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

是什麼驅動藝術的畫筆?畢卡索與沃爾特,還有女兒瑪雅

五年前,一檔名為「畢卡索與瑪雅:父親與女兒」的展覽曾在巴黎高古軒畫廊(Gagosian Paris)登場,首次以畢卡索為女兒瑪雅描繪的肖像為主題,探索另一種觀看畢卡索的可能。策展人是專門研究畢卡索作品的藝術史學家:戴安娜.威德邁爾.畢加索(Diana Widmaier Picasso)。她也是瑪雅的親生女兒,畢卡索的孫女。
By 城市美學新態度  |  2023/01/26

這不是文字!丹麥當代藝術家波恩 挑戰繪畫的認知

看見〈這不是文字(This is not a text)〉這幅作品,對藝術史稍微有點認識的朋友,可能會想起超現實主義畫家 馬格利特 的名作:畫面呈現寫實的煙斗,底下卻寫著一排字:Ceci n’est pas une pomme.(這不是個煙斗。)文字符號的功能,與繪畫象徵的意義,在觀者的認知中產生了有趣的落差感。
By 城市美學新態度  |  2022/12/29

連周杰倫也來看展,蔡康永這次不寫書,改畫畫

12月16日,在內湖靠近西湖捷運站的白石畫廊有了一個特別的展覽,演藝圈著名主持人蔡康永在白石畫廊舉辦一個特別的展覽,這個展覽特別之處,在於他以金句為主體的畫作方式,推出一系列的創作展;演藝圈知名大咖,從張小燕到吳青峰等人都前來熱烈捧場。
By 遠見雜誌  |  2022/12/24

藝術家將被AI取代?人工智慧畫作奪冠,連創造力都能取代人類?

這幾天的藝術圈不太平靜。今年8月,一幅人工智慧生成的畫作,竟奪下Fine Arts Exhibition 數位藝術(digital arts category)首獎,引發其他藝術家不滿。,更引發諸多論戰,連創造力都被AI取代,人類將何去何從?
By 遠見雜誌  |  2022/09/10

藝術收藏新手入門,先練頂級藏家「收藏五力」畢生之祕

根據《2021當代藝術市場報告》估算,2020下半年到2021上半年,全球當代藝術總成交金額達27億美元,增幅117%;而這幾年才興起的NTF藝術市場,每季皆有380倍漲幅,更讓聽聞者不免心動。 藝術投資果真一本萬利?初進者該如何啟動第一步?且聽聽擁有30年藝術投資經歷、如今被各大型拍賣會視為座上賓的許宗煒現身說法。再版的著作《我的收藏藝術》(大是文化出版)一書中,也給了藝術收藏初進者不少寶貴的建議。
By 遠見雜誌  |  2022/07/17

從建築師到藝術家| Mo Studio 重回想像力的完美假期

柔美如夢的色調,珠光、毛茸茸、彈性橡膠球或泥流般的質感,並置為超乎想像卻又如此自然的形體畫面。這是 Mo Studio 創立者,來自敘利亞的藝術家──Mohammad Alhaj 的 3D 數位藝術創作。
By 城市美學新態度  |  2022/07/09