畢卡索的孫女。
By 城市美學新態度  |  2023/01/26

這不是文字!丹麥當代藝術家波恩 挑戰繪畫的認知

看見〈這不是文字(This is not a text)〉這幅作品,對藝術史稍微有點認識的朋友,可能會想起超現實主義畫家 馬格利特 的名作:畫面呈現寫實的煙斗,底下卻寫著一排字:Ceci n’est pas une pomme.(這不是個煙斗。)文字符號的功能,與繪畫象徵的意義,在觀者的認知中產生了有趣的落差感。
By 城市美學新態度  |  2022/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